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5)
2023(4870)
2022(4152)
2021(3811)
2020(3348)
2019(7120)
2018(6857)
2017(13061)
2016(7378)
2015(7769)
2014(7810)
2013(7722)
2012(7261)
2011(6341)
2010(6368)
2009(5687)
2008(5693)
2007(4942)
2006(4189)
2005(3822)
作者
(24387)
(20491)
(20438)
(19416)
(13089)
(10137)
(9123)
(7937)
(7801)
(7608)
(7262)
(7045)
(6805)
(6699)
(6498)
(6474)
(6286)
(6064)
(5972)
(5954)
(5266)
(5111)
(5026)
(4836)
(4648)
(4609)
(4506)
(4443)
(4404)
(4230)
学科
(25615)
经济(25591)
(18466)
管理(17501)
(14136)
企业(14136)
方法(13838)
数学(12487)
数学方法(12346)
(7607)
(7463)
(6923)
中国(6145)
(5451)
业经(5150)
农业(5054)
(4828)
银行(4796)
(4674)
财务(4666)
财务管理(4651)
(4613)
贸易(4611)
技术(4577)
(4565)
企业财务(4512)
(4499)
(4346)
金融(4344)
理论(4112)
机构
大学(105936)
学院(104737)
研究(39759)
(39030)
经济(38153)
管理(36316)
理学(32156)
理学院(31681)
管理学(30857)
管理学院(30656)
(30104)
科学(28367)
中国(27490)
农业(24505)
业大(23121)
(22373)
(22139)
研究所(20912)
中心(17744)
(17374)
农业大学(16277)
(16270)
(14755)
财经(14360)
(13647)
(13265)
(13241)
(13153)
(13022)
北京(13011)
基金
项目(78036)
科学(59776)
基金(57023)
(53613)
国家(53226)
研究(48960)
科学基金(43538)
(31386)
社会(31077)
自然(30640)
基金项目(30516)
自然科(29997)
自然科学(29983)
社会科(29580)
社会科学(29570)
自然科学基金(29509)
(26913)
资助(23380)
教育(22933)
重点(18395)
计划(17557)
编号(17401)
(16998)
(16295)
(16273)
科技(16038)
科研(15843)
创新(15348)
(15020)
(13852)
期刊
(37805)
经济(37805)
学报(28712)
(27164)
研究(26050)
科学(21935)
中国(21048)
大学(20342)
学学(19741)
农业(19048)
(13433)
管理(11868)
(10150)
业大(9456)
教育(9112)
(8889)
金融(8889)
农业大学(8231)
(7592)
财经(7268)
技术(7161)
经济研究(6428)
(6254)
科技(5862)
业经(5670)
中国农业(5539)
林业(5513)
问题(4968)
自然(4959)
统计(4556)
共检索到146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新才  阎耀林  黄志农  张宁  
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是一种全新剂型的农药杀菌剂,具有有成分含量高、使用剂量低及低成本等优点。笔者于2000年6月份在广东省连州市进行了一系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用量为450g/hm2,750 g/hm2的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53.08%,75.03 %。而23 %噻氟酰胺(满穗)胶悬剂在用量为225 mL/hm2时防效为77.43 9/6。结果显示用量为750 g/hm2的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的防效明显高于用量为450 g/hm2的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的防效,而与用量为225 mL/hm2的23 %噻氟酰胺胶悬剂防效相当。因此,20 %井冈霉素水溶性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海  杨迎青  杨媚  周而勋  
为进一步阐明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了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以及菌丝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井冈霉素在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0、500μg/mL时,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3种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当井冈霉素质量浓度为20μg/mL和10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Cx或PG的活性下降程度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在各供试浓度下,PMG的活性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未达显著水平。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每个处理的病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媚  杨迎青  李明海  舒灿伟  周而勋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强致病菌株GD-118为供试菌株,在室内观察了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360 3+1.320 4x,相关系数r=0.962 6,理论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70.2μg/mL,EC95为6 341.5μg/mL。