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8)
- 2023(12303)
- 2022(10021)
- 2021(9294)
- 2020(7572)
- 2019(17018)
- 2018(16921)
- 2017(31769)
- 2016(17160)
- 2015(19749)
- 2014(19787)
- 2013(19420)
- 2012(18600)
- 2011(17085)
- 2010(17285)
- 2009(16423)
- 2008(16347)
- 2007(14960)
- 2006(13904)
- 2005(12957)
- 学科
- 济(96548)
- 经济(96378)
- 管理(44071)
- 业(39507)
- 方法(32179)
- 企(31565)
- 企业(31565)
- 中国(28222)
- 数学(26037)
- 数学方法(25737)
- 农(22441)
- 地方(21460)
- 学(20790)
- 业经(20408)
- 制(16423)
- 财(16051)
- 贸(15573)
- 贸易(15559)
- 易(15072)
- 农业(14601)
- 理论(14594)
- 和(13774)
- 地方经济(13754)
- 体(13368)
- 融(13040)
- 金融(13038)
- 银(12721)
- 发(12717)
- 银行(12691)
- 行(12335)
- 机构
- 大学(263022)
- 学院(257031)
- 济(119227)
- 经济(117011)
- 研究(101258)
- 管理(89312)
- 中国(76575)
- 理学(74959)
- 理学院(73965)
- 管理学(72573)
- 管理学院(72077)
- 科学(58316)
- 京(57733)
- 财(53239)
- 所(52095)
- 研究所(46895)
- 中心(43388)
- 农(42009)
- 财经(41679)
- 江(39879)
- 经济学(39354)
- 经(37900)
- 北京(37759)
- 范(37076)
- 师范(36767)
- 院(35728)
- 经济学院(35077)
- 业大(33694)
- 农业(32321)
- 州(31012)
- 基金
- 项目(159859)
- 科学(126064)
- 研究(118739)
- 基金(117619)
- 家(102937)
- 国家(102100)
- 科学基金(85696)
- 社会(80264)
- 社会科(75112)
- 社会科学(75089)
- 基金项目(59813)
- 省(58255)
- 教育(54646)
- 自然(51007)
- 自然科(49869)
- 自然科学(49855)
- 划(49823)
- 自然科学基金(49000)
- 资助(48857)
- 编号(45902)
- 成果(40284)
- 部(37127)
- 重点(36816)
- 发(35831)
- 国家社会(34741)
- 课题(33421)
- 中国(32307)
- 教育部(32233)
- 创(31515)
- 大学(30725)
- 期刊
- 济(144559)
- 经济(144559)
- 研究(88566)
- 中国(59560)
- 学报(42561)
- 农(40876)
- 财(40363)
- 科学(39365)
- 管理(37096)
- 教育(33196)
- 大学(33133)
- 学学(30450)
- 农业(27550)
- 融(25390)
- 金融(25390)
- 经济研究(24252)
- 财经(23118)
- 技术(22431)
- 经(20306)
- 业经(19215)
- 问题(19115)
- 贸(17848)
- 世界(16764)
- 国际(16556)
- 业(15115)
- 技术经济(14026)
- 图书(13586)
- 统计(13103)
- 版(12466)
- 经济问题(11693)
共检索到421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是一个"主义"话语纷繁时期。以"平民经济的原则"相标识,实现"各分子皆有独立的精神,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和"人人都是劳动者、工人,又都是企业管理者、资本家"的合作自治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合作主义经济思潮,是诸多"主义"话语之一种。它是人们在既要避免竞争求利的资本制度在中国发生与成长,而又对社会主义变革手段和前途不信任的两难心态下,试图从经济上寻求变革社会"第三条道路"的产物,最终认定合作社制度是寻求公正合理经济制度的最佳途径。其作为一种力图在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中国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新潮流,不仅为社会变革多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念,而且也是合作经济学的本土化或构建中国合作经...
