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0)
- 2023(8990)
- 2022(8108)
- 2021(7729)
- 2020(6548)
- 2019(15380)
- 2018(15341)
- 2017(29648)
- 2016(16369)
- 2015(18305)
- 2014(18306)
- 2013(18138)
- 2012(16494)
- 2011(14839)
- 2010(14582)
- 2009(13007)
- 2008(12565)
- 2007(10667)
- 2006(9098)
- 2005(7684)
- 学科
- 济(59786)
- 经济(59721)
- 管理(44469)
- 业(42249)
- 企(35633)
- 企业(35633)
- 方法(30344)
- 数学(26199)
- 数学方法(25869)
- 学(17104)
- 农(15674)
- 中国(14330)
- 财(14067)
- 业经(13251)
- 地方(12230)
- 贸(11180)
- 贸易(11176)
- 和(10981)
- 理论(10875)
- 易(10861)
- 农业(10562)
- 技术(10058)
- 环境(9935)
- 务(9374)
- 财务(9316)
- 财务管理(9300)
- 制(9268)
- 教育(8791)
- 企业财务(8786)
- 划(8671)
- 机构
- 大学(228496)
- 学院(226195)
- 管理(92051)
- 济(81607)
- 理学(80807)
- 理学院(79902)
- 经济(79664)
- 管理学(78362)
- 管理学院(77990)
- 研究(75790)
- 中国(53071)
- 科学(52100)
- 京(49297)
- 农(41377)
- 业大(39325)
- 所(39300)
- 研究所(36558)
- 财(35378)
- 中心(33429)
- 农业(32699)
- 江(31444)
- 北京(31065)
- 范(29776)
- 师范(29456)
- 财经(29361)
- 院(27909)
- 经(26730)
- 州(26092)
- 技术(25453)
- 师范大学(23934)
- 基金
- 项目(165735)
- 科学(128162)
- 基金(118794)
- 研究(117045)
- 家(105447)
- 国家(104607)
- 科学基金(88625)
- 社会(70009)
- 社会科(66163)
- 社会科学(66145)
- 省(65588)
- 基金项目(64315)
- 自然(61029)
- 自然科(59551)
- 自然科学(59535)
- 自然科学基金(58439)
- 划(55671)
- 教育(53051)
- 资助(49326)
- 编号(47720)
- 成果(37970)
- 重点(37012)
- 部(35288)
- 发(34667)
- 创(34274)
- 课题(32580)
- 科研(32428)
- 计划(32030)
- 创新(31922)
- 大学(30270)
共检索到31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林 陈法志 谢焰锋 戢小梅 童俊 陈卫东 杨守坤
为改良紫珠属植物的园林性状,以白棠子(Callicarpa dichotoma)和紫珠(C.bodinieri)为亲本,对结实特性、杂种子代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紫珠不存在孤雌生殖现象,自交不结实,天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93.08%和98.08%。人工杂交座果率最高可达95.24%,但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结实率降至26.21%~37.07%。部分子代的叶片形态介于父母本之间,初步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白棠子×紫珠组合的杂种子代在株高、冠幅及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18.96%、125.06%和130.62%,远高于反交组合子代。因此采用白棠子为母本、紫珠为父本...
