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8)
2023(3792)
2022(3303)
2021(2958)
2020(2639)
2019(5824)
2018(6076)
2017(11038)
2016(6539)
2015(7526)
2014(7853)
2013(7357)
2012(6996)
2011(6282)
2010(6394)
2009(5874)
2008(5941)
2007(5508)
2006(4792)
2005(4408)
作者
(22201)
(18435)
(18226)
(17401)
(11901)
(9001)
(8414)
(7318)
(7099)
(6716)
(6394)
(6253)
(6248)
(6218)
(6100)
(5734)
(5608)
(5520)
(5516)
(5258)
(4843)
(4760)
(4579)
(4278)
(4231)
(4231)
(4141)
(4072)
(4005)
(3958)
学科
(20388)
经济(20349)
管理(15075)
(12260)
(9998)
企业(9998)
(9599)
方法(8834)
数学(7100)
数学方法(6830)
(6208)
中国(5849)
(5649)
(5617)
(5600)
理论(5525)
(4529)
金融(4522)
教育(4432)
(4337)
银行(4305)
(4209)
贸易(4208)
(4152)
(4092)
地方(4050)
业经(3908)
(3905)
农业(3411)
体制(3253)
机构
大学(93864)
学院(92901)
研究(37590)
(29979)
管理(29584)
经济(29040)
科学(27231)
中国(27085)
理学(24611)
理学院(24232)
(24101)
管理学(23371)
管理学院(23212)
(22044)
(21762)
研究所(20084)
农业(19307)
业大(18680)
中心(16492)
(15851)
(15282)
北京(14094)
技术(14003)
(13980)
(13810)
(12693)
(12502)
师范(12431)
农业大学(12261)
(12181)
基金
项目(63072)
科学(46758)
基金(42881)
研究(41860)
(40303)
国家(39997)
科学基金(31728)
(25715)
社会(22847)
(22420)
自然(22358)
自然科(21855)
自然科学(21842)
基金项目(21609)
社会科(21439)
社会科学(21435)
自然科学基金(21392)
教育(19568)
资助(19145)
编号(16925)
成果(15214)
重点(14924)
计划(14232)
科技(13632)
课题(13287)
(13254)
(12904)
科研(12598)
(12540)
创新(11849)
期刊
(34852)
经济(34852)
研究(26397)
学报(24186)
中国(22264)
(21967)
科学(18254)
大学(17023)
学学(16203)
农业(14681)
教育(13732)
(11980)
管理(11316)
技术(8485)
(7590)
业大(7505)
(7443)
金融(7443)
(6448)
农业大学(6275)
统计(6268)
经济研究(5741)
业经(5608)
林业(5503)
图书(5392)
财经(5391)
科技(5216)
(5102)
决策(4806)
(4663)
共检索到14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泽霞  王卫民  周小云  
以湖北省武汉市、沙市、恩施、枝江4个地理种群的天然泥鳅各30尾为材料,采用计数染色体和测量红细胞大小2种方法,鉴定了4个地理种群泥鳅的倍性。染色体计数采用体内注射PHA短期培养法,经鉴定,武汉和沙市地理种群的泥鳅为四倍体,恩施和枝江地理种群的泥鳅为二倍体。红细胞测量采用常规血涂片法,用显微测微尺测量每尾鱼100个红细胞的大小,分析和比较了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红细胞及其核的长径、短径、面积和体积。经统计分析表明,四倍体泥鳅的红细胞和红细胞核极显著地大于二倍体泥鳅,其中红细胞核体积鉴定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准确率达到90.6%以上。通过对这2种鉴定泥鳅多倍体方法的比较,发现均能得到较高的准确率,其中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松钱  曹小娟  王卫民  
对大鳞副泥鳅(PP)、二倍体泥鳅(DD)和四倍体泥鳅(TT)自交或杂交受精卵进行冷休克(冷休克条件为:受精后5min开始,利用2~3℃冰水冷休克处理30~35min),获得6种多倍体泥鳅后代(DD×PP-0,3n=74;DD×DD-0,3n=75;DD×TT-0,4n=100;TT×PP-0,5n=124;TT×DD-0,5n=125和TT×TT-0,6n=150。母本在前,父本在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诱导组合不同时期倍性进行检测发现:1月龄,DD×PP-0三倍体诱导成功率为87.50%,DD×DD-0三倍体诱导成功率为53.85%,DD×TT-0四倍体诱导成功率为90.91%,TT×PP-0五倍体诱导成功率为84.96%,TT×DD-0五倍体诱导成功率为76.92%,TT×TT-0六倍体诱导成功率为12.50%。12月龄,各组合多倍体诱导成功率分别为91.43%(DD×PP-0,3n=74),60%(DD×DD-0,3n=75),85.19%(DD×TT-0,4n=100),87.50%(TT×PP-0,5n=124),83.33%(TT×DD-0,5n=125)和6.06%(TT×TT-0,6n=150)。12月龄各诱导组合多倍体倍性组成与1月龄相似,诱导成功率随诱导多倍体后代的倍性增加而降低。对不同诱导组合后代进行生长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诱导组合后代在生长早期差异不显著,生长后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以四倍体泥鳅为母本、大鳞副泥鳅为父本的诱导五倍体后代(TT×PP-0)12月龄时期全长和体质量值最大。同时,荧光受精细胞学观察证实冷休克处理通过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获得三倍体型后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萍  吴小松  魏育红  陈立侨  
