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5)
2023(7877)
2022(6497)
2021(6459)
2020(5389)
2019(12223)
2018(11942)
2017(21656)
2016(11839)
2015(13195)
2014(13139)
2013(13221)
2012(12597)
2011(11583)
2010(11703)
2009(10952)
2008(10940)
2007(9438)
2006(8444)
2005(8147)
作者
(34071)
(28587)
(28215)
(27417)
(18431)
(13777)
(12852)
(10968)
(10946)
(10109)
(9994)
(9653)
(9401)
(9384)
(9235)
(8902)
(8374)
(8312)
(8283)
(8011)
(7569)
(6933)
(6780)
(6585)
(6527)
(6460)
(6276)
(6024)
(5850)
(5732)
学科
(51623)
经济(51562)
管理(30561)
(28990)
(22654)
企业(22654)
方法(21877)
数学(19442)
数学方法(19246)
中国(18436)
(14485)
(12299)
(12034)
(11994)
贸易(11984)
(11748)
(11395)
(10094)
银行(10080)
(9790)
(9582)
金融(9582)
业经(9068)
农业(7842)
地方(7607)
(7597)
理论(7173)
教育(6975)
(6942)
关系(6894)
机构
大学(176384)
学院(168836)
(78463)
经济(77142)
研究(68248)
管理(60204)
中国(53787)
理学(50983)
理学院(50325)
管理学(49512)
管理学院(49161)
科学(38766)
(38448)
(36434)
(34852)
研究所(31685)
中心(30480)
财经(28898)
(27980)
(26622)
经济学(26414)
北京(25347)
(24957)
(24109)
(23831)
经济学院(23598)
师范(23591)
业大(22117)
农业(22084)
财经大学(21805)
基金
项目(109250)
科学(87025)
基金(83527)
研究(78584)
(74399)
国家(73847)
科学基金(61966)
社会(52996)
社会科(50325)
社会科学(50317)
基金项目(42176)
自然(39008)
自然科(38185)
自然科学(38174)
自然科学基金(37588)
(36993)
教育(36466)
资助(35390)
(33684)
编号(28366)
(26635)
成果(25295)
重点(25166)
国家社会(23898)
中国(23853)
教育部(23108)
(22879)
(22279)
(22071)
大学(21299)
期刊
(85994)
经济(85994)
研究(58179)
中国(37945)
学报(29517)
(27495)
科学(26657)
(25169)
管理(24405)
大学(22248)
学学(20239)
教育(20162)
(19376)
金融(19376)
农业(17070)
财经(15523)
经济研究(15331)
(13557)
技术(12502)
(12249)
问题(11406)
世界(11272)
国际(11204)
图书(10404)
(10234)
业经(10065)
书馆(8255)
图书馆(8255)
(8244)
统计(8097)
共检索到272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欢  
[目的 /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 ]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 /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斐章  付先华  
文章全面地回顾了 2 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 ,系统地总结了 2 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研究成果 ,对网络环境下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认真的思索 ,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中国目录学研究应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几个课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锦贵  
20世纪俄国目录学前期发展的特点 ,是十分重视书目的教育职能 ,注重发挥书目在阅读中的指导作用。其中期的发展特点 ,是重视目录学学科建设 ,突出理性层面的系统研究。当代中国目录学研究 ,也应当注意发挥书目教育职能 ,在理论建设上要与时俱进。参考文献 7。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凡  
目录学和BiBliography分别是中西方研究图书的学问,这两门学问本来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因在日本发生了交汇,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书志学。书志学不仅在日本日渐发达,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被输送到中国,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前期日本书志学著述,揭示中国目录学对日本书志学的深刻影响、书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状况,指出在20世纪前期书志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作为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书志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长泽规矩也为代表的日本图书馆界决定以图书学取代书志学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尽管书志学的概念式微了,但书志学的研究成果就像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铭  郑建明  
20世纪 90年代的目录学研究 ,在基础理论、目录学方法、分支学科、目录学史、国外目录学 ,以及书目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 ,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不足之处 ,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对目录学新研究领域开发不广 ,对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和缺乏研究方法 ,等等。新世纪目录学研究的趋势是向分化与综合、整体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2 7。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贺修铭  
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形成了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契机是缘于对西方目录学的评价,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对目录学定义对象的探讨、目录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第二次高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和目录学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目录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重视对书目情报工作和目录学应用研究等。通过两次高潮,中国目录学总结了传统,吸收了西方目录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斐章  贺剑锋  司莉  
作者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目录学的基本矛盾,认为在目录学基本矛盾的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所变化;研究了在电子化、网络化条件下目录学新的载体和传播特征,以及中国目录学在20世纪两次高潮、两次飞跃的基础上,21世纪在表现出更加开放、兼容、扩张的道路上,形成的大目录学观。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初昌雄  
关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一直是目录学研究中最活跃、也是最难深入的一个领域。有关目录学史的著作,仅解放后出版的就有10余种,然而,要找一本系统、完整而又新颖的中国目录学史专著就很不容易。乔好勤先生新著《中国目录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它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最新成就,给徘徊不前的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指明了方向。该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将新中国的目录学纳入到中国目录学史的体系中,对新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波  谢秋菊  
总结了 1 996年以来 ,中国目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目录学史、分支问题、应用研究、学科未来等五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卿家康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的时代性表现、成因与内涵,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发展阶段、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策略、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彭斐章  陈红艳  
改革开放30年来,目录学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书目产品类型多样,包括书目索引文摘的各类著作、数据库以及各种网络指南、搜索引擎和学科信息门户。书目编撰借助信息技术而提高了效率,发展了书目的描述和检索性能。书目工作标准从编目著录条例、分类、主题标引发展到网络环境下的中文元数据标准、互联网数据标准和领域元数据标准等信息组织标准。网络的发展,拓展了书目利用与服务的范围,促使书目情报服务向信息资源公共获取转移。表2。参考文献22。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目录学:世纪之交的思考──第三届全国目录学讨论会侧记本刊记者韩柳甲戌中秋,明月高悬,当代目录学家和书目工作者聚集太原,邀婵娟清影,议学术荣兴,在这一美好时刻,拉开了第三届目录学讨论会的帷幕。这是一次展示当代目录学研究阵容的聚会,这又是一次洋溢青春气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夏南强  胥伟岚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目录学的回归与重构,以为青年学子的学习、研究提供指引和借鉴。[方法/过程]以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基本意旨为起点,揭示中国目录学回归的必要性,通过对"985"高校目录学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分析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学术传承变向、教育萎缩等实然困境。[结果/结论]从理论架构、学科书目的编纂和目录学的教学3个方面入手重构新时代的目录学,探索中国目录学传统回归的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