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2)
2023(4622)
2022(3768)
2021(3732)
2020(2977)
2019(6894)
2018(7026)
2017(11184)
2016(7519)
2015(8624)
2014(8811)
2013(7829)
2012(7524)
2011(6880)
2010(7262)
2009(6192)
2008(6379)
2007(5782)
2006(5229)
2005(4844)
作者
(20154)
(16824)
(16708)
(16028)
(10926)
(8147)
(7710)
(6662)
(6444)
(6256)
(5986)
(5908)
(5530)
(5470)
(5467)
(5294)
(5233)
(5107)
(4966)
(4920)
(4689)
(4380)
(4102)
(4088)
(4025)
(3817)
(3808)
(3653)
(3581)
(3483)
学科
教育(19835)
(17421)
经济(17395)
中国(12360)
管理(10525)
(9961)
(9196)
理论(9014)
(7928)
企业(7928)
方法(7243)
教学(6116)
(5444)
数学(4933)
(4879)
数学方法(4757)
研究(4575)
业经(4557)
发展(4254)
(4242)
(4131)
思想(4093)
(4042)
政治(3903)
文化(3801)
地方(3752)
思想政治(3675)
政治教育(3675)
治教(3675)
德育(3639)
机构
大学(103015)
学院(96654)
研究(41898)
教育(29990)
科学(27289)
(27085)
师范(26930)
管理(26029)
(25641)
(24726)
经济(24649)
中国(23743)
师范大学(22554)
(22334)
理学(22037)
理学院(21490)
研究所(20748)
管理学(20654)
管理学院(20432)
(17331)
中心(16957)
北京(16514)
(16508)
技术(15111)
(15085)
业大(13620)
(13327)
(13191)
农业(13057)
职业(13048)
基金
项目(62384)
研究(50581)
科学(50234)
基金(41594)
(37177)
国家(36705)
教育(31993)
科学基金(29226)
社会(28220)
社会科(26267)
社会科学(26261)
(25246)
(24757)
编号(23077)
成果(22589)
基金项目(21297)
课题(19965)
自然(18480)
自然科(18023)
自然科学(18016)
自然科学基金(17684)
(16806)
重点(16741)
资助(16184)
(15406)
(14782)
规划(14596)
(13723)
项目编号(13537)
教育部(13348)
期刊
教育(48815)
研究(39808)
中国(30313)
(30147)
经济(30147)
学报(18233)
科学(16314)
(14509)
大学(14420)
学学(11747)
职业(11519)
技术(10875)
农业(10149)
(9143)
管理(8696)
技术教育(7559)
职业技术(7559)
职业技术教育(7559)
(6841)
论坛(6841)
图书(6448)
(6181)
(5983)
高等(5794)
(5580)
高等教育(5129)
财经(5064)
书馆(5020)
图书馆(5020)
成人(5017)
共检索到159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在保留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20世纪的德国在文化上表现出共和宪政、高度物质文明以及批判精神的新特质。而基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主动和被动适应关系,20世纪的德国教育则形成并发展了三阶段公立学校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各州文化主权以及大学的理想神话。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李哨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移民数量增长、保守主义思潮兴起、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呈现出多样性、广泛性和冲突性特征。与此同时,多元文化教育存在改革流于形式、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国家认同冲突等问题。因此,急需打破困境、增强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重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活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郭家宏  
20世纪是南亚民族问题大发展时期。长期以来,接连不断的民族和教派冲突已经成为困扰南亚国家的痼疾,严重影响了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危害国内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且破坏南亚国家间的关系。民族主义的大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宗教、文化和政府民族政策失误的原因,更有殖民主义的遗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构成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传统形成的时代语境。集体传记法的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家在社会出身方面以"中下层-白人-男性-新教徒"为基本特征;在教育背景方面以就读公立学校为主;在知识结构方面群体知识传承主要源自德国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在学术秩序确立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成为早期美国教育学术人才培养及知识生产的核心阵地;在职业生涯方面,该群体主要由一批非教育专业的学者构成,同时大批知名教育家都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传宝  
20世纪90年代是鲁洁教授的学术高产期,也是其最重要教育思想——超越论教育哲学发轫、建构的重要阶段。超越论思想的发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后期鲁洁教授一方面将研究视角从德育功能研究转向对整个教育本质的思考,另外一方面则努力将超越论建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她不仅论述了德育的超越性本质,而且完成了对全部教育活动之超越性、价值性的独特阐述。鲁洁教授对于德育、教育超越性的论述所针对的不仅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针对的是传统教育学思维的诸多方法论误区。因此,超越论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建设上都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2 0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在变化多端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由盛入衰。从文化或观念的层面分析 ,德国大学传统的组织理念是与 1 9世纪作坊式的科学活动方式相匹配的 ,因而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由作坊式的小科学向企业化的大科学过渡 ,建立在传统大学理念之上的德国大学 ,在 2 0世纪受到科学本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两方面的挑战 ,面临种种危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有关教育的理论自古有之,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似乎产生于德国,启蒙主义教育学家特拉普(E.C.Trapp)在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构建教育学理论,哲学家康德、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此后,德国的教育学理论大家不断涌现,赫尔巴特、狄尔泰、福禄贝尔等都是享誉国际的教育学大师,也是中国教育学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20世纪初以来,我们对德国的教育学大师与著作越来越有陌生之感,即使在教育研究圈内,也很难听到德国教育学家的名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树成  
20世纪 ,西方德育理论研究者运用新的研究方法 ,从多个视角对德育理论进行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分析了 2 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特征 ,并探讨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中英  梁卿  
从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20世纪不同版本历史、语文和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文化,认为其存在以下有待完善的地方:在科学观方面,应该进一步强调科学问题、科学假设作为科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阐明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的思想;在科学价值观方面,应该充分阐明科学的负面价值与内在价值;在科学发展观方面,应当修正"科学成就史观"和"个人英雄史观",确立"问题史观",突出科学问题、科学论争与科学家共同体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家的形象表征方面,应该注意表现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更为重要的一些专业性品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束永睿  
"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  
20世纪 90年代是统一后的德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十分活跃的 1 0年。高等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生资助三个层面的改革举措 ,使德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本位、以多元投资为特征的方向演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涛  刘阳  
在不断的制度创新动力的推动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并购浪潮,这一并购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金融业的并购增强了金融机构的整体实力,使美国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过程中率先建立了强大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体系,抢占了金融业竞争的优势和先机。并购也使美国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面临新的问题,并购的效应并不只是体现在正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在目的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 ,强调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维度方面注重道德认知的发展 ,忽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道德教育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反对灌输方法。主体主义是 2 0世纪西方思想的核心 ,2 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深受主体主义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文  
文章分析了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 ,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图书馆与封建藏书楼的本质区别 ,阐述了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