关键词:
白棠子 紫珠 杂交育种 子代性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林 陈法志 戢小梅 童俊 杨守坤 陈卫东 谢焰锋
采用培养基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紫珠属植物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开花过程、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单花花期均较短暂,开花24h后即完全凋落。在含200mg/LH3BO3+100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可达90.03%和91.68%;开花前48h至开花后8h,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柱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授性,以开花后3~8h可授性强。杂交授粉结果表明,花后3h进行授粉,座果率介于50%~100%之间,证实了上述体外可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授粉操作的熟练性是影响座果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白棠子和老鸦糊的新鲜花粉散粉时期与柱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洪贵
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进行了以中华倒刺鲃、倒刺鲃为母本与其父本及黑脊倒刺鲃雄鱼的种间杂交实验,获得4个杂交组合和2个自交组合,在(27±0.5)℃温度条件下,对其F1卵膜径、受精率、孵化率、孵化时间、畸形率、子代早期形态特征与成活率进行了比较,同时,观察了胚胎发育及其异常现象,结果表明:以中华倒刺鲃为母本的F1卵膜径差异不显著;以倒刺鲃为母本的F1卵膜径,在多细胞期时差异不显著,在耳石期时,倒刺鲃♀×中华倒刺鲃♂F1卵膜径显著大于母本(P<0.05)。杂种F1的受精率、孵化时间与母本差异不显著,畸形率显著高于母本(P<0.05)。中华倒刺鲃杂种F1的孵化率较高,与母本差异不显著(P<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波 周莉花 郝日明
以蜡梅属3种(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实验,通过荧光镜检技术观察种间杂交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与花粉管萌发情况,探讨蜡梅属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各个种间杂交组合处理所授花粉均可在母本的柱头上附着并萌发花粉管;蜡梅属不同种间杂交组合之间花粉管的生长特性较为一致:在6h左右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黏附,在12h左右萌发出花粉管而后在花柱内生长,到第4d,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受精作用。荧光镜检结果说明:蜡梅属种间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是最终没有获得杂种种子,可能是在受精卵或幼胚的后期发育过程中代谢紊乱而败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枫 林茂松 钱春桃 庄飞云 Stephen Lewis
为了鉴定甜瓜属野生种酸黄瓜 (CucumishystrixChakr.)对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Kofoid&White)Chit wood]的抗性 ,进而评估抗性向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种的转移 ,选用了酸黄瓜、 4个栽培黄瓜材料、两种倍性水平的 3个正反交杂种F1和 1个回交后代作为试材 ,在温室中进行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 ,而 4个栽培黄瓜材料均为高度敏感。酸黄瓜平均每株根系形成约 3个根结 ,栽培黄瓜材料每株根系的根结数超过 10 0个。酸黄瓜通过与栽培黄瓜的正反交 ,其抗性已被部分转移到杂种之中。当杂种作为供体...
关键词:
甜瓜属 黄瓜 酸黄瓜 种间杂交 根结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施季森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以 1个尾叶桉×细叶桉全同胞家系的 2个亲本和 2 12个子代为材料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 RAPD标记在桉树中的分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4 0个标记 ,标记在 F1代的分离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符合孟德尔方式和偏离孟德尔方式。符合孟德尔方式的标记包括 :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9个 (在这类位点上代表的杂交组合为 AA× AA、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7个 (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均有而在子代中 3∶ 1分离的 2个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且在子代中 1∶ 1分离的 9个 (Aa...
关键词:
RAPD标记 桉树属 分离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莉
早实核桃品种因具有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实,56 a进入盛果期以及丰产性强和坚果品质好等特性,成为我国北方产区的主栽品种,深受种植者青睐。然而,由童期过短这一生物学特性所带来的核桃树体早衰,进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屏障。众所周知,在不更换品种的条件下,除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强健树体之外,选用生长旺盛的砧木品种可以部分弥补由于过度结果导致树体衰弱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延长盛果期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课题组采用核桃属种间杂交方法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选育出我国首批在生长势和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道旺 马继琼 尹桂芳 蒋晓云 陈燕萍 徐云 王玲
云南是魔芋起源中心之一,云南的魔芋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之首。文章用常规育种方法,以栽培品种花魔芋、野生资源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为试验材料,开展魔芋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以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作为母本,花魔芋为父本,均能杂交成功,但假结实率偏高,分别为49.8%和60.1%;其结实率偏低,分别为45.9%和28.1%。以花魔芋作为母本,勐海魔芋为父本反交,也能杂交成功,假结实率为44.8%;结实率43.3%。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魔芋资源进行质量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
魔芋 资源 杂交育种 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继文 王军辉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建国 赵鲲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开展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育种,对结实率、果实性状、千粒质量、有胚率、发芽性状及1年生株高、胸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本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影响显著;父本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母本对果实长度的影响显著;父母本对千粒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父母本对有胚率、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不同杂交组合间株高和胸径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8-12×滇3表现最好,其株高为2.09 m,胸径达到1.38 cm,杂交组合8-13×滇2和5-8×滇2表现也较好,依据株高、胸径进行苗期早期选择的潜力较大;表现最差的组合是8-14×滇2,株高1.69 m,胸径1.00 c...
