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5)
- 2023(5431)
- 2022(4553)
- 2021(4584)
- 2020(3761)
- 2019(8799)
- 2018(8519)
- 2017(15718)
- 2016(8743)
- 2015(9959)
- 2014(9639)
- 2013(9754)
- 2012(9607)
- 2011(9002)
- 2010(9059)
- 2009(8599)
- 2008(8512)
- 2007(7344)
- 2006(6635)
- 2005(6242)
- 学科
- 济(39103)
- 经济(39050)
- 管理(18181)
- 业(16907)
- 方法(16476)
- 数学(14828)
- 数学方法(14656)
- 中国(14210)
- 企(11967)
- 企业(11967)
- 贸(10298)
- 贸易(10293)
- 易(10130)
- 农(9875)
- 学(9248)
- 制(7598)
- 财(7341)
- 融(7089)
- 金融(7088)
- 银(7074)
- 银行(7033)
- 行(6895)
- 业经(6635)
- 农业(6331)
- 关系(6129)
- 环境(5954)
- 出(5906)
- 发(5796)
- 和(5371)
- 体(5341)
- 机构
- 大学(136797)
- 学院(130044)
- 济(61841)
- 经济(60954)
- 研究(57838)
- 中国(44309)
- 管理(43201)
- 理学(36660)
- 理学院(36070)
- 管理学(35386)
- 管理学院(35139)
- 科学(34368)
- 京(31278)
- 所(30892)
- 研究所(28433)
- 财(26965)
- 农(25089)
- 中心(23792)
- 财经(21586)
- 经济学(21201)
- 北京(20794)
- 院(20371)
- 经(19996)
- 农业(19925)
- 范(19387)
- 业大(19258)
- 师范(19243)
- 经济学院(19077)
- 科学院(18324)
- 江(18318)
- 基金
- 项目(85759)
- 科学(67665)
- 基金(65613)
- 研究(60092)
- 家(59743)
- 国家(59373)
- 科学基金(48367)
- 社会(40095)
- 社会科(38018)
- 社会科学(38009)
- 基金项目(33427)
- 自然(30617)
- 自然科(29943)
- 自然科学(29929)
- 自然科学基金(29448)
- 省(28194)
- 资助(27669)
- 教育(27432)
- 划(26521)
- 编号(21194)
- 部(21187)
- 中国(20665)
- 重点(20369)
- 成果(19264)
- 发(18678)
- 国家社会(18449)
- 教育部(17972)
- 创(17072)
- 科研(16508)
- 创新(16288)
共检索到207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婷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是初中几何教科书演变的内动力;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应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关键词:
中国数学教育史 初中几何教科书 编写演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对 2 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具体考察了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启动时间和基本历程 ;提出引进是教育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 ;为此 ,引进应具有自主意识并达到求其会通的境界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植入性转到生成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亚琼 王民 李振鹏
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政治、经济风云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成熟化的关键阶段。将这段历史时期分为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中国地理》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表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传统地方志大而全的思想中不断挣脱,逐步开始向现代教科书形式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表现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表述中,也体现在图像和作业的类型、形式中。在这一过程中,地理教科书的"地理总论"部分分量减小,内容简化;"本国地理"初高中开始分化,区域思想加强;教科书的呈现日趋合理,图像增加显著。总体而言,本时期《中国地理》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
关键词:
中学地理 《中国地理》教科书 历史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俞君立
20世纪上半叶 ,我国学者积极引进与研究外国文献分类法及其理论 ,编制了一批中西合璧的文献分类法 ,初步建立了我国现代文献分类理论与方法体系。经验告诉人们 :中国文献分类法的发展必须面向世界 ,积极引进 ,合理借鉴 ,善于继承 ,勇于创新 ;必须有一批爱国敬业、学贯中外、务实创新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表 5。参考文献 10。
关键词:
文献分类法 发展历程 历史经验 中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爱君 徐冰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中国创办了大量报刊。其中,在北京发行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华文报纸《顺天时报》,该报第三代社长龟井陆良是20世纪初期活跃在北京新闻界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中日关于"对华二十一条"交涉时日本记者当中对华强硬派的代表。然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战后的龟井转变为批判日本的对华政策、积极宣扬国际和平的活动家。龟井陆良中国观的转变以及他关于新闻媒体与国际关系的一些言论和主张,对于我们回顾上个世纪中日两国由摩擦、冲突走向战争的历程,进而思考今天的中日关系以及媒体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与责任,具有历史的见证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秋蓉
追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学在帝制末年孕育产生,在军阀混战中获得生长机遇,在抗战前10年取得长足进步,在抗战之后继续发展。此间,中国私立大学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办学特点,诸如办学类型多元化、多渠道等筹措经费、精神立于物质之上、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私立大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小丽 侯怀银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加晋
在传统社会,畜牧业不仅是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视作国力兴衰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与必要条件,故王夫之有言:“汉唐之所以能张者,皆唯畜牧之盛也。”到20世纪上半叶,畜禽业逐步在中国近代经济中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饲料作为畜禽生长与生产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是畜牧业存续与近代化发展的基础。以1900年中国第一篇饲料学专文为始,越来越多的学人意识到“欲强畜牧,先改饲料”之理,他们试图通过饲料科技的近代化来推动中国畜牧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之振兴。但可惜的是,
关键词:
饲料科技 畜牧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米靖 薛洋洋
20世纪上半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学的贡献分为其对"软学科"和"硬学科"两方面的贡献。对"软学科"的贡献体现在阐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实践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和构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体系方面;对"硬学科"的贡献则体现在建立供专业研究者栖身的研究机构、出版权威出版物、探索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及寻求学科研究资金来源等方面。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学 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就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探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不仅考察了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认识状况 ,而且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去进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认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 ,教育学要真正成为独立之学 ,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范式 ,直面教育实践 ,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生活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丽君 阿牛曲哈莫
20世纪上半叶,西康地区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时期,一是清末的萌芽时期,一是民国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的发展时期,并指出西康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因地制宜筹设职校与学科。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西康地区 职业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宇宙
近代中国在迈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众多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基于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与组织改造等重建社会;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并动员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尽管两者在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都尝试通过一村一地的实验和典型示范扩展开去,强调农村社会动员和农民组织化的作用,实际上都服膺于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目标。这对于1949年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当下的乡村在未完结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之下,正在政府与社会诸多力量的裹挟中寻求转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宇宙
近代中国在迈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众多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基于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与组织改造等重建社会;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并动员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尽管两者在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都尝试通过一村一地的实验和典型示范扩展开去,强调农村社会动员和农民组织化的作用,实际上都服膺于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目标。这对于1949年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当下的乡村在未完结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之下,正在政府与社会诸多力量的裹挟中寻求转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基于对一批英文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从政府、社会到学者层面,从教育、科学研究到救灾防灾,从林学人才、技术、思想、林业行政组织到造林、防止土壤侵蚀与河流洪水控制等方面开展的交流与互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的交流是双向的,美国以中国毁林为教训的做法被中国学者作为警示国内政府和社会并呼吁重视林业、发展林学以救灾防灾的宣传工具,这是在近代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中美 林学 交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他麻醉品作为征服中国的工具使用,而台湾籍民则成为日本鸦片政策的棋子。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日本 福建 鸦片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