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1)
2023(5570)
2022(4547)
2021(4683)
2020(3705)
2019(8757)
2018(8684)
2017(14428)
2016(8802)
2015(10306)
2014(10116)
2013(9390)
2012(8911)
2011(8483)
2010(8561)
2009(7575)
2008(7217)
2007(6230)
2006(5614)
2005(5370)
作者
(21241)
(17679)
(17676)
(17083)
(11294)
(8420)
(8142)
(7024)
(6948)
(6283)
(6144)
(5928)
(5842)
(5742)
(5678)
(5549)
(5332)
(5162)
(5131)
(5061)
(4768)
(4353)
(4171)
(4054)
(4039)
(3930)
(3809)
(3772)
(3636)
(3589)
学科
(31182)
经济(31154)
教育(19292)
中国(18632)
管理(14306)
方法(13280)
数学(12399)
数学方法(12319)
(11787)
(8800)
贸易(8793)
(8705)
(7995)
(7869)
企业(7869)
(7585)
理论(7116)
(6874)
发展(5927)
(5875)
关系(5825)
(5804)
教学(5691)
(5541)
(5383)
(4969)
银行(4967)
(4916)
(4814)
金融(4814)
机构
大学(122840)
学院(114242)
研究(51368)
(51019)
经济(50167)
管理(33896)
中国(33588)
理学(28912)
(28842)
理学院(28403)
管理学(27956)
教育(27803)
管理学院(27699)
科学(26931)
(26173)
师范(26073)
(25225)
研究所(23170)
师范大学(22146)
(21557)
中心(20493)
北京(20058)
(18142)
经济学(18049)
财经(17525)
(16418)
经济学院(16251)
(16091)
研究中心(14214)
研究院(14102)
基金
项目(72082)
研究(60831)
科学(59438)
基金(52436)
(45380)
国家(44945)
社会(39111)
科学基金(36944)
社会科(36870)
社会科学(36864)
教育(36162)
基金项目(25711)
编号(25062)
(24701)
(24314)
成果(23851)
资助(21818)
课题(21116)
(20322)
自然(20183)
自然科(19733)
自然科学(19728)
自然科学基金(19432)
中国(18690)
教育部(18535)
重点(18317)
(17424)
(17013)
(16854)
国家社会(16687)
期刊
(52700)
经济(52700)
研究(49808)
教育(46387)
中国(33818)
科学(15263)
学报(15164)
(14797)
大学(13221)
(12516)
管理(12451)
技术(12126)
职业(10913)
学学(10622)
经济研究(10024)
财经(9667)
农业(9298)
(9012)
世界(8940)
(8700)
金融(8700)
(8594)
国际(8332)
(7374)
论坛(7374)
问题(7154)
技术教育(7095)
职业技术(7095)
职业技术教育(7095)
(6298)
共检索到18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在 2 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中 ,教育受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所推动 ,教育的政治功能得以鲜明体现。展望未来的教育 ,政权对教育的干预 ,不能重蹈“教育政治化”之覆辙 ,应使教育投身到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孟凯   李孝更  
从洋务学堂到实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构成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在转型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价值是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格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在教育学一百多年的发展中,教育学者们一直在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求索。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活动是人们在比较、鉴别、协调、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因此,教育学不应追求那种现实中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而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活动。这种价值选择有多种价值取向,为此,教育学注定会成为一个边界不断扩大的专门化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实际上,多学科的话语已经体现了教育学知识体系正在向开放的和多元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对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李艳莉  
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上半叶推动了中国教育变革和中国教育学发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西方教育学论著及国内教育学论著和教育类大学丛书,进行教育实践与实验,提升民众素质。商务印书馆的教育学术事业推动和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引进了西方教育学术著作,积累和丰富了中国教育学资料,构建和描绘了中国教育学的框架,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教育学人,为传播中国教育学做出了一定贡献。借鉴商务印书馆的经验,教育学术出版机构在传播教育学时应兼顾学术和效益下打造教育学学术品牌,打造一支教育学者在内的优秀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金木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孕育期、诞生期、繁荣期与低迷期四个阶段,其间先后受到实用主义、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哲学在知识体系方面主要表现为"哲学之教育的应用"、"教育之哲学"与"教育哲学流派研究"三种体系,在知识体系与内容选择方面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几乎与世界接轨并同步发展,但也存在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中国元素的问题。今后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仍需进一步挖掘中国的思想资源,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升哲学研究的品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陈超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非连续性,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意志的方向,以及控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的大小。本文把教育政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和独特的资源,通过教育政策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教育政策的类型、层次、性质等问题,并从数量的变化中反映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理,并对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王坤庆我们今天的时代,已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时期,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21世纪。教育,作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对 2 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具体考察了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启动时间和基本历程 ;提出引进是教育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 ;为此 ,引进应具有自主意识并达到求其会通的境界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植入性转到生成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史慧敏  
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引进有着不同的启动时间。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以模仿为目标的引进;以教育学"中国化"为目标的引进;以批判为目标的引进;以学术研究为目标的引进。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不仅确立了马列主义在中国教育学中的指导地位,影响了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而且提供了编写教育学教材的参考模式,拓宽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的视野。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给我们提供了以下重要启示:引进要处理好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的关系;引进要与研究外国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引进要与继承本国传统相结合;引进要与建设中国教育学相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苗作斌  
一、两大潮流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入21世纪,但是21世纪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有两股涌动的潮流在影响并推动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一个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革命,一个是曲折而又蓬勃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这两大潮流自19世纪以来,就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编者按:1999年4月8日,《教育研究》杂志社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学术研讨会暨《教育研究》创刊20周年纪念会”。本刊第五期已摘录了会议的部分发言。一些同志未能参加会议,也为本刊撰写了文章。现围绕会议的主题选发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大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百福  
分析总结 2 0世纪末我国教育投资的变动趋势 ,对我们进行 2 1世纪初的教育决策十分有益。本文通过对我国 2 0世纪末教育投资的纵向变动趋势和横向地区差异的分析 ,探索了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教育投资来源结构、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对于教育经费总量的增长速度、预算内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等方面的变动趋势 ,并探讨了各地的人均教育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各地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的贫富差距和各地教育经费的个人分担比例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