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0)
2023(8562)
2022(7307)
2021(6908)
2020(5734)
2019(13566)
2018(13260)
2017(26122)
2016(14440)
2015(16230)
2014(16422)
2013(16626)
2012(15680)
2011(14348)
2010(14677)
2009(13979)
2008(14191)
2007(13321)
2006(11667)
2005(10563)
作者
(44140)
(37669)
(37405)
(35638)
(23263)
(18105)
(16997)
(14792)
(14079)
(13389)
(12805)
(12539)
(11767)
(11723)
(11706)
(11671)
(11601)
(10890)
(10861)
(10656)
(9502)
(9241)
(9202)
(8663)
(8533)
(8481)
(8432)
(8230)
(7674)
(7672)
学科
(69374)
经济(69320)
(49889)
(45535)
农业(32868)
管理(32301)
方法(28473)
数学(25930)
数学方法(25752)
(23859)
企业(23859)
业经(19136)
中国(16282)
地方(14742)
(13970)
(13786)
(12707)
(12605)
贸易(12600)
农业经济(12398)
(12220)
(11462)
(10261)
银行(10215)
(10083)
金融(10081)
(9780)
(9517)
发展(9500)
农村(9495)
机构
学院(218246)
大学(214368)
(94227)
经济(92328)
管理(81870)
研究(76273)
理学(70113)
理学院(69379)
管理学(68218)
管理学院(67818)
(61797)
中国(60546)
农业(47558)
科学(46960)
(45120)
业大(41481)
(40680)
(40520)
中心(36576)
研究所(36519)
(34086)
财经(32110)
农业大学(29392)
(29123)
经济学(28459)
北京(28315)
(27546)
师范(27311)
(26653)
(26075)
基金
项目(140450)
科学(108822)
研究(102353)
基金(100774)
(88054)
国家(87215)
科学基金(73299)
社会(64721)
社会科(60858)
社会科学(60834)
(56564)
基金项目(54038)
自然(46461)
(46137)
自然科(45286)
自然科学(45270)
教育(45115)
自然科学基金(44474)
编号(43111)
资助(40613)
成果(34460)
(34381)
(32068)
(31436)
重点(31231)
课题(28809)
(28537)
科研(26974)
创新(26727)
国家社会(26427)
期刊
(112323)
经济(112323)
(66994)
研究(62173)
农业(45137)
中国(44043)
学报(38854)
科学(34922)
(30724)
大学(29568)
学学(28358)
(25851)
金融(25851)
业经(25077)
管理(23701)
(21148)
技术(17297)
教育(16946)
问题(16372)
财经(16114)
经济研究(15327)
农业经济(14926)
农村(14858)
(14858)
(14344)
(13769)
世界(13031)
技术经济(11819)
经济问题(11795)
业大(11488)
共检索到330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侯建新  
本文主要根据陈翰笙等老一辈学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对20世纪上半 叶冀中农村市场作一历史性回顾和实证性分析。从集市分布的密度、交易的品种、农 户参与的比例以及农产商品率上看,当时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农民生活的一部分逐 渐与市场联系在一起,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作者指出旧中国市场交易中的虚假 因素,即非现代意义的市场属性:在许多情况下,农民并非富足,而是为解救眼前危机 被迫走向市场,而市场给与他们的依然是贫困;而且,总体而言,市场收入对耕地收获 的补充仍然有限。直接原因是粮食劳动生产率始终没有走出低水平循环的格局,成 为农村市场发展的瓶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宇宙  
近代中国在迈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众多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基于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与组织改造等重建社会;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并动员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尽管两者在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都尝试通过一村一地的实验和典型示范扩展开去,强调农村社会动员和农民组织化的作用,实际上都服膺于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目标。这对于1949年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当下的乡村在未完结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之下,正在政府与社会诸多力量的裹挟中寻求转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宇宙  
近代中国在迈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众多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基于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与组织改造等重建社会;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并动员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尽管两者在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都尝试通过一村一地的实验和典型示范扩展开去,强调农村社会动员和农民组织化的作用,实际上都服膺于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目标。这对于1949年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当下的乡村在未完结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之下,正在政府与社会诸多力量的裹挟中寻求转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宇宙  
近代中国在迈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众多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基于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与组织改造等重建社会;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并动员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尽管两者在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都尝试通过一村一地的实验和典型示范扩展开去,强调农村社会动员和农民组织化的作用,实际上都服膺于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目标。这对于1949年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当下的乡村在未完结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之下,正在政府与社会诸多力量的裹挟中寻求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丽君  阿牛曲哈莫  
20世纪上半叶,西康地区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时期,一是清末的萌芽时期,一是民国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的发展时期,并指出西康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因地制宜筹设职校与学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对 2 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具体考察了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启动时间和基本历程 ;提出引进是教育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 ;为此 ,引进应具有自主意识并达到求其会通的境界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植入性转到生成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基于对一批英文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从政府、社会到学者层面,从教育、科学研究到救灾防灾,从林学人才、技术、思想、林业行政组织到造林、防止土壤侵蚀与河流洪水控制等方面开展的交流与互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的交流是双向的,美国以中国毁林为教训的做法被中国学者作为警示国内政府和社会并呼吁重视林业、发展林学以救灾防灾的宣传工具,这是在近代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他麻醉品作为征服中国的工具使用,而台湾籍民则成为日本鸦片政策的棋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向姝恒  
中国20世纪上半叶(1900-1946)的全国汇兑市场在繁荣的商贸刺激和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支持下发展、侵略战争中被破坏,它不断经历动荡变化,并同时努力使自身达到平衡稳定。20世纪上半叶的国内汇兑市场主要经历了下列三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汇兑市场的形成;抗日初期(1931-1937)全国汇兑市场的混乱与分割,此阶段的汇兑市场可根据其汇兑路径大致分为,一是沦陷区与内地的汇兑(此处沦陷区不包括口岸)、二是口岸与内地的汇兑;再至1937年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汇兑市场的形成。由于国内汇兑市场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兑市场中心的变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中心的变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灼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爱君  徐冰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中国创办了大量报刊。其中,在北京发行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华文报纸《顺天时报》,该报第三代社长龟井陆良是20世纪初期活跃在北京新闻界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中日关于"对华二十一条"交涉时日本记者当中对华强硬派的代表。然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战后的龟井转变为批判日本的对华政策、积极宣扬国际和平的活动家。龟井陆良中国观的转变以及他关于新闻媒体与国际关系的一些言论和主张,对于我们回顾上个世纪中日两国由摩擦、冲突走向战争的历程,进而思考今天的中日关系以及媒体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与责任,具有历史的见证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婷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是初中几何教科书演变的内动力;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应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秋蓉  
追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学在帝制末年孕育产生,在军阀混战中获得生长机遇,在抗战前10年取得长足进步,在抗战之后继续发展。此间,中国私立大学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办学特点,诸如办学类型多元化、多渠道等筹措经费、精神立于物质之上、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雪  
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经历了从西方引入我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在此期间,职业教育研究者们介绍国外经验,积极开展实践并进行理论总结,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明确了学科制度的内涵,然后从学科的制度化进程的角度对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