关键词:
合作主义 经济思潮 变革社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华雄 杜长征
19世纪末因亡国危机降临而激起的中国近代经济自由主义,在对系统性社会危机的响应和与国家干预主义及社会激进主义的论争中,分别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20中期和晚期,经历了三次潮涨潮落。显示了20世纪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演化历程,即从多种理论倾向逐渐收敛到发展中心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卫东 许彬
20余年来中国经济学思潮的变迁表现为西方经济学上升为主流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主导地位的丢失 ,西方经济学前沿的变化主导着经济学今后的发展路径。西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观念不仅在经济学界愈演愈烈 ,而且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的观念中也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但是经济学的全面西方化无论对于经济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中国社会科学其他门类的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学的出路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学西方化和本土化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学思潮 中国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冰
一、一股新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思潮在中国,主要有两种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对经济学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一种是传统的但是并没有完全消散的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思潮, 另一种是新兴起的但却来势汹汹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思潮。大约从10年前开始,在20世纪90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泉民
制度结构的特征直接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制度结构决定着制度选择集合和制度选择的空间。中西方社会制度结构上的多元与二重的差异性,决定了内生于西方的合作经济制度,在被移植嵌入到中国乡村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强制"状态下单兵推进时,其原来与之匹配的各种制度之间协调演进而形成的均衡机制已不复存在,故而在运行方面出现的合作社的"异化"和"异化"的合作社等困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此探讨或许会有助于政府在倡导新农村建设运动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连英祺 杨宏伟
当我们在研究如何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和引导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时 ,我们实际上已经承认了两个假设 :第一 ,技术的变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正关联性 ;第二 ,技术的变迁受到制度性因素的激励和制约。直观上和宏观经济数据分析都可以证明这两个假设是正确的 ,然而遗憾的是 ,一直以来 ,没有人对此给予历史的追溯 ,因此这两个假设尚未经历过经济史的检验。这与现阶段对技术创新的功利性研究有关 ,研究者认为技术创新是现代的事 ,主体是企业 ,因此历史中的技术创新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这种研究的现实性很强 ,但从研究的逻辑来讲 ,是残缺的 ,从研究的基础讲 ,是不牢固的。 1 981年 ,诺思发表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 技术变迁 社会变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和方法、系统地回溯和深入研究新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四十人论坛专家李萍教授领衔,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吴垠教授、杨慧玲教授、李标副教授和李怡乐副教授等团队合力完成的《新中国经济制度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加晋 李群
在畜禽业的饲料利用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各界曾有过较广泛的论争,其焦点是畜禽业近代化应遵循经济的原则来利用饲料,还是以营养为原则。前者是传统社会的遗物,后者是新兴动物营养学率先提出的主张。这场论争本缘起于理论界,并基本取得营养为先的共识,后在生产界中推行受挫,在政界中受到有限认可和采纳。其间,不少相关学科、社会力量等或被动或主动地参与其中,最终得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共识,这场论争充分折射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坎坷,尤其是经济成本问题的制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谢瑶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社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廖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霞
从19世纪中后期起,中国社会在内忧外患中开始了由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商文明的演进。现代化浪潮中,如何选择文明演进的方向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激烈争论,于是形成了三种立国思潮:以商立国论、以工立国论和以农立国论。本文在对三种立国思潮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之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以商立国 以工立国 以农立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利
本文回顾了教育经济学研究于20世纪早期在中国出现的萌芽、20世纪中晚期的发展,以及 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展望了21世纪初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学 20世纪 重要成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士杰
民国初期(1912—1927),西方合作主义思潮被中国知识分子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并由此过度到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介绍进来,传播开去,并进而实践。合作主义者试图采用思想启蒙的方式,唤起民众接受合作主义的理念。但这一思想固有的具有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特点的异质性,无法适应中国当时严峻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合作主义者们不得不放弃在中国建立合作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转而主张将合作社作为救济社会经济危机的工具,关注农民问题,由此,他们传播的合作主义思想成为后来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理论渊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