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2)
2023(9821)
2022(8771)
2021(8390)
2020(6987)
2019(16380)
2018(16270)
2017(31155)
2016(17036)
2015(19143)
2014(19058)
2013(18799)
2012(17038)
2011(15299)
2010(15086)
2009(13689)
2008(13099)
2007(11142)
2006(9653)
2005(8303)
作者
(48997)
(40433)
(40127)
(38265)
(25842)
(19431)
(18362)
(16099)
(15473)
(14300)
(13951)
(13442)
(12724)
(12658)
(12462)
(12289)
(12248)
(12052)
(11463)
(11375)
(10127)
(9883)
(9648)
(9314)
(9121)
(8991)
(8970)
(8871)
(8148)
(8027)
学科
(67136)
经济(67069)
管理(46988)
(44233)
(37661)
企业(37661)
方法(32136)
数学(27616)
数学方法(27268)
(18022)
中国(16571)
(16439)
(15198)
业经(14752)
地方(13565)
理论(12699)
(11302)
农业(11104)
(10875)
贸易(10869)
(10519)
技术(10445)
环境(10353)
(10316)
教育(10242)
(10071)
财务(10008)
财务管理(9991)
企业财务(9470)
(9074)
机构
大学(239361)
学院(236023)
管理(96688)
(88819)
经济(86730)
理学(84566)
理学院(83623)
管理学(82128)
管理学院(81700)
研究(77501)
中国(55098)
(51100)
科学(50701)
(38765)
(38722)
(37413)
业大(36774)
研究所(35786)
中心(34665)
(32559)
(32527)
北京(32305)
师范(32261)
财经(31881)
农业(29545)
(29051)
(28218)
(27204)
师范大学(26347)
经济学(25750)
基金
项目(168273)
科学(131257)
研究(122826)
基金(120989)
(105491)
国家(104609)
科学基金(89633)
社会(74925)
社会科(70839)
社会科学(70820)
(66301)
基金项目(65112)
自然(59575)
自然科(58143)
自然科学(58131)
自然科学基金(57057)
教育(56491)
(55850)
编号(50722)
资助(49873)
成果(40998)
重点(37311)
(36502)
(35194)
(34932)
课题(34626)
创新(32483)
科研(32310)
项目编号(31630)
大学(31495)
期刊
(94238)
经济(94238)
研究(68254)
中国(41278)
学报(39615)
科学(35634)
管理(34483)
(33275)
大学(29192)
教育(28814)
(27903)
学学(27093)
农业(23978)
技术(20745)
(15873)
金融(15873)
图书(15602)
业经(15205)
经济研究(14688)
财经(14676)
理论(12628)
(12315)
科技(12307)
(12199)
问题(11988)
实践(11846)
(11846)
情报(11301)
技术经济(11271)
(10745)
共检索到33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军  
20世纪上半期的清代学术史研究呈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世纪之初,章太炎、梁启超等运用新史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清代学术,奠立了清学史研究的现代格局。与政治上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科学等启蒙思想相呼应,他们在学术上主张"扬汉抑宋",推崇乾嘉汉学,贬抑清廷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针对启蒙主义的问题与不足,二三十年代,柳诒徵、钱基博、钱穆等新人文主义史家起而反驳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的观点,力主"扬宋抑汉",强调尊重历史传统,弘扬中国的人伦道德和人文精神。40年代,以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推陈出新,把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丽静  
兴起于20世纪上半期的科普教育运动在实践领域发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部分地归功于其所遵循的科普教育原则,即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和求知重做。目前,值我国的科普教育热潮掀起之际。重温这些原则对科学教育的推广将多有裨益。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聂志红  
20世纪上半期,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日益深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证了中国经济的性质,剖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的基本规律,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框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发展的三大"节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下半期中国经济的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建波  
20世纪上半期,地权变更造成土地所有权在业户之间的频繁转移。受分家析产及土地继承关系的制约,地权配置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延续性,而比重较高的公堂土地因其配置不均,也对地权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土地产权既没有向富农阶层单向集中,导致更为严重的贫富分化,也未明显转向中农阶层,引发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中农化”。相反,土地产权整体上向贫农阶层倾斜,但由于贫农户数及比重增加,浙江新登社会阶层结构出现“贫农化”趋势。同时,由于户均土地面积下降,贫农阶层趋于“穷困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波  
通过梳理20世纪美国课程史研究的历程表明,美国课程史研究先后经历了进步取向、修正主义取向和文化历史取向。不同取向的课程史研究的兴起,有着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并导致在价值预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基于已有的课程史研究及其所展现的研究取向,展开批判性反思,形成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取向,是我国课程史研究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对 2 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具体考察了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启动时间和基本历程 ;提出引进是教育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 ;为此 ,引进应具有自主意识并达到求其会通的境界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植入性转到生成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丽君  阿牛曲哈莫  
20世纪上半叶,西康地区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时期,一是清末的萌芽时期,一是民国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的发展时期,并指出西康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因地制宜筹设职校与学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基于对一批英文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从政府、社会到学者层面,从教育、科学研究到救灾防灾,从林学人才、技术、思想、林业行政组织到造林、防止土壤侵蚀与河流洪水控制等方面开展的交流与互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的交流是双向的,美国以中国毁林为教训的做法被中国学者作为警示国内政府和社会并呼吁重视林业、发展林学以救灾防灾的宣传工具,这是在近代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 2 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 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 ,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 ,4 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 ,4 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 ,5 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 ,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元杰  
漕运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十分兴盛。相关学者就各朝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漕运的社会职能、实际运转、管理系统、运输人员、漕弊、漕讼与减漕运动、漕运中的商业活动,以及漕粮河运和海运的变迁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绍刚  
十七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糖业及对外蔗糖贸易(荷)陈绍刚一、序言十七世纪上半期在世界政治经济史上是一段特别的时期。在东方,中国政治上大变动,明清朝代交替;经济上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在西方,欧洲的对外扩张达到高潮,荷兰等国开始步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①。这一过渡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李艳莉  
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上半叶推动了中国教育变革和中国教育学发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西方教育学论著及国内教育学论著和教育类大学丛书,进行教育实践与实验,提升民众素质。商务印书馆的教育学术事业推动和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引进了西方教育学术著作,积累和丰富了中国教育学资料,构建和描绘了中国教育学的框架,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教育学人,为传播中国教育学做出了一定贡献。借鉴商务印书馆的经验,教育学术出版机构在传播教育学时应兼顾学术和效益下打造教育学学术品牌,打造一支教育学者在内的优秀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灼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