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7)
2023(5543)
2022(4583)
2021(4689)
2020(3873)
2019(8954)
2018(8785)
2017(15458)
2016(8914)
2015(10781)
2014(10500)
2013(10057)
2012(9595)
2011(9136)
2010(9131)
2009(8505)
2008(8602)
2007(7463)
2006(6765)
2005(6315)
作者
(25023)
(21057)
(21034)
(20134)
(13699)
(9974)
(9523)
(8211)
(8129)
(7630)
(7608)
(7204)
(6974)
(6894)
(6891)
(6480)
(6303)
(6164)
(6131)
(5828)
(5663)
(5187)
(5061)
(4904)
(4857)
(4706)
(4595)
(4480)
(4326)
(4229)
学科
(37979)
经济(37933)
管理(18543)
(17131)
方法(16175)
中国(15909)
数学(14483)
数学方法(14335)
(11869)
企业(11869)
(10480)
(10022)
贸易(10017)
(9833)
教育(8514)
(8439)
业经(7019)
(6980)
农业(6878)
(6872)
(6240)
银行(6226)
(6154)
金融(6153)
(6109)
理论(6043)
关系(6013)
(6011)
(5623)
环境(5481)
机构
大学(138867)
学院(128235)
(59901)
经济(58995)
研究(55600)
管理(42136)
中国(40415)
理学(35927)
理学院(35331)
管理学(34571)
管理学院(34317)
科学(31669)
(31579)
(28470)
研究所(26223)
(25515)
中心(22268)
(21823)
师范(21684)
(21414)
北京(21165)
财经(20736)
经济学(20482)
(19622)
(19270)
经济学院(18445)
(18299)
师范大学(18272)
业大(16913)
农业(16900)
基金
项目(82752)
科学(66130)
研究(62631)
基金(61943)
(54733)
国家(54335)
科学基金(44831)
社会(41343)
社会科(39122)
社会科学(39113)
基金项目(31307)
教育(30783)
(27860)
自然(26789)
(26247)
自然科(26215)
自然科学(26203)
资助(26049)
自然科学基金(25786)
编号(23504)
成果(21953)
(21089)
中国(20205)
重点(19818)
大学(18612)
教育部(18346)
国家社会(18273)
课题(18228)
(18072)
(16987)
期刊
(65120)
经济(65120)
研究(49243)
中国(31367)
教育(26195)
学报(22289)
科学(20914)
(20139)
大学(18213)
(17696)
管理(16150)
学学(15366)
农业(14678)
经济研究(11792)
财经(11366)
(11003)
金融(11003)
世界(10501)
(10467)
(10023)
国际(9940)
技术(9509)
(8947)
问题(8906)
图书(7794)
业经(7369)
(6383)
(6160)
论坛(6160)
技术经济(6116)
共检索到208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苑青松  
20世纪初的中国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产物,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自身特点,其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和丰富多彩的办学实践,至今仍不失为高等教育的模范,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重新来观照它,既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  
在中国,教会大学萌发于19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它从两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一是它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是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他们的经验和学识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初创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雪婷  
从对燕京大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贡献、参与组织筹备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图书馆建筑三个方面阐述田洪都对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陈翠翠  
一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是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与民国初年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相吻合。中国职业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最初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学习西方"的路径。朱元善,生卒年不详,笔名天民,民国时期著名教育理论家,曾任《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和《少年杂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孟凯   李孝更  
从洋务学堂到实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构成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在转型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价值是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格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原宏盛  
和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标志表现为:以最高首脑视察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为标志,各级领导重视图书馆活动频繁显著;以国图二期项目为标志,各地新馆建设成就卓然;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标志,各类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金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肖海涛  
本文分析了20世纪到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脉络。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20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回眸、20世纪西方教育流派及其高等教育思想、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思想、21世纪初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与回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中南亚地区与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接壤。历史上,中南亚安全环境与中国的西部稳定密切相关,而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又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影响中南亚地区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二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因素对中南亚安全环境的影响。21世纪初,中国的西部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护和促进中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基础,与中南亚国家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与该地区的主要大国寻求共同利益,力争在热点问题上达成共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小波  李悦铮  
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打破了"无烟产业"的神话,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旨在寻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国内学术论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近几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7大方向和20个具体问题。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在5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有7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迎胜  
本文在对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书业立法和书刊审查制度进行回顾和研究的基础上,与我国同期的书业立法和书刊审查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这一时期该领域所存在的规律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迎胜  
文章从“藏书家的文化层次、身份特点”、“藏书范围”、“藏书家的学术成就”、“藏书理念”4个角度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俄私家藏书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两国这一领域的共性和特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婷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是初中几何教科书演变的内动力;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应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构成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传统形成的时代语境。集体传记法的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家在社会出身方面以"中下层-白人-男性-新教徒"为基本特征;在教育背景方面以就读公立学校为主;在知识结构方面群体知识传承主要源自德国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在学术秩序确立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成为早期美国教育学术人才培养及知识生产的核心阵地;在职业生涯方面,该群体主要由一批非教育专业的学者构成,同时大批知名教育家都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