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3)
2023(3568)
2022(2878)
2021(3153)
2020(2454)
2019(6196)
2018(6592)
2017(9933)
2016(6852)
2015(7699)
2014(7879)
2013(6595)
2012(5931)
2011(5661)
2010(6019)
2009(5284)
2008(5191)
2007(4408)
2006(4252)
2005(4179)
作者
(14139)
(11721)
(11545)
(11493)
(7499)
(5615)
(5567)
(4870)
(4424)
(4401)
(4030)
(3894)
(3862)
(3851)
(3767)
(3719)
(3672)
(3489)
(3442)
(3395)
(3300)
(2882)
(2841)
(2839)
(2776)
(2765)
(2631)
(2463)
(2422)
(2333)
学科
教育(20233)
(12328)
经济(12300)
中国(11903)
管理(8124)
教学(7684)
理论(7465)
(6271)
(5470)
(5185)
(5064)
(4709)
企业(4709)
体制(4394)
(4197)
思想(4173)
(4116)
学法(4032)
教学法(4032)
政治(4012)
(4000)
(3951)
发展(3903)
研究(3899)
(3779)
思想政治(3704)
政治教育(3704)
治教(3704)
德育(3672)
改革(3601)
机构
大学(78155)
学院(73570)
研究(33824)
教育(30191)
(23421)
师范(23367)
(22016)
经济(21201)
师范大学(19536)
(19345)
中国(19019)
科学(17674)
管理(17644)
(17137)
职业(15592)
研究所(15251)
(14042)
技术(13995)
理学(13965)
北京(13961)
理学院(13632)
(13310)
管理学(13229)
管理学院(13032)
中心(12862)
(12051)
教育学(11603)
职业技术(10725)
(10461)
技术学院(9200)
基金
研究(40576)
项目(39590)
科学(32093)
教育(29210)
基金(23053)
社会(21465)
成果(20859)
编号(20841)
社会科(19817)
社会科学(19813)
课题(18836)
(18589)
国家(18187)
(16751)
(16736)
(16729)
科学基金(14149)
规划(13110)
(12327)
(12080)
项目编号(11943)
研究成果(11231)
(11193)
(10977)
(10942)
重点(10910)
阶段(10907)
基金项目(10693)
教育部(10587)
年度(10556)
期刊
教育(53881)
研究(39426)
中国(31765)
(29711)
经济(29711)
职业(14776)
技术(12198)
(10113)
技术教育(9944)
职业技术(9944)
职业技术教育(9944)
学报(8009)
大学(7785)
(7341)
管理(7334)
(7253)
论坛(7253)
科学(6948)
(6677)
金融(6677)
高等(6368)
高等教育(5579)
成人(5543)
成人教育(5543)
(5284)
图书(4998)
学学(4937)
农业(4927)
职教(4880)
比较(4870)
共检索到141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雪凌  
20世纪初,围绕通过建立学校职业教育体系重构美国公立教育的问题,职教理论界产生了"职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其后80年中,"职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主导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于70年代的生涯教育思想和90年代的"新职业主义"对"职业主义"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并通过全国范围的改革对传统职教体系与模式形成了有力冲击。进入21世纪后,新职业教育理念以"学校到生涯"的形式在美国延续下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孙丽丽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针对特殊的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具体的工作技能;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职业教育面向所有的学生,培养学生特定的工作技能;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职业教育呈现出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具有灵活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本文通过考察20世纪美国人文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归纳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帮助人们加深对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认识,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高玲  钱晓菲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美国相继出现了众多旨在改变美国公共教育的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对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促进了公共教育的全面变革。这些运动的直接出发点都是对公共教育现状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其中,社团活动通过传播与交流信息、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方式成为对美国公共教育发挥影响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教育运动之所以对该时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既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丽君  阿牛曲哈莫  
20世纪上半叶,西康地区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时期,一是清末的萌芽时期,一是民国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的发展时期,并指出西康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因地制宜筹设职校与学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鹏  
综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注意规避工具主义的重新抬头、触动职业教育实践的内核、孕育更多的原生哲学观和本土哲学观、发挥多元哲学观的整合效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择校计划、学券制和特许学校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在教育界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努力实行优质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建构学习化社区,试图在新世纪继续长期保持其世界惟一超级强国的地位。其间虽然围绕择校、学券制、特许学校和联邦政府干预地方教育改革等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了广泛争论,但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仍然得到了积极而坚决的推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逢春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孟凯   李孝更  
从洋务学堂到实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构成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在转型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价值是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格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如平  
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有关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 50年代美国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的状况。认为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管理思想是美国社会生活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主要特征是“效率”和“民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雪  
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经历了从西方引入我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在此期间,职业教育研究者们介绍国外经验,积极开展实践并进行理论总结,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明确了学科制度的内涵,然后从学科的制度化进程的角度对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米靖  薛洋洋  
20世纪上半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学的贡献分为其对"软学科"和"硬学科"两方面的贡献。对"软学科"的贡献体现在阐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实践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和构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体系方面;对"硬学科"的贡献则体现在建立供专业研究者栖身的研究机构、出版权威出版物、探索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及寻求学科研究资金来源等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羽菲  
职业教育立法是实现职业教育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的根本保证和制度设计。美国较早开始了关于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为代表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法案。在立法过程中呈现出对教育公平的持续追求、对终身教育的时代彰显、对新联邦主义的现实融入的价值负载。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对我国完善职业教育法治建设在以科学立法为根本指导助推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以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为重心保障职业教育运行、以绩效问责管理为抓手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军伟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共同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