与不加井冈霉素的空白对照相比,用井冈霉素处理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落边缘明显凹凸不平,边缘菌丝更密集、颜色加深,并且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的干质量逐渐降低,但菌落表面菌丝的密集程度有所增加、颜色更深;空白对照的菌核呈颗粒状、褐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婕  席亚东  李洪浩  王晓黎  彭化贤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从四川省12个市26个区(县/地级市)采回并分离得到的206个稻纹枯病菌菌株对井冈霉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EC50值与年份呈显著正相关,即所测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菌菌株对井冈霉素已产生抗药性,其抗性频率主要分布在5≤Rf<40区间内,属于低抗到中抗水平。根据多年监测结果,指出了四川省内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等为抗性风险较高的地区,建议加强抗药性监测工作并扩大监测范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文耀  吕伟成  胡秀荣  
水稻纹枯病菌野生菌株(Jgms)在含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上连续驯化24代,获得一株抗井冈霉素的突变菌株(Jgmr).毒力测定结果,井冈霉素对Jgmr的EC50为11.6766μg.mL-1,是出发菌株EC50(0.3236μg.mL-1)的36.77倍.Jgmr在不含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1-10代后,各代在含10.0μg.mL-1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表明Jgmr具有一定的稳定性.Jgmr与Jgms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与致病力的比较结果表明,Jgmr在PS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菌核形成量均比Jgms差,两者的菌落和菌丝体形态、菌核色泽与形状明显不同,Jg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建平  符敖齐  
威特球虫特号水溶性粉剂是镇江威特实业公司提供的一种抗球虫药,其中含盐酸氨丙琳10%,增效剂6%,为验证该药的疗效,我们选用15日龄 AA 内鸡进行了三批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威特球虫特号高剂量组(1g:1000mL,即盐酸氨丙淋100 mg·kg~(-1),增效剂60mg·kg~(-1))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94.7,198.9和199.4,始终在抗球虫高效水平.威特球虫特号中剂量组(0.75g:1000mL,即盐酸氨丙淋75mg·kg~(-1),增效剂45mg·kg~(-1))的抗球虫指数是181、183和187.4,也属高效抗球虫范围。威特球虫特号低剂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揣红运  石延霞  柴阿丽  杨杰  谢学文  李宝聚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达  宋志红  张宏军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56%二甲四氯钠粉剂茎叶处理对水稻田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防除效果,并测定杂草中水分和养分的含量,分析杂草防除对水稻田养分、水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6%二甲四氯钠粉剂能有效控制稻田草鸭舌草、异型莎草和鳢肠3种杂草的危害,施药后40 d的密度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5.50%~94.48%和88.20%~94.87%;施用56%二甲四氯钠粉剂能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华飞  杨红福  姚克兵  庄义庆  束兆林  陈志谊  
【目的】发掘并鉴定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916生物膜形成调控新基因,检测其对Bs916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fliZ基因位点的单敲除突变株,通过干重分析法来验证其生物膜形成的缺陷;利用平板对峙试验检测fliZ突变株和Bs916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菌效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fliZ突变株和Bs916中影响防治效果的3种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杆菌霉素L和泛革素的相对产量;利用绿色荧光标记技术构建Bs916与fliZ突变株的GFP标记菌株,观察两者在水稻茎秆定殖能力变化;检测fliZ突变株和Bs916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fliZ位点单敲除突变株,与对照组Bs916的三维立体结构生物膜相比仅能形成平面二维结构生物膜,呈现破碎状态,证明其生物膜形成存在显著缺陷;对生物膜干重进行定量分析发现fliZ突变株生物膜干重仅为对照组Bs916的23%,进一步验证了fliZ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游动性试验发现fliZ突变株菌体扩展直径仅为Bs916的32%,证明fliZ突变株的游动能力显著下降;抑菌试验显示两者抑菌带宽基本一致,证明fliZ突变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能力与Bs916相比无显著差异;成功检测了fliZ突变株和Bs916合成的3种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杆菌霉素L和泛革素的相对产量,fliZ突变株中杆菌霉素L相对产量显著增加1倍,而表面活性素和泛革素相对产量与Bs916相比无显著差异;水稻茎秆定殖试验发现fliZ突变株菌体数量显著低于Bs916,在水稻纹枯病病斑附近不出现显著的聚集效应,呈现无序分布状态,证明fliZ突变株与Bs916相比在水稻茎秆上的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显示,fliZ突变株第6—15天防治效果介于6.0%—20.7%,显著低于Bs916的36.0%—57.6%,证明fliZ突变株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下降。【结论】鉴定的Bs916生物膜新调控基因fliZ位于控制鞭毛运动的信号通路,直接作用于菌体的游动与扩张,显著单一调控生物膜形成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建勋  朱邦雄  夏延斌  罗凤莲  
