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4)
2023(2794)
2022(2313)
2021(2182)
2020(1811)
2019(3943)
2018(4113)
2017(7097)
2016(4137)
2015(4780)
2014(5028)
2013(4550)
2012(4271)
2011(3899)
2010(3988)
2009(3682)
2008(3538)
2007(3256)
2006(2879)
2005(2685)
作者
(13104)
(10920)
(10745)
(10331)
(6804)
(5133)
(4991)
(4369)
(4168)
(3944)
(3730)
(3715)
(3639)
(3559)
(3499)
(3288)
(3247)
(3212)
(3194)
(3022)
(2888)
(2756)
(2650)
(2593)
(2441)
(2435)
(2410)
(2324)
(2298)
(2256)
学科
(12301)
经济(12275)
管理(10515)
(7702)
(6072)
企业(6072)
(5177)
中国(5103)
(5000)
(4952)
(4480)
理论(3806)
(3625)
教育(3501)
地方(3193)
(3193)
银行(3179)
(3138)
金融(3130)
(3104)
方法(3058)
业经(2865)
体制(2777)
农业(2651)
工作(2531)
教学(2348)
(2299)
数学(2223)
制度(2187)
(2187)
机构
学院(56340)
大学(56252)
研究(22907)
(18320)
管理(17801)
经济(17686)
中国(16941)
科学(15115)
理学(14460)
理学院(14239)
管理学(13855)
管理学院(13744)
(13306)
(13188)
(12543)
研究所(11420)
农业(10519)
中心(10125)
(10090)
业大(9830)
(9779)
(8865)
师范(8713)
技术(8681)
(8548)
北京(8403)
(8212)
(7867)
财经(7042)
(6934)
基金
项目(36869)
科学(27710)
研究(27212)
基金(24544)
(22493)
国家(22288)
科学基金(17724)
(15333)
社会(15286)
社会科(14262)
社会科学(14258)
(13109)
教育(12978)
基金项目(12572)
编号(12015)
自然(11387)
自然科(11103)
自然科学(11097)
自然科学基金(10872)
成果(10799)
资助(9918)
课题(9299)
(9019)
重点(8616)
(8010)
(7599)
(7511)
(7440)
计划(7357)
项目编号(7210)
期刊
(24678)
经济(24678)
研究(17952)
中国(16733)
学报(12804)
(12534)
教育(11323)
科学(9951)
大学(9164)
学学(8365)
农业(8265)
(8091)
管理(7145)
技术(5591)
图书(5211)
(5104)
金融(5104)
业经(4356)
(4223)
书馆(3946)
图书馆(3946)
经济研究(3854)
职业(3797)
(3697)
业大(3625)
财经(3507)
(3460)
论坛(3460)
(3075)
农业大学(3054)
共检索到9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光华  
20世纪以来,编写一部顺应时代需求的通史成为中国史学界的共同追求。通史的读者,按接受意愿、接受能力、群体的稳定性等差异,可分为普通民众、专业学生和专业学者三个不同的群体。根据其不同需要,通史可相应地分为民众型、教材型和学术型三个类别。三种通史在编著的基本原则上是相同的,所区别的主要在形式上,包括语言风格、文体的使用、篇幅的大小、理论与材料等等,都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通史读者群体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史学的社会效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构成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传统形成的时代语境。集体传记法的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家在社会出身方面以"中下层-白人-男性-新教徒"为基本特征;在教育背景方面以就读公立学校为主;在知识结构方面群体知识传承主要源自德国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在学术秩序确立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成为早期美国教育学术人才培养及知识生产的核心阵地;在职业生涯方面,该群体主要由一批非教育专业的学者构成,同时大批知名教育家都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菡  
将个案调研数据和统计资料相结合,梳理中国女性馆员群体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受欧美影响,女性进入图书馆界具有开风气之先、促进近代转型的符号意义。早期女性专业馆员整体呈现述而少著、乐于整理以及"致用"取向的研究等特点。宣扬女性适宜于图书馆职业、聘用知识女性担任馆员,缓和了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人才困境,助益于职业道德建树,具有先导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统包统配的全民就业政策下,女性占据多数的职业格局基本形成,并延续至市场经济时代。一部分女性图书馆人以其学识、能力和意志,取得不俗的职业成就,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多元内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前移  
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迁,20世纪20年代以来,芜湖地区兴起了围湖造田的热潮,不仅引起垦务与水利激烈冲突,并且围绕着垦务事业,湖民、垦务公司、政府官员、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各行为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动机,执行不同的策略行为,进行着长期重复的群体博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岚  
《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600万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的修订本;下编为《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之外新增补的人物,资料收录时段覆盖了20世纪,收录各类人物4.8万余,涉及中文传记资料20余万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劲松  
本文包括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两部分 ,在理论部分论述了市场价值与价值的异同 ,市场价值三种形式的存在条件 ,指出了西方对市场类型传统划分的缺陷 ,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在实证部分 ,运用市场价值理论 ,对 8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格局的演变作了判研 ,最后 ,作者对中国市场未来作了展望 ,进一步提出了个人见解 ,以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徐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快速崛起。从进化论的视角看,今天美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不断进化的结果。美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大学组织与行为的各种创新得以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环境创造了刺激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成为诱致每所研究型大学不断创新的强制机制;在环境的压力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在带来新的功能的同时,最终穿越自催化门槛,跨入进化的更为内在化阶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芳  荣方超  李刚  
20世纪60年代末集结于东亚图书馆委员会(CEAL)中的华人图书馆员群体,在北美东亚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群体成员规模化、身份背景专业化、知识结构复合化是群体影响力形成的潜在来源;华人图书馆员所属机构影响力、内部岗位影响力、外部职务影响力是群体影响力的结构形态;他们在东亚图书馆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是群体影响力的实践表现。对华人图书馆员群体的影响力进行识别、量化和分析,有助于对该群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展现的华人形象和历史地位进行精准化的描述与评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金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20世纪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金融投资乃至经济政策、体制走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其中,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又是这一进程中最具活力的现象。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主权国家通过经济合作的承诺,或者组成更为严密的经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仰珊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为外来人口服务的可能性出发,对公共图书馆为外来人口服务的措施及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各项职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雪梅  
从温州市图书馆的两份读者阅读数据出发,梳理了当代基层图书馆服务中出现的两个假象及其成因,并应用帕累托原理对两个假象进行破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国良  张潇潇  杨小莉  
使用Python、SPSS分析X图书馆2008—2017年纸质图书借还记录和借阅排行榜,从学历和性别维度探讨高校读者群体差异对借阅行为和阅读偏好的影响。文章指出学历差异对高校读者的阅读偏好无显著影响,对借阅行为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学历的提升借阅行为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越小;性别差异对高校读者的阅读偏好有显著影响且差异性愈发显著,对借阅行为的影响与高校类别有关。通过对不同读者群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提出个性化服务策略,进而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向多元化和创新服务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