为探明三倍体和二倍体泥鳅的组织细胞学差异,运用血液涂片及组织切片方法,对三倍体、二倍体泥鳅的红细胞及其细胞核的长轴和短轴,血液中血细胞的组成及仔鱼眼部构造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泥鳅红细胞及其核的长轴均比二倍体的要大,其中前者红细胞核的长轴约为后者的1.12倍,红细胞体积、核体积分别约为后者的1.62和1.44倍。三倍体泥鳅红细胞的相对数量明显少于二倍体泥鳅,而嗜中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则多于后者。此外,三倍体泥鳅眼部色素层细胞数量少于二倍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礼豹  周小云  崔蕾  阎里清  王卫民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其进行了DNA相对含量测定和染色体组型分析。D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D×D、D×P、P×D和P×P属于二倍体;D×T、T×D、P×T和T×P属于三倍体;T×T属于四倍体,且3种类型DNA含量比值接近2∶3∶4。D×D的染色体数2n=50,核型为8m+6sm+36t,臂数NF=64;T×T染色体数为4n=100,抗型16m+12sm+72t,NF=128;P×P为2n=48,12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成云  胡雄贵  胡松梅  邓缘  洪亚辉  
以石刁柏品种UC800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浸泡法和涂抹法处理石刁柏试管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10%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涂抹法处理72 h的效果较佳,形态学分析显示其加倍率可达94%;对多倍体材料进行染色体鉴定,涂抹法染色体加倍效果(细胞加倍率96.1%)也优于浸泡法(细胞加倍率86.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锡庆  汪莲娟  曹钦政  贾桂霞  
为了建立野生有斑百合多基因型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方法及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多倍体鉴定技术,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野生有斑百合预培养7 d的无菌萌动种子(2n=2x=24)为材料,用不同含量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种子下胚轴明显膨大作为变异植株早期鉴定的标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核DNA含量,并结合染色体计数法对诱导后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探讨在相同的种子萌动状态下,不同含量、不同浸泡时间的秋水仙素诱变效果,并初步建立了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和鉴定技术流程。结果表明:0.10%的秋水仙素溶液可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曼  冯兵  罗双双  王卫民  周小云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修饰依赖性内切酶测序技术(MethylRAD-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泥鳅的DNA甲基化特点及倍性间的DNA甲基化变异。测序结果共得到302 111 684条Methyl-RAD序列标签。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泥鳅的甲基化位点主要分布在基因体区(gene body),其次为内含子区(intron)和基因间区(intergenic),而在其他功能元件上的分布较少。四倍体泥鳅的整体甲基化水平比二倍体高,尤其是在第一外显子区(1st Exon)和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bp至200bp区(TSS1500),且倍性间差异极显著(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立民  袁立来  刘肖莲  王卫民  
采用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 FACs Calibur)测量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计数2种方法,对随机选出的黄颡鱼鱼苗样本进行三倍体个体的鉴定和筛选。第1种方法是采取黄颡鱼血样,经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倍性,结果14尾中有8尾黄颡鱼的DNA相对含量约是对照样本(二倍体)的1.5倍,证明为三倍体个体。染色体计数采用体内注射PHA短期培养法,经鉴定,相同样本中有8尾是三倍体,此结果验证了用流式细胞仪所测定的结果。通过比较得出,在多倍体育种工作中,尤其是诱导率不高的情况下,采集血样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鱼体倍性是一种准确、迅速的方法,同时能够避免杀死鱼体,可以用来批量筛选多倍体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小云  李明云  方礼豹  王卫民  
为了寻求一种简便且实用的鱼类染色体倍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对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18个可量性状和5个鳍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种核型的泥鳅的可量性状比例存在诸多差异(如体长/头长、体长/吻长、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头长/吻长、头长/尾柄高、眼后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等)。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有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的比例变量的最高区分准确率为93.4%,而仅利用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组合区分的准确度为91.3%。因此,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差异可作为区分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主要形态标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萍  何珠子  魏育红  陈立侨  
