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7)
2023(3854)
2022(3443)
2021(3390)
2020(2819)
2019(6534)
2018(6445)
2017(12135)
2016(6952)
2015(7913)
2014(8034)
2013(7800)
2012(7708)
2011(6932)
2010(7081)
2009(6717)
2008(6970)
2007(6155)
2006(5578)
2005(5118)
作者
(20369)
(17205)
(17092)
(16307)
(10979)
(8357)
(7818)
(6771)
(6715)
(6362)
(6042)
(5713)
(5621)
(5586)
(5515)
(5184)
(5142)
(5110)
(5063)
(5035)
(4464)
(4310)
(4210)
(4047)
(3786)
(3786)
(3779)
(3767)
(3626)
(3440)
学科
(31701)
经济(31651)
管理(20471)
(19724)
(16979)
企业(16979)
方法(13904)
数学(11947)
数学方法(11748)
中国(8329)
(8259)
地方(7412)
(7388)
(7349)
(6451)
业经(6071)
(5946)
贸易(5940)
(5733)
(5050)
财务(5039)
财务管理(5016)
理论(4961)
农业(4891)
(4866)
金融(4866)
企业财务(4776)
(4617)
(4527)
(4501)
机构
大学(103575)
学院(100346)
(39452)
经济(38548)
研究(37357)
管理(35524)
理学(30389)
理学院(29955)
管理学(29223)
管理学院(29057)
中国(28181)
(24172)
科学(23170)
(19943)
(19127)
研究所(17980)
(17435)
(17387)
中心(16477)
(15245)
师范(15102)
财经(14856)
业大(14635)
北京(14331)
农业(13820)
(13564)
(13224)
(12734)
师范大学(12507)
经济学(12002)
基金
项目(63451)
科学(49754)
基金(46560)
研究(45275)
(40831)
国家(40469)
科学基金(34213)
社会(29030)
社会科(27393)
社会科学(27387)
基金项目(24251)
(23833)
自然(22281)
自然科(21817)
自然科学(21811)
教育(21604)
自然科学基金(21429)
(20344)
资助(19822)
编号(17610)
成果(15444)
(14790)
重点(14527)
(13031)
教育部(12782)
课题(12770)
(12674)
大学(12099)
科研(12045)
创新(11851)
期刊
(47748)
经济(47748)
研究(32297)
中国(23415)
学报(18239)
(16481)
科学(15974)
(15298)
管理(14880)
大学(13952)
教育(13837)
学学(12803)
农业(11323)
(9444)
金融(9444)
技术(8365)
财经(7972)
经济研究(7223)
(6986)
(6690)
世界(6560)
业经(6327)
(6128)
问题(6100)
国际(6009)
图书(5539)
(5465)
(5018)
论坛(5018)
技术经济(4699)
共检索到162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反思20世纪的中、日、俄(苏)3国关系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教训。概而言之为:两强凌一弱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落后挨打”的必然;处强邻之间只有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国家之间的关系只靠“友谊”不能维持长久;处理国家间关系“妥协”必不可少;应该牢记“和则两利,战则两伤”的历史教训,遵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准则。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于凤志  
国际社会的竞争、经济利益的互补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是形成中、俄、日三国关系框架的综合因素 ;而中、俄、日经贸合作与政治协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又为三国构建利益关系框架的进程带来了现实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中、俄、日必须克服“冷战”思维 ,注意解决热点问题 ,在实现市场对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做出共同的务实性努力 ,才能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同时 ,强化亚太经济圈的主体部位与核心作用 ,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格局的危险图谋 ,为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做出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胡斌武  
20世纪西方课程实验经历了活动课程、结构课程、人本主义课程三次实验高潮。探索西方课程实验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总结课程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俞君立  
20世纪上半叶 ,我国学者积极引进与研究外国文献分类法及其理论 ,编制了一批中西合璧的文献分类法 ,初步建立了我国现代文献分类理论与方法体系。经验告诉人们 :中国文献分类法的发展必须面向世界 ,积极引进 ,合理借鉴 ,善于继承 ,勇于创新 ;必须有一批爱国敬业、学贯中外、务实创新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表 5。参考文献 1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邹秀婷  
俄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全俄经济回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结构有待转型,人口流失,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远东与俄欧洲部分相距遥远,在很多问题上俄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远东的优势是与东北亚地区国家毗邻。东北亚地区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日本、韩国的合作,有利于远东经济的飞速发展,俄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积极促进远东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岩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传统的木材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 ,而俄罗斯是世界木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国地理相近 ,贸易互补性极强 ,但研究表明 ,3国木材贸易的发展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俄罗斯尽管在木材资源方面具备丰富的要素禀赋 ,但却在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组织、制度等 6大要素方面存在严重短缺 ,而日本和中国在资本、信息、技术、组织、制度等 5要素方面具备资源禀赋。因 3国在组织和制度要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将在 2 1世纪的日俄木材贸易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缪榕楠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相应地,在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中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就19世纪英、法、德三国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来看,可以概括出这样几种不同的取向,即高等教育政策的多元取向、高等教育政策的国家取向、高等教育政策的学术取向。分析这些不同的取向有助于我们对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渤  朱彬  
20世纪后20多年里,中国能源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利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前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面临能源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讲,比20世纪的解决能源供应问题更为复杂,能源问题将再一次成为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谭克俭,景世民  
本文对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2.31提出质疑,认为应在2.5~2.8区间的某一点上;80年代的生育率波动原因是国内外人口学家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长期纷争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构成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对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绍媛  
中国处于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东亚西太平洋区域,总体石油资源不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蒙古石油矿藏集中在中蒙两国边界地区,这为中、俄、蒙的油气合作提供了可能,并且从蒙古直接穿过进入中国的中俄石油管道是最近、最安全的线路。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中国可积极利用俄蒙的资源投资与合作,参与输气、输油管道的建设,拓宽和夯实中俄油气合作的经济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晓光  
本文论述了亚太地区中、美、日三国关系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中国应采取的姿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菡  
将个案调研数据和统计资料相结合,梳理中国女性馆员群体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受欧美影响,女性进入图书馆界具有开风气之先、促进近代转型的符号意义。早期女性专业馆员整体呈现述而少著、乐于整理以及"致用"取向的研究等特点。宣扬女性适宜于图书馆职业、聘用知识女性担任馆员,缓和了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人才困境,助益于职业道德建树,具有先导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统包统配的全民就业政策下,女性占据多数的职业格局基本形成,并延续至市场经济时代。一部分女性图书馆人以其学识、能力和意志,取得不俗的职业成就,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多元内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金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锦贵  
20世纪俄国目录学前期发展的特点 ,是十分重视书目的教育职能 ,注重发挥书目在阅读中的指导作用。其中期的发展特点 ,是重视目录学学科建设 ,突出理性层面的系统研究。当代中国目录学研究 ,也应当注意发挥书目教育职能 ,在理论建设上要与时俱进。参考文献 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