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7)
2023(14098)
2022(12086)
2021(11843)
2020(9697)
2019(22775)
2018(22653)
2017(41834)
2016(23690)
2015(26580)
2014(26756)
2013(25934)
2012(23963)
2011(21830)
2010(21680)
2009(19419)
2008(18773)
2007(16181)
2006(14021)
2005(12484)
作者
(66025)
(54831)
(54238)
(52018)
(34938)
(26238)
(24887)
(21497)
(20924)
(19657)
(18640)
(18570)
(17350)
(17291)
(17036)
(16971)
(16420)
(16338)
(15646)
(15603)
(13640)
(13622)
(12997)
(12388)
(12225)
(12091)
(12091)
(12051)
(10981)
(10877)
学科
(86203)
经济(86110)
管理(59093)
(55463)
(45243)
企业(45243)
方法(40987)
数学(36017)
数学方法(35595)
中国(30204)
教育(22978)
(22089)
(22021)
(20681)
业经(17626)
(17514)
贸易(17506)
(17111)
理论(17039)
(15358)
地方(15317)
农业(14556)
技术(14512)
(13804)
环境(13196)
(13141)
银行(13083)
(12715)
(12654)
金融(12653)
机构
大学(331569)
学院(322370)
(125999)
经济(123293)
管理(121613)
研究(117475)
理学(105957)
理学院(104628)
管理学(102712)
管理学院(102095)
中国(81493)
(72836)
科学(72773)
(59382)
(55506)
研究所(54863)
(51547)
(51407)
师范(51022)
中心(50730)
业大(48377)
北京(47192)
财经(45502)
(45294)
(42489)
师范大学(42117)
(41802)
农业(40628)
教育(39811)
经济学(38564)
基金
项目(224219)
科学(177101)
研究(166734)
基金(161933)
(142113)
国家(140896)
科学基金(119289)
社会(103278)
社会科(97688)
社会科学(97663)
(85378)
基金项目(85273)
教育(82306)
自然(77298)
自然科(75510)
自然科学(75491)
(75063)
自然科学基金(74153)
编号(67969)
资助(67009)
成果(57927)
(51816)
重点(51412)
课题(49432)
(48095)
(46433)
教育部(44843)
创新(43162)
大学(42945)
科研(42874)
期刊
(130590)
经济(130590)
研究(104087)
中国(66624)
教育(62386)
学报(54337)
科学(49386)
(46297)
管理(43075)
大学(41531)
(39732)
学学(37682)
农业(32992)
技术(28928)
(23766)
金融(23766)
财经(22141)
经济研究(21979)
业经(19067)
(18968)
图书(17999)
(17911)
问题(16971)
科技(15345)
理论(14735)
(14622)
(14610)
职业(14450)
技术经济(14232)
世界(14150)
共检索到47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就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探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不仅考察了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认识状况 ,而且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去进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认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 ,教育学要真正成为独立之学 ,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范式 ,直面教育实践 ,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生活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初创和成型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的存在根据、定义、作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亟待解决五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基础,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米靖  薛洋洋  
20世纪上半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学的贡献分为其对"软学科"和"硬学科"两方面的贡献。对"软学科"的贡献体现在阐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实践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和构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体系方面;对"硬学科"的贡献则体现在建立供专业研究者栖身的研究机构、出版权威出版物、探索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及寻求学科研究资金来源等方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雪  
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经历了从西方引入我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在此期间,职业教育研究者们介绍国外经验,积极开展实践并进行理论总结,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明确了学科制度的内涵,然后从学科的制度化进程的角度对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对 2 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具体考察了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启动时间和基本历程 ;提出引进是教育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 ;为此 ,引进应具有自主意识并达到求其会通的境界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植入性转到生成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叶青  
20世纪上半叶,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起者、推动者、指导者为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启蒙、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为缔造了宣传和研究职业教育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了中国化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传播了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潮和开创了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实践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金木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孕育期、诞生期、繁荣期与低迷期四个阶段,其间先后受到实用主义、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哲学在知识体系方面主要表现为"哲学之教育的应用"、"教育之哲学"与"教育哲学流派研究"三种体系,在知识体系与内容选择方面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几乎与世界接轨并同步发展,但也存在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中国元素的问题。今后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仍需进一步挖掘中国的思想资源,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升哲学研究的品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回顾20世纪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我们可以把研究目的观分为"借鉴论"和"交流论"。前者以认识他国教育现象、探索普遍教育规律为认知性目的,并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借鉴"的实践性目的;后者以认识他国教育的独特性为认知性目的,并通过"本土生长"来实现"交流"的实践性目的。两类观点的出现与社会历史、社科理论和比较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比较教育,研究什么?依照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可以对国内不同历史时期学者的观点加以区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者赞同在时间维度上的"当代"方向。在"当代"方向上,空间和内容两个维度的交叉又产生了四种观点。其中,解放前的研究者以及50~70年代的台湾学者大多赞同在空间维度上以"民族-国家"、内容维度上以"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学者则多认为在空间维度上既可以是"民族-国家",也可以是以"地区"、"文化圈",内容维度上则是"全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范围在20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上展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李艳莉  
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上半叶推动了中国教育变革和中国教育学发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西方教育学论著及国内教育学论著和教育类大学丛书,进行教育实践与实验,提升民众素质。商务印书馆的教育学术事业推动和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引进了西方教育学术著作,积累和丰富了中国教育学资料,构建和描绘了中国教育学的框架,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教育学人,为传播中国教育学做出了一定贡献。借鉴商务印书馆的经验,教育学术出版机构在传播教育学时应兼顾学术和效益下打造教育学学术品牌,打造一支教育学者在内的优秀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丽君  阿牛曲哈莫  
20世纪上半叶,西康地区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时期,一是清末的萌芽时期,一是民国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的发展时期,并指出西康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因地制宜筹设职校与学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小丽  侯怀银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加晋  
在传统社会,畜牧业不仅是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视作国力兴衰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与必要条件,故王夫之有言:“汉唐之所以能张者,皆唯畜牧之盛也。”到20世纪上半叶,畜禽业逐步在中国近代经济中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饲料作为畜禽生长与生产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是畜牧业存续与近代化发展的基础。以1900年中国第一篇饲料学专文为始,越来越多的学人意识到“欲强畜牧,先改饲料”之理,他们试图通过饲料科技的近代化来推动中国畜牧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之振兴。但可惜的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基于对一批英文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从政府、社会到学者层面,从教育、科学研究到救灾防灾,从林学人才、技术、思想、林业行政组织到造林、防止土壤侵蚀与河流洪水控制等方面开展的交流与互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的交流是双向的,美国以中国毁林为教训的做法被中国学者作为警示国内政府和社会并呼吁重视林业、发展林学以救灾防灾的宣传工具,这是在近代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婷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是初中几何教科书演变的内动力;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应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