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0)
2023(11740)
2022(9633)
2021(8701)
2020(7063)
2019(15799)
2018(15516)
2017(30049)
2016(16111)
2015(17828)
2014(17835)
2013(18068)
2012(17048)
2011(15464)
2010(16055)
2009(15123)
2008(15154)
2007(13919)
2006(12823)
2005(11978)
作者
(48124)
(40756)
(40317)
(37641)
(25645)
(19561)
(18077)
(15913)
(15421)
(14606)
(13941)
(13571)
(13185)
(13035)
(12650)
(12123)
(11774)
(11748)
(11705)
(11696)
(10256)
(10176)
(9911)
(9462)
(9256)
(9063)
(9063)
(9006)
(8185)
(8099)
学科
(82732)
(81559)
经济(81464)
(64798)
企业(64798)
管理(55907)
(46518)
农业(31286)
业经(30085)
方法(25423)
中国(23227)
(22562)
地方(20842)
数学(17708)
数学方法(17627)
技术(17362)
(16892)
(16387)
财务(16370)
财务管理(16353)
企业财务(15458)
(15114)
(14519)
(14176)
(13351)
贸易(13337)
(13254)
(12917)
(12899)
(12885)
机构
学院(243427)
大学(232940)
(106937)
经济(104964)
管理(97078)
研究(84572)
理学(82126)
理学院(81271)
管理学(80359)
管理学院(79902)
中国(69139)
(57586)
(50622)
科学(49967)
(47313)
农业(43864)
(43772)
(40656)
业大(40186)
中心(39236)
研究所(39092)
财经(36514)
(32929)
北京(31832)
(31746)
经济学(30489)
(30403)
师范(30155)
(29846)
(29736)
基金
项目(152895)
科学(121962)
研究(115445)
基金(110124)
(95055)
国家(93996)
科学基金(81532)
社会(75683)
社会科(71352)
社会科学(71333)
(62968)
基金项目(58750)
自然(50529)
(50511)
教育(49358)
自然科(49303)
自然科学(49293)
自然科学基金(48435)
编号(48166)
资助(42741)
(39916)
成果(36918)
(36902)
(34821)
重点(33981)
(33498)
发展(32877)
课题(32548)
(32340)
(31764)
期刊
(138190)
经济(138190)
研究(72127)
(61043)
中国(57988)
农业(41193)
管理(38581)
(37777)
科学(36321)
学报(34040)
业经(30103)
(27284)
金融(27284)
大学(26612)
学学(25450)
技术(22501)
(21505)
教育(21280)
经济研究(19006)
问题(18435)
财经(17957)
(15601)
农村(14901)
(14901)
技术经济(14807)
农业经济(14755)
世界(14752)
资源(13986)
经济问题(12926)
现代(12773)
共检索到39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乌兰图雅  
科尔沁现代农业的雏形出现于清代早期。它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该区延续几个世纪的纯游牧状态,使得科尔沁地区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农牧交错区。通过分析科尔沁近代农耕的出现及其扩展过程,尤其从它20世纪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20世纪是垦殖真正推进到科尔沁草原的时期,而垦殖的主要扩展则发生在清代末期的土地丈放和建国初期的开荒时期。大面积土地的沙漠化成为该区20世纪最显著的景观变化,“科尔沁草原”被改变成“科尔沁沙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乌兰图雅  
放牧和垦殖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土地利用活动。该活动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活动强度的增大或减弱是引起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因素 ,其结果是草地和耕地面积的量变和质变 ,也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体现。文章选取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科尔沁沙地 ,以人类垦殖活动作为主线 ,以耕地面积变化作为切入点 ,对科尔沁沙地近 5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建国以来四次大规模的垦荒 ,科尔沁土地利用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集中体现为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和草地等其他用地面积的减少 ,具体表现则是沙地农耕北界的北跃和耕地重心的北移。文章进而分析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人文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嘉琦  徐艳  陈伟强  
为了解科尔沁沙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人类活动程度情况,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选取1992、2001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网格尺度下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土地利用程度、作物生育期降水量等方面来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呈现出"西草东耕、中部交错"的基本格局,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沙地有所增加,草地、水域、盐碱地减少。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9%29%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中部,此地区受人类浩动干扰影响较大。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由41.7%增加到45%,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草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利用2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对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985~2000年该地区耕地增加15.34%,林地增加2.48%,草地减少6.28%,水域减少7.7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1.99%,未利用地减少4.04%;其中草地向耕地转化的面积最大,为4932.00km2,占全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63.85%,转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向科尔沁沙地边沿及其外围扩展的态势。经相关分析及文献调研得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地区耕地增加、进而导致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的重要人文驱动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张克斌  
近几十年来 ,过垦和过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该地区以沙漠化加剧为主要特征的生存环境演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 2期 (1985年和2 0 0 0年 )土地利用空间图形数据 ,结合地形、土壤、居民点和城镇以及各级道路的分布等驱动因素 ,构建了对近 15年来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模拟的CLUE S模型 .结果表明 ,地形、居民点和城镇分布、土壤类型以及乡级道路分布是研究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构建的CLUE S模型具有较好的时空动态变化模拟能力 ,在基本单元 (15 0 0m...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P.H.Verburg  
