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3)
2023(10842)
2022(9518)
2021(9393)
2020(7621)
2019(17947)
2018(18126)
2017(33629)
2016(19154)
2015(21756)
2014(21933)
2013(21054)
2012(19216)
2011(17376)
2010(17392)
2009(15529)
2008(14902)
2007(13066)
2006(11588)
2005(9951)
作者
(52087)
(42800)
(42661)
(40820)
(27398)
(20673)
(19597)
(16983)
(16579)
(15395)
(14878)
(14276)
(13457)
(13448)
(13344)
(13056)
(12953)
(12750)
(12307)
(12166)
(10749)
(10702)
(10122)
(9929)
(9667)
(9600)
(9559)
(9484)
(8526)
(8468)
学科
(67920)
经济(67752)
管理(48471)
(44753)
(38457)
企业(38457)
方法(32563)
数学(26572)
数学方法(26236)
中国(23266)
教育(23021)
(20125)
(18088)
理论(17754)
(16064)
业经(15808)
地方(13485)
(13393)
农业(11723)
技术(11701)
(10636)
(10511)
贸易(10506)
环境(10268)
(10158)
教学(10084)
(9943)
财务(9880)
财务管理(9863)
(9698)
机构
大学(265839)
学院(258599)
管理(100820)
(92182)
经济(89827)
理学(87924)
研究(87506)
理学院(86837)
管理学(85243)
管理学院(84743)
(57937)
中国(57325)
科学(55001)
(45008)
师范(44734)
(43334)
(41748)
研究所(39781)
中心(38189)
(37583)
教育(37494)
北京(37437)
业大(37108)
师范大学(36845)
(36842)
财经(34119)
(31418)
(31045)
(30648)
技术(30341)
基金
项目(178266)
科学(141003)
研究(137697)
基金(126087)
(108141)
国家(107072)
科学基金(91616)
社会(84207)
社会科(78568)
社会科学(78543)
(70514)
教育(70015)
基金项目(67169)
(61119)
编号(59343)
自然(58527)
自然科(57112)
自然科学(57101)
自然科学基金(56052)
资助(51186)
成果(50890)
课题(42742)
(40744)
重点(40449)
(37909)
(36918)
项目编号(36826)
教育部(35670)
(35072)
大学(34485)
期刊
(100220)
经济(100220)
研究(84190)
教育(61132)
中国(54698)
学报(40330)
科学(36967)
管理(35186)
(33194)
大学(31246)
(30149)
学学(27589)
技术(25466)
农业(23818)
图书(17152)
财经(16238)
(15705)
金融(15705)
业经(15693)
经济研究(15031)
职业(14334)
(13721)
理论(12814)
问题(12515)
科技(12275)
实践(11972)
(11972)
(11909)
论坛(11909)
(11778)
共检索到37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爱民  
社会学是构成并影响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进程的一个重要学科范式,其方法论、价值论意义使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专业化及对道德教育实践的指向性显著增强。对社会变革境遇的敏感把握与关注、对社会道德秩序的批判与建构、对道德的社会性与社会的道德性的深度理解与实证推究,不仅成为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而且也催生了一批成熟的道德教育社会学流派。在构建道德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范式方面,西方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评《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谢荣岱戚万学教授撰著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该书中着力讨论了本世纪西方主要国家中几种最具代表性、最富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并以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为主线贯穿之,旨在通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根据道德教育主题的变换 ,把 2 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划分为几个时期 ,从而勾勒了西方道德教育的百年嬗变轨迹 ,总结了百年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之得失 ,并就新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在目的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 ,强调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维度方面注重道德认知的发展 ,忽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道德教育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反对灌输方法。主体主义是 2 0世纪西方思想的核心 ,2 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深受主体主义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汉卫  
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自由与保守、一元与多元是贯穿于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分析和透视这些基本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历史脉动,而且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亮  牛丽莉  张莉莉  
通过对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文献的收集与分析,本研究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领域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从学术研究内容上看,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对发展质量的追求,教育公平成为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从学科理论发展上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社会学界与国际同行的理论关注点更加趋同,并结合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理论深入分析和解释我国的教育现实与问题,尤其体现在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关注与布迪厄理论的广泛应用上。本文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学术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王怀秀  高洁  
近年来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德育及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不过,由于中西方相关领域的理论渊源与实践路径存在差别,比较研究很容易遭遇概念对应错位的问题。更何况,西方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本身就脉络难辨、边界难堪。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研究的共被引分析策略梳理这三个领域各自的学术渊源、知识结构和演进路径,并在大数据呈清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尝试探讨现状的成因。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将以上领域2001至2016年的英文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昕  陈召荣  
伦理的生命力来自于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在爱欲物化已司空见惯的社会里,传统伦理失却了存在的现实依据,一种新的交往情境、新的生活内容及其存在方式正在生成,因而更合宜的规范探寻就成为必要。性产业与性文学的繁荣使得对性道德规范的反思变成必然。受传统道德规范影响,性文学被认为伤风败俗,长期不被接受,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经历了两次法律审判高峰。而性文学出版者在六十年代的胜诉,使性文学获得了道德认同的基础。随着性文学发展为西方文化中性规范的一部分,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传统的伦理观念进行了有效地矫正和虚拟化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达  田龙菊  
为了应对新世纪以来日益弥漫全球的精神危机,遏制物质主义的泛滥,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以内尔.诺丁斯为首的精神关怀道德教育倡导者,对美国盛行的品格教育进行反思,以关怀伦理为基础,以为了幸福为目的,在理论和行动上掀起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股新势力,并日益显现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21世纪的新走向。精神关怀道德教育的合理精神和积极的作风给予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鹏  
综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注意规避工具主义的重新抬头、触动职业教育实践的内核、孕育更多的原生哲学观和本土哲学观、发挥多元哲学观的整合效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唐爱民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是20世纪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经典范式。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路线及诸多重要观点蕴含着显著的道德意味,对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变革具有多层次的方法论与价值论启示。其对道德行动结构的理论创树,对道德共识的结构化阐释,对人格系统、文化系统与社会系统整合理论的探讨,仍然是处于变革进程中我国道德教育研究需要认真对待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要学术资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梅萍  
现行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诸多不适应 ,根本问题在于道德教育主体性价值的丧失。 2 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培养道德生活主体 ,这是由道德的内在规律、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总体反思决定的。道德生活主体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 ,发展个体的主体能力以及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 ,旨在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统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林  
20世纪在西方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史学范式具有研究范围扩展、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用问题史学取代传统的叙述史学等特征 ,它至少在研究的领域、研究者的主体性、叙事体例三个方面对外国教育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玉婷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献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西方文献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的探析,得出了西方文献学研究对我国文献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20世纪是教育科学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走向繁荣的一个世纪,教育管理学自然也不例外。尽管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教育自然就应有教育管理,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教育的机构和系统才变得如此庞大和复杂,以致对它们的管理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一个独特领域。第一个明确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专业于本世纪最初几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建立起来,此后西方的教育管理思想便随着社会、教育以及科学的发展而兴旺,逐渐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在新世纪行将到来之际,回顾100年来西方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予以评说和总结,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相信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