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448)
- 2022(1303)
- 2021(1327)
- 2020(1154)
- 2019(2564)
- 2018(2691)
- 2017(4708)
- 2016(2869)
- 2015(3384)
- 2014(3488)
- 2013(3353)
- 2012(3519)
- 2011(3144)
- 2010(3374)
- 2009(3371)
- 2008(3709)
- 2007(3344)
- 2006(3077)
- 2005(2893)
- 2004(2565)
- 学科
- 济(10909)
- 经济(10888)
- 管理(8146)
- 业(6799)
- 企(5891)
- 企业(5891)
- 学(4339)
- 方法(4186)
- 中国(3488)
- 数学(3149)
- 数学方法(3006)
- 农(2965)
- 制(2744)
- 理论(2719)
- 财(2704)
- 教育(2287)
- 业经(2166)
- 及其(2119)
- 贸(2115)
- 贸易(2112)
- 易(2044)
- 体(1975)
- 策(1925)
- 和(1907)
- 银(1881)
- 银行(1875)
- 地方(1864)
- 教学(1860)
- 融(1827)
- 金融(1827)
- 机构
- 大学(46131)
- 学院(44132)
- 研究(17603)
- 济(14313)
- 经济(13829)
- 中国(13783)
- 管理(13658)
- 科学(12397)
- 京(11133)
- 理学(11022)
- 理学院(10816)
- 管理学(10371)
- 所(10310)
- 管理学院(10285)
- 农(9479)
- 研究所(9230)
- 中心(8019)
- 江(7655)
- 农业(7543)
- 北京(7424)
- 财(7397)
- 业大(7310)
- 范(7289)
- 师范(7192)
- 省(6330)
- 州(6297)
- 院(6227)
- 师范大学(5827)
- 技术(5618)
- 财经(5419)
共检索到78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20世纪 30及 6 0年代 ,在纬度、气候、地貌及历史相似的加拿大、前苏联部分地区 ,分别爆发了沙尘灾害 ,两次灾害的产生均与缺乏科学、无视生态的大规模开发有关 ,但在善后处理上各具特色 ,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弥足深刻。
关键词:
土地垦植 沙尘灾害 生态恶化 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俊林
我国北方连年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湖泊干枯,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缺水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近30年来,降水持续减少、大风增多,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常发生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沙尘暴究竟能否根治?文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朔天运河引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彻底治理北方荒漠化和沙尘暴灾害。
关键词:
北方缺水 朔天运河引水 治理沙尘暴灾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晓军 刘时银 孙美平 张秀娟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是西藏自治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已溃决冰湖特征及灾害影响范围与程度的认识是判定冰湖溃决条件、构建冰湖溃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展冰湖溃决洪水估算与模拟的基础。通过对已溃决冰湖灾害事件文献及资料整理,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中国冰川编目数据、Google Earth、冰湖溃决遗迹记录及野外考察,系统梳理了20世纪以来西藏地区发生的27次冰湖溃决事件,从多个角度判定并给出了23个已溃决冰湖所在的地理位置,并对金错、印达普错和次拉错冰湖溃决事件描述进行了勘误,指出1982年8月27日在定结县发生的冰湖灾害事件应是印达普错溃决所导致,2009年7月29日在边坝县发生溃决的冰湖是错嘎,而...
关键词:
冰湖溃决洪水 泥石流 冰碛湖 西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波
文章应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20多年来沙尘暴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除2002年沙尘暴实际发生日数有所增加外,中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发生日数保持缓慢减少的趋势,接近预测结果;沙尘暴预测日数与实际发生日数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原因除了与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对沙尘暴进行治理初见成效相关以外,黄河以内陆河各流域相关水利治理工程的实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沙尘暴 非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萍,熊利亚,庄大方
沙尘灾害及其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灾害监测研究可弥补传统研究手段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本文对遥感在沙尘暴源地、沙尘运移路径变化、下垫面状况、沙尘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以及沙尘信息定量提取等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反映了我国沙尘灾害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遥感监测沙尘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沙尘灾害 遥感监测 研究进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宇辰
20世纪前期,买办的职业报酬制度达到成熟和完善。买办的职业收入主要由薪金和佣金构成,还有一部分被外商默许的暗中收入。佣金是多数买办的主要收入,是买办经纪人身份的体现;薪金是买办与外商雇佣关系的一种象征。买办收入的复杂性还在于不同行业的买办收入来源不一,且差距较大。
关键词:
经济史 买办 20世纪前期 职业收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莹 尹义星 陈兴伟
基于1880年以来全国洪灾灾情、耕地面积以及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数据,采用EMD分解、MK趋势和突变检验与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洪涝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①19世纪末、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末这3个时间段,是多世纪以来中国洪灾最剧烈的时期;其中19世纪末和20世纪50—60年代的洪灾剧烈期均对应降水丰沛期,而20世纪末的洪灾剧烈期降水并不十分丰沛。②中国洪灾存在多尺度特征,主要周期有2.7 a、5.2 a的年际变化、9.9 a的年代际和20.5 a、51.6 a的几十年际变化等;东部地区年降水量与洪灾变化周期对应关系较好。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大伟
凯洛夫《教育学》中提出的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曾成为苏联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其弊端很快暴露出来并被批判。为摆脱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从中产生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关心学生发展的、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关键词:
教学实验 教学模式 课堂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高玲 钱晓菲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美国相继出现了众多旨在改变美国公共教育的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对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促进了公共教育的全面变革。这些运动的直接出发点都是对公共教育现状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其中,社团活动通过传播与交流信息、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方式成为对美国公共教育发挥影响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教育运动之所以对该时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既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史慧敏
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引进有着不同的启动时间。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以模仿为目标的引进;以教育学"中国化"为目标的引进;以批判为目标的引进;以学术研究为目标的引进。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不仅确立了马列主义在中国教育学中的指导地位,影响了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而且提供了编写教育学教材的参考模式,拓宽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的视野。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给我们提供了以下重要启示:引进要处理好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的关系;引进要与研究外国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引进要与继承本国传统相结合;引进要与建设中国教育学相结合。
关键词:
20世纪下半叶 苏联教育学 引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魏作朋 曲喆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已被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也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三大体系之一。地震灾害预防审计作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防震减灾工作保驾护航。然而,我国开展的与地震灾害管理相关的审计活动大都集中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阶段的活动上,对地震灾害发生前的预防管理活动审计则较少涉及。文章通过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审计公署的多次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进行介绍,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建立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提供指导:确立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理念、建立相应的绩效审计准则、合理设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目标、有效确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程序和内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顺泽 衡代清 李燕琼
四川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省,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种类多的省份。深入剖析自然灾害的成灾规律,认真分析四川自然灾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防治对策,从而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