分别对室内袋装稻谷、平房仓小区、浅圆仓和房式仓实仓进行辣椒素粉剂防治储粮稻谷书虱试验,结果表明,2%辣椒素粉剂对袋装稻谷书虱的有效作用时间可达3个月,是空白对照组的3倍;平房仓小区试验中,2%辣椒素粉剂优于3%书虱灵粉剂、10%书虱灵乳剂、10%浏阳霉素,2%辣椒素粉剂处理的书虱密度最大仅为其他3种处理的2/5;在浅圆仓表面粮层施用2%辣椒素粉剂40kg,可以控制书虱的发生和为害,在房式包装粮仓施用2%辣椒素粉剂20kg,可使书虱密度降低5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浩洋  张炜炜  曾亮  柴继宽  焦润安  金小雯  宫文龙  黎蓉  赵桂琴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生防药剂,本研究选取3种类型的7个生防药剂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乡对田间自然诱发的燕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 sp. avenae)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7 d,生防药剂防效普遍不及化学药剂三唑酮和腈菌唑,仅有苦参碱和大黄素甲醚防效较好,分别为85.01%和83.93%;第2次施药后7 d,各生防药剂的防效与第1次施药后7 d相比有所提高,其中大黄素甲醚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高,分别为91.82%和91.46%;第2次施药后20 d表现为大黄素甲醚的防效最高,达85.12%,高于化学药剂三唑酮(80.60%)和腈菌唑(84.12%),其他生防药剂如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苦参碱与化学药剂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生防药剂处理显著提高了燕麦旗叶SPAD值、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其中0.5%大黄素甲醚效果较好,种子产量较对照增加16.77%。研究表明,参试的7个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虽与化学药剂相比速效性稍差,但其持效性较好。结合防效、持效性及燕麦种子产量来看,植物源杀菌剂中的0.5%大黄素甲醚是防治燕麦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施,间隔7 d喷第二次,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危害,确保燕麦种子产量,有效降低经济损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测定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萎锈灵、嘧菌酯、咪鲜胺、啶菌恶唑、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恶霉灵、福美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5%己唑醇微乳剂、12.5%戊唑醇水乳剂及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麦苗上纹枯病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可湿粉、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井冈霉素可溶粉、40%达科宁悬浮剂、25%敌力脱乳油、40%氟硅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甲基立枯磷乳剂、40%卫福悬浮种衣剂和50%福美双可湿粉;福美双与己唑醇混配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增效,1∶10为最佳配比,依此配成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粉600~1 2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兴波  尚佑芬  赵玖华  李长松  杨崇良  王升吉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冬小麦产区大面积发生,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防治纹枯病的措施过去主要有选用抗、耐病品种和苗后化学药剂防治两种,近年来随着种衣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种子处理防治作物苗期病害已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作者选择了6种拌种剂或包衣药剂进行了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供试小麦品种为植选1号(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选育),供试药剂有立克秀 O60Fs(德国拜尔公司)、立克秀 T515Fs(德国拜尔公司)、15%呋福多种衣剂(安徽天恒农化公司)、50%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毓妹  王志  毕铭照  张汀  杨文香  刘大群  
为获得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轮换使用药剂,给田间用药提供依据,在室内对6种报道的悬浮种衣剂利用双层滤纸发芽床试验、生长速率抑制法、Horsfall法进行筛选与复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药剂对小麦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只有噻呋酰胺对出苗有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效最好的药剂是25 g/l适乐时和27%酷拉斯,其次是1%申嗪霉素。将适乐时和酷拉斯分别与生物制剂申嗪霉素进行二元复配,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和适乐时、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防治小麦纹枯病菌时,均具有一定相加作用,其中,申嗪霉素和适乐时配比为9∶1,5∶5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比;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4∶6,3∶7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