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0)
2023(11354)
2022(9534)
2021(8895)
2020(7331)
2019(16431)
2018(16424)
2017(30367)
2016(16833)
2015(19001)
2014(18980)
2013(18656)
2012(17020)
2011(15358)
2010(15779)
2009(15226)
2008(15215)
2007(14356)
2006(13068)
2005(11999)
作者
(48010)
(40735)
(39992)
(38182)
(25478)
(19300)
(18129)
(15634)
(15346)
(14443)
(13959)
(13547)
(12981)
(12883)
(12687)
(12182)
(12002)
(11696)
(11673)
(11640)
(10296)
(10158)
(9757)
(9493)
(9320)
(9034)
(9020)
(8880)
(8234)
(8130)
学科
(64387)
经济(64217)
(60012)
管理(56065)
(49539)
(41057)
企业(41057)
农业(33070)
业经(24274)
(21170)
(20999)
方法(20572)
中国(18787)
(15290)
数学(15034)
数学方法(14878)
地方(13366)
(13109)
(12978)
(12784)
银行(12766)
理论(12754)
(12648)
财务(12598)
财务管理(12561)
农业经济(12505)
(12103)
(12065)
企业财务(11898)
(10959)
机构
学院(237859)
大学(233802)
(95052)
经济(92683)
管理(92218)
研究(80632)
理学(76942)
理学院(76118)
管理学(74983)
管理学院(74516)
中国(66582)
(58305)
(50189)
(48386)
科学(47653)
农业(44257)
(40815)
(40263)
业大(40111)
中心(39396)
研究所(36262)
财经(35609)
(32074)
(31302)
(31126)
师范(30995)
北京(30854)
(30010)
(28129)
农业大学(27269)
基金
项目(150974)
科学(118868)
研究(116055)
基金(107970)
(93193)
国家(92233)
科学基金(79027)
社会(74705)
社会科(69411)
社会科学(69391)
(60969)
基金项目(57073)
教育(52529)
(49573)
编号(49571)
自然(48332)
自然科(47153)
自然科学(47143)
自然科学基金(46325)
资助(42078)
成果(41435)
课题(34293)
(34240)
(33970)
重点(33575)
(32766)
(32552)
(31221)
(30453)
国家社会(30261)
期刊
(123955)
经济(123955)
研究(71752)
(63558)
中国(62096)
农业(42682)
(40935)
学报(37836)
科学(35424)
管理(34861)
大学(30496)
教育(29203)
学学(28652)
(27662)
金融(27662)
业经(25500)
(21248)
技术(21126)
财经(18220)
问题(16274)
(15649)
农村(15404)
(15404)
经济研究(15323)
(15284)
农业经济(15005)
世界(13265)
社会(11770)
现代(11665)
经济问题(11550)
共检索到38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利朝  
建设畅通高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也就是打造现代国家的基石。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历经了数次改革与重建。晚清民国时期,国家权力持续下移,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紧锣密鼓,但并未与传统乡绅的作用相得益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间,国家权力实现了对农村基层的全方位渗透,解决了权力内卷化问题,但农民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弥补了农村社会管理出现的真空地带,但村民自治制度始终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中央倡导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海兵  
本文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 ,即从单位制、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变 ,就单位制形成的背景、发挥的功能、造成的后果、崩溃的原因 ,街居制演变的历程、面临的困境 ,社区制的主要特征、出现的原因、实践的模式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 ,并对社区制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邓静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范围涉及政府与高校权力的关系、财政经费、人事薪酬、招生入学等方面。借鉴德国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改革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高校自主权,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改革高校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校招生入学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查旺斯基  
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水平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以及党和国家执政根基的稳固。文章以阿坝州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基层农村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暴露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巍  王建华  李俏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农业服务需求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并努力构建集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组织化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指明了方向。一、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以社队经济为依托,具有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等特点。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慧丽  许珍珍  
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山东省S县刘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案例,研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式动员”机制,其特征是通过党组织建设、组织嵌入与组织动员三阶段实现基层自治。首先,基层党组织通过成员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愿景重塑,焕发组织活力;其次,基层党组织运用身份嵌入、知识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四重嵌入的路径机制将党建融入地方社会,重塑党群关系;最后,通过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组织嵌入之后的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达成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实践,以取得良好的基层治理成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卫  
法团主义强调由国家主导下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商来协调利益冲突,对创新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有独特吸引力。在法团主义视域下,首先,农村多元利益主体应能通过各种民间组织来实现表达和整合利益诉求;其次,要凸现农村正式权威组织在利益协调中的主导作用,应合理限制强势利益群体的力量与权威,使其不损害公益并承担公共责任,同时,还应通过发展公民社会、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来增强农村弱势社会组织的力量,以实现利益主体的竞争性均衡;再次,培育多方参与的公共领域,村民通过基层民主选举活动、协商性会议、大众传媒等公共论坛来参与协商,形成公共意见。通过以上措施,来实现多元利益的均衡和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不断转换和发展。其中,既有农村寻求高适应性治理形式的村庄逻辑,也有国家建设目标在农村落实的国家逻辑。国家是农村治理体制创新实践的关键变量,有效是治理体制转换中国家与农村的共同追求。国家建设目标既通过治理体制得以实现,也直接反映在体制所要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上。现代化的阶段性不同,国家建设目标不同,治理体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运行机制也不同,所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也不同。从有效视角审视70年来农村治理体制的实践,经验丰富、成就巨大,农村治理体制与国家建设高度同构。新时代建构乡村善治体制强调有效,有效的内涵包括行政、自治、组织、服务等多方面。有效的农村治理体制既要有效适应农村实际,也要有效实现国家建设目标,是一种功能复合性的、多元内涵式的治理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查旺斯基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社会政治现象,阿坝州因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水平、灾后重建等原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情况更特殊。文章认为文化作为一种"软元素"在少数民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起着微妙而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阿坝州丰富的民族文化特性的视角,提出了构建阿坝州农村基层社会创新治理的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柴方国  
一、导言许多社会科学流派以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方法分析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它们把视点主要放在中央机构、领导人的决策和宏观经济上面,而对社会日常生活、民间活动,尤其是农村的活动关注不够。本文与此不同。本文的主要论题是中国社会基层的自发的变化过程。中国农民、首先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在70年代后期推动了社会改革,成为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社会变化的结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因此促成了改革方案。农村经济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小兵  陈晓红  
20世纪60年代中国盐业进行了以托拉斯为主要形式的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尝试,实现了盐业管理级次、盐业行业内部的运行以及大中型盐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改革。这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盐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佳鞠  翟振武  
20世纪以来,人类生育水平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生育水平的波动显得复杂而波折。在整个生育水平变动历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与生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负向转为正向的过程。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同处于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亚洲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却经历了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低迷的生育水平,婚育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一现象。结合国际生育水平变迁的历史经验,以及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婚育文化观念特征、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分析,文章认为,现阶段中国的生育水平的确较低,但在未来短期内,不太可能降至部分欧洲国家和日、韩等国家或地区曾经达到的"很低"或"极低"的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鲜有不讨论“三农”问题的,这缘于“三农”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纪之交最具吸引力的公共话题。知识界的讨论自然会溢出学术场域,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追捧,而其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则在制造和扩大学术市场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当前“三农”大讨论中的一个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