为探明三倍体泥鳅的营养组成,对实验室培育2个月的三倍体与二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三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62.87%、26.23%、34%和61.5%,二倍体则分别为68.41%、29.16%、22.8%和69.7%;三倍体泥鳅幼鱼的4种主要鲜味氨基酸量及总量均低于二倍体,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 22:6(DHA)与C 20:5(EPA)的总量则高于二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相比较,三倍体泥鳅幼鱼在营养价值上并不具优势。研究结果为三倍体鱼类的营养评价提供了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康绍乐  职金华  杜启艳  常重杰  
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三倍体,并探讨了诱导泥鳅三倍体形成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受精后3~5 min,用2℃冷水休克处理30 min,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三倍化率,还可维持相当高的成活率。另外,本实验发现泥鳅间期细胞核Ag-NORs的最高数目与染色体组数目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判断胚胎倍性的简单标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猛  虞炯莹  王卫民  
二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能够顺利获得杂交后代,其正反交核型都为(2n=49),但杂交后代精巢表现出明显的发育迟缓现象,杂交泥鳅自交与回交实验表明,其雄性不可育。为了初步探究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F1代雄性不育的原因,实验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活力分析系统(CASA)、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技术对二倍体泥鳅(DD)、大鳞副泥鳅(PP)、其正反杂交F1代(DP)和(PD)四种泥鳅精子的形态结构与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激活30 s时,DD和PP的精子运动率分别为76.50% ± 0.70%和75.17% ± 8.60%,极显著高于DP(3.65% ± 1.75%)和PD(2.68% ± 0.63%)(P < 0.01),且杂交泥鳅的VAP、VCL、VSL等运动参数也极显著低于DD和PP(P < 0.01),说明杂交泥鳅精子的活力及其低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四种泥鳅精巢内细胞进行倍性鉴定,发现DD和PP精巢内大多为1N精子,而DP和PD精巢内除了正常单倍体精子外,还有大量的2N和4N以及少量的8N细胞。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发现,DD与PP精巢内精子细胞致密,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均匀,其全长分别为(33.71 ± 2.12)和(34.28 ± 1.83)μm。而DP和PD精巢内的精子其头长显著高于DD和PP的精子 ,其尾长、中片长和全长皆显著低于DD和PP的精子。研究表明,杂交泥鳅的的精子与正常精子相比,在精子形态和内部DNA含量方面表现出明显多态性。这可能是是造成杂交泥鳅雄性不育的原因。杂交泥鳅中出现了大量的异常精子,如多尾精子、双核精子以及大头精子,根据测量,其头部大小表现也出明显的多态性,根据头部体积大小测量估算其倍性,其中有正常的精子即单倍体精子,同时有二倍体精子、四倍体精子、八倍体精子甚至更高倍性的精子。这些杂交泥鳅的异常精子为其精子活力低下以及雄性不育提供了重要证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辛苗苗  张书环  汪登强  汪珂  张磊  霍来江  危起伟  
应用荧光引物和自动测序技术,检测了10个自主研发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在68个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个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为7~22,期望杂合度为0.730 26~0.873 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561 61~2.219 60。基于亲子鉴定排除率不低于0.99的标准,最终确定Asi-75067、Asi-67648、Asi-67123、Asi-73843、Asi-72040、Asi-70421和Asi-56700等7个微卫星标记为中华鲟亲子鉴定的核心体系,其单亲、父权和双亲的累积排除率分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勇  王跃华  苏国武  王晓蓉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抵辉  刘明月  
从植物多倍化的意义、诱导方法、遗传机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植物多倍体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