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4)
2023(5682)
2022(4840)
2021(4475)
2020(3948)
2019(8514)
2018(8346)
2017(15419)
2016(8820)
2015(9783)
2014(9830)
2013(9579)
2012(9007)
2011(8126)
2010(8426)
2009(8064)
2008(8166)
2007(7555)
2006(6652)
2005(6385)
作者
(28876)
(24284)
(24143)
(22915)
(15680)
(11825)
(10867)
(9382)
(9275)
(8952)
(8446)
(8235)
(8129)
(8005)
(7988)
(7500)
(7392)
(7281)
(7080)
(7058)
(6380)
(6272)
(6060)
(5686)
(5533)
(5472)
(5425)
(5327)
(5190)
(4945)
学科
管理(30290)
(26863)
经济(26795)
(25327)
(22525)
企业(22525)
(13880)
(11932)
方法(9796)
(8848)
(8458)
中国(8059)
数学(7979)
数学方法(7851)
(7609)
业经(7511)
体制(7279)
(7170)
财务(7152)
财务管理(7128)
(6882)
(6877)
制度(6874)
银行(6839)
企业财务(6746)
(6458)
教育(6323)
(6251)
金融(6248)
(5710)
机构
大学(131509)
学院(128305)
研究(49434)
(47481)
经济(46117)
管理(43573)
理学(36905)
理学院(36365)
中国(35625)
管理学(35531)
管理学院(35300)
科学(31952)
(29048)
(28700)
(26793)
(26508)
研究所(24133)
业大(23418)
农业(22756)
(21923)
中心(21042)
财经(19703)
(19233)
(18603)
北京(17987)
(17734)
(16592)
(15343)
师范(15086)
技术(14997)
基金
项目(86329)
科学(66097)
基金(61952)
研究(58382)
(56280)
国家(55839)
科学基金(46326)
社会(36142)
(34945)
社会科(34068)
社会科学(34063)
基金项目(32433)
自然(31599)
自然科(30841)
自然科学(30820)
自然科学基金(30301)
(29072)
教育(27942)
资助(25503)
编号(22023)
(20564)
重点(20281)
成果(19147)
(18847)
(18290)
(17563)
课题(17348)
计划(17338)
创新(17288)
科研(17015)
期刊
(58068)
经济(58068)
研究(41011)
中国(33001)
学报(29628)
(27341)
科学(24026)
(22716)
大学(22320)
学学(21365)
管理(18136)
农业(17785)
教育(16554)
(13213)
金融(13213)
财经(10681)
技术(9610)
业大(9150)
(9106)
(8751)
(8741)
业经(8491)
经济研究(8489)
(8397)
农业大学(7592)
林业(7582)
科技(7429)
问题(6880)
(5674)
财会(5656)
共检索到204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蕾  周国英  梁军  
【目的】从生防菌株产生的拮抗作用酶及生防菌株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2方面研究黄绿木霉(YGF9)和木贼镰刀菌(LX6F2)对杨树溃疡病病菌葡萄座腔菌的抑菌机制,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防菌株在几丁质培养基、纤维素培养基、β-l,3-葡聚糖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上的反应和生长情况,判定生防菌株能否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通过显微镜观察2种生防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株YGF9和LX6F2代谢过程中均能使β-1,3-葡聚糖培养基中的蓝色消失,说明2种菌株具有产β-1,3-葡聚糖酶的能力;2种菌株可以在酪蛋白培养基上形成水解圈,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金利  贺伟  秦国夫  陶万强  赵俊  田淑敏  
本实验在我国的多种树木上采集了56个溃疡病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ISSR技术)研究病原菌。通过徒手切片和石腊切片观察,供试病原菌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特征与国外所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一致。根据ISSR技术得到的系统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国外提供的F.aesculi(有性阶段为B.dothidea)菌株以100%相似性聚为一类。因此,实验采集的树木溃疡病菌是B.dothidea,其无性型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而是F.aesculi,故应使用F.aesculi作为B.dothidea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赵嘉平  梁军  吕全  
报道利用微卫星引物[(GT)n、(CGA)n、(CCA)n、(GAA)n、(CAA)n、(GA)n]和小卫星引物M13进行的葡萄座腔菌属、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真菌的随机扩增微卫星多态性PCR(RAMs_PCR)遗传多样性结果:42个参试菌株被分为4个RAMs分类群;其中22个葡萄座腔菌属菌株和6个小穴壳菌属菌株分布于这4个类群中;RAMs分类群Ⅰ,Ⅱ,IV仅仅由葡萄座腔菌属和小穴壳菌属菌株构成,部分茶子葡萄座腔菌,4个贝伦格葡萄座腔菌和所有的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菌株构成了RAMs分类群Ⅲ。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确定的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种内具有遗传不一致性,形态学上一致的28个茶子葡萄座腔菌菌株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海娟  刘萍  杨燕  吴云锋  
【目的】探讨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syingae pv.actinidia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圈法和猕猴桃苗盆栽接菌的方法,测定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在7年树龄的猕猴桃树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分析WCT对猕猴桃苗各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及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情况。【结果】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1.5 mg/mL;猕猴桃苗接种WCT和病原菌后,其PPO和POD活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WCT预防处理的PPO和POD活性均较其他处理高;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瑞清  冀瑞卿  
该文研究了鳞柄白鹅膏、毒蝇鹅膏菌、细鳞环柄菇及绒白乳菇 4种毒蘑菇菌株及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鳞柄白鹅膏拮抗效果最好 ,在室内对峙培养试验中 ,杨树烂皮病菌菌株对鳞柄白鹅膏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 ,反而促进其生长 ,促生长效果在 74h达最高 ,而此时杨树烂皮病菌菌株被鳞柄白鹅膏菌株的抑制也达最高 ;绒白乳菇菌株对杨树烂皮病菌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拮抗作用 ,反而促进其生长 .4个毒蘑菇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 10 0 % ,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 93 36 %~ 97 2 9%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蕾  梁军  周国英  倪杨  吕全  张星耀  
【目的】杨树溃疡病是中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生物灾害之一,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杨树溃疡病是持续有效的手段。本研究旨在从杨树林地土壤中分离出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生防效果的拮抗微生物。【方法】以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为靶标,进行土壤中生防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分为初筛、发酵液复筛和拮抗菌株离体复筛3步,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拮抗菌发酵液复筛选择三明治法和改良琼脂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通过离体组织防治效果测定确定目的生防菌株;生防菌株的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河北省廊坊市和河南省