根据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过去15年(1985~200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200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构建了模拟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CLUE-S模型。在该模型的支持下,论文分别对研究地区未来10年(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马尔柯夫情景和规划情景进行了模拟,然后,通过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2010年情景模拟图的叠加,分析了在以上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共同之处及差异。研究结果对完善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学礼  蔡明玉  李健英  张继平  
Impacts of afforestation on land use change at Xinglongzhao are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3S techniques based on remote sense data in 1975,1985,1995,and 2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xed sand dune area decreased by 39 545.77 hm2(from 45 789.74 hm2 to 6 243.97 hm2)from 1975 to 2005,and the annual chan...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少华  倪绍祥  
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研究进展,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借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土地利用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呈现综合化研究的趋势。研究内容、研究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研究方法与手段、驱动机理、地区案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成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杰  赵士洞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涉及多个时空尺度,目前正由全球性研究不断转向针对性的区域性研究。典型区域的小尺度研究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参与性农村评估(PRA)是一种通过与研究地区居民进行非正式访谈来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的方法。文章借助PRA结合实地测量,以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尧勒甸子村为例对小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绘制一系列尧勒甸子村建国以来各个时代的土地利用图,重建和恢复了其50年来的土地利用过程,并运用GIS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杰  赵士洞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涉及多个时空尺度 ,目前正由全球性研究转向针对性的区域性研究 ,典型区域的小尺度研究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小尺度区域研究的一个最大障碍在于数据的可得性 ;尤其在中国的村庄 ,长时序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图件更是缺乏。参与性农村评估 (PRA)是一种通过与研究地区居民进行非正式访谈来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的方法。该文借助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结合实地考察、测量 ,以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尧勒甸子村为例对小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绘制出一系列尧勒甸子村建国以来各个时代的土地利用图 ,重建和恢复了其 5 0a来的土地利用过程 ,并运用GIS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这一方法为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  徐艳  
基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利用科左后旗农牧户的调研数据,研究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农业依旧是当地最主要的生计来源,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水土条件差、蒙族聚集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养结合为主,土地利用的投入集约度偏低;而土壤条件好,降雨充沛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植为主,土地利用投入集约度明显较高。2)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家庭生计策略选择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趋同,表现为农户的土地投入集约度随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升高有明显变大的趋势。3)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开垦行为,这种行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表现的更加显著。基于以上分析,以减少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晨光  张凤荣  张佰林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2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大;3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建军  张树文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程度的重要反映。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1986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在1986年~2000年期间,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面积显著下降,耕地面积急剧增加,并且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锐减和退化,保护林地、草地和沼泽形势严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卫洪  漆雁斌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相关计量模型对农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与农林牧渔等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地利用对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的影响始终占据主要位置;建设用地对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的贡献率为正;森林对吸收二氧化碳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破坏、砍伐或森林火灾等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建议在合理、高效利用现有土地的同时,通过加强农地保护和林地抚育,继续增加植树造林等措施来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水资源是干旱绿洲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更是主导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因子,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农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则是引发该地区水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现状,特别是针对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旨在为干旱绿洲区水土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