关键词:
楸树 滇楸 种间杂交 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Sterility of some interspecific hybrids of Dendranthema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were studied.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s,pollen fertility and fecundity of self-cros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t was found that interspecific hybrid of Dendranthema possessed sterility,which characterized as some inters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徐燕 纪德华 谢潮添 王玉中 王凤霞 柳佩娟
为了获得杂交的坛紫菜优良品系,本实验对野生型坛紫菜(♀)和经过人工诱变选育获得的红色型(♂)的坛紫菜进行杂交获得丝状体;丝状体促熟培养后获得杂交子一代叶状体,从子一代中挑选出5种具有一定生长优势和其它经济性状的藻体(品系A、B、C、D、E);对其分别进行体细胞克隆和丝状体培育,获得大量子一代和子二代。对子一代和子二代进行生长性状测定和选育,并进行抗逆性和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测定。初步筛选出生长性状好、品质优的子二代4个品系B2、C2、D2、E2,而且4个品系的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D2的R-RPE含量高达61.71‰,最低的品系E2为44.64‰,比对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丹丹 马璐琳 瞿素萍 阮继伟 卢珍红 苏艳 周旭红
【目的】石竹属植物种间杂交能产生不同的花色和花型的后代,对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压片法鉴定石竹属植物的倍性,醋酸洋红染色观察花粉的活力,并对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及杂交亲合指数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香石竹‘Nogalte’、‘D. P Barbara’、‘Thomas’、‘Red Barbara’、‘NH6’、‘NH10’和‘冬梅’以及石竹属的瞿麦、中国石竹、头石竹和须孢石竹为二倍体(2n=2x=30),常夏石竹为六倍体(2n=6x=90);石竹属植物花粉活力较高,在69. 17%~94. 97%;不同石竹种间杂交座果率和每果种子数各不相同,座果率在0%~100%,每果种子数在0~42. 64颗。【结论】石竹属种间杂交组合除少数组合外都具有亲合性,该项研究对石竹种间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石竹属 杂交 染色体 花粉 亲合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李霞 盛能荣
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以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著称,多数可视为园林绿化珍木[1]。国产木兰科植物100多种,除少数外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甚或已近濒危[2]。近年来一些单位开展了引种栽培工作,以保护木兰科基因资源,发掘其潜在价值。选择和杂交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波 陈发棣 郭维明 汤访评 房伟民
以菊属植物为母本,通过荧光镜检观察亚菊属、菊蒿属、木茼蒿属、匹菊属、茼蒿属、太行菊属、芙蓉菊属、紊蒿属、滨菊属等近缘属植物花粉在其柱头上的附着与萌发情况,探讨属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亚菊属、菊蒿属、太行菊属、木茼蒿属、茼蒿属和匹菊属植物花粉可在菊属植物柱头上附着与萌发,属间有一定杂交亲和性,通过常规杂交或结合幼胚拯救方法可能获得远缘杂种;芙蓉菊属、紊蒿属、滨菊属植物与菊属植物杂交不亲和,相互间亲缘关系可能相对较远。
关键词:
菊属 春黄菊族 属间 杂交亲和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旭红 桂敏 蒋亚莲 苏艳 卢珍红 田敏 余蓉培 莫锡君
研究栽培种香石竹与野生种瞿麦种间杂交障碍,为获得抗逆性好且花色花型独特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奠定基础。以瞿麦为父本,春之歌、四季红和Promesa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统计其膨大率和结实率;并采用压片法对亲本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测定;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石竹种间杂交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伸长及受精情况,探讨种间杂交不亲合性的原因。3个种间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为0,揭示石竹种间杂交存在杂交障碍。染色体倍性鉴定发现,瞿麦为二倍体(2n=2x=30),春之歌为二倍体(2n=2x=30)、四季红为三倍体(2n=3x=45)、香石竹栽培品种Promesa为二倍体(2n=2x=30);花粉活力测定发现瞿麦花粉活力高,为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