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2)
2023(4344)
2022(3299)
2021(3194)
2020(2720)
2019(6140)
2018(6527)
2017(13037)
2016(7250)
2015(8589)
2014(8689)
2013(8780)
2012(8473)
2011(7757)
2010(8223)
2009(7837)
2008(7871)
2007(7482)
2006(6991)
2005(6317)
作者
(21259)
(17543)
(17281)
(16728)
(10974)
(8127)
(8070)
(6648)
(6631)
(6534)
(5917)
(5687)
(5668)
(5667)
(5448)
(5361)
(5176)
(4993)
(4991)
(4962)
(4658)
(4345)
(4316)
(4034)
(3997)
(3984)
(3971)
(3906)
(3575)
(3441)
学科
(30502)
经济(30477)
管理(17954)
(17438)
中国(15226)
(12891)
方法(10890)
(10613)
企业(10613)
数学(9575)
数学方法(9510)
(8611)
农业(8591)
(7249)
业经(7189)
地方(7114)
(6798)
银行(6793)
(6592)
(6386)
贸易(6379)
(6109)
(5432)
金融(5432)
教育(5411)
(5341)
(5249)
(5082)
(4947)
(4843)
机构
大学(106792)
学院(106081)
(45327)
经济(44222)
研究(38550)
管理(36348)
中国(31064)
理学(29389)
理学院(29044)
管理学(28569)
管理学院(28355)
(24610)
(24606)
科学(21215)
(19731)
财经(17925)
(17729)
研究所(17182)
中心(17007)
北京(16641)
(16041)
(15814)
(15403)
师范(15291)
(14241)
(14238)
经济学(14076)
业大(13482)
财经大学(12996)
经济学院(12694)
基金
项目(57300)
研究(46913)
科学(43504)
基金(38244)
(32446)
国家(32110)
社会(28346)
社会科(26636)
社会科学(26631)
科学基金(25791)
教育(22514)
(22471)
编号(21142)
基金项目(19579)
成果(19022)
(18899)
资助(16096)
课题(15821)
自然(13862)
自然科(13400)
自然科学(13394)
(13345)
(13314)
(13201)
自然科学基金(13128)
重点(13022)
(12436)
项目编号(12284)
教育部(11448)
规划(11348)
期刊
(59391)
经济(59391)
研究(39923)
中国(27444)
教育(19033)
(17401)
(15710)
管理(15302)
学报(13934)
科学(13114)
(13106)
金融(13106)
技术(11382)
大学(11359)
农业(10758)
业经(10484)
学学(9943)
经济研究(9462)
财经(9250)
问题(8655)
(8003)
图书(7859)
(7413)
理论(6432)
国际(6226)
书馆(6174)
图书馆(6174)
职业(5939)
(5809)
论坛(5809)
共检索到185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黄初  陈菊先  
回顾我国百年现代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历程,影响其内容和进程的因素很多。但就语文和语文教育自身而言,"理论跋涉"和"科学实验"无疑是推动课程教材发展的两股巨大的动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东  
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 ,是 2 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教育质量提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教授等各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应是教材建设的主力 ,对优秀教材的增删和补充材料的使用可以解决教材对迅速变化的学科知识反应滞后以及“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教材”问题 ;应当对教师教材建设给予帮助与激励。教材选用与建设中各级组织应发挥不同的职能 ,以确保教材选用与建设正常运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忠魁  
本世纪是教育实现由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时期。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作用下,教育改革剧烈而频繁。在实现教育改革表象的背后,存在着人们对教育发展客观规律作试图合乎历史的哲学思维。在寻求现代教育的变革方向和理想模式的过程中,哲学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现代西方哲学派别众多,理论纷呈。然而,其分化和合流,演变和发展是沿着两条主要线索进行的:一是统摄实证主义哲学、经验批判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等的“科学主义思潮”;一是统摄唯意志派哲学、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哲学等的“人本主义思潮”。两大哲学思潮都是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静  
通过对 2 0世纪早期中国儿童文学史与中小学语文课程发展史的透视 ,能清楚看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学校教育的需要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课程实践客观上促进了早期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 ,同样 ,儿童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儿童文学成为语文教育的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池永文  
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材建设关乎预科语文教学质量,而语文教材建设的前提是对预科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理解和对教材编写范式的科学把握、文选的"文质兼美"坚守。文章从课程性质、编写范式、选文标准三个维度探讨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材的得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桂华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语文教材文化的整体建构,二是借鉴西方文化研究范式考察教材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过,两条研究路径的出发点、文化价值观相互冲突,且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语文教材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依据"新文化观"对中国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进行重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田佳宁   孙磊  
教材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深刻影响着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对国家观念的正确认知。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一直积极探索如何在苏联解体的废墟上重构新的国家形象,并在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俄罗斯中小学最新系列文学教材《祖国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新型爱国主义教育战略紧密结合,围绕“俄罗斯——我的祖国”这一核心主题,借助科学的理论框架、丰富的内容编选和创新的方法路径,从地理形象、民族形象、文化形象等不同维度成功建构了俄罗斯国家形象,有效抵御了西方污名化对俄罗斯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对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和教材改革颇有启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回顾了我国高师中国经济地理统编教材的建设历程,探讨了修订四版教材的特点以及探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素质教育和高校教学改革趋向,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内容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温立三  
本文分别从综合型语文教材的演变、综合型语文教材的理论基础和综合型语文教材模式的价值和局限,对综合型语文教材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志平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都采用了模块形式。本文着重从素养型的课程组织形式、模块的核心是非线性、菜单式的组合与选择三个方面论述模块教材的优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明慧  
本文介绍的是美国著名的教材出版公司普兰蒂斯.霍尔公司2001年出版的系列语言教材《写作和语法:交流实践》十年级用教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荣生  倪文锦  
根据我们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本文讨论的是“定篇”,共两部分:一是在借鉴国外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界说“定篇”的含义;二是在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中分析“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寰英  
由于语文应试教育的恶果愈演愈烈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育的广泛关注,对语文教材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很引人深思。其实,从语文教学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教材是一个焦点。因为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任何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教学方式方法都是要通过教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超超  
伴随着现代国家建设,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介入与塑造愈益加深。1949年以后,为了早日向工业国转变,国家选择了高投入、高积累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调整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部分的比重,个体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也因此被纳入国家计划的范畴。储蓄作为一种延期消费,具有调节货币流通、推迟社会购买力、增加生产建设资金的作用。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城市居民特别是职工储蓄的推广力度。对银行储蓄的大力提倡和动员,成为国家调整积累与消费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在无形中改造了民众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根植于传统“熟人社会”的民间借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国家推广银行储蓄的一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互助储金会等新型的互助互济组织应运而生,承担着将职工从民间信贷导向银行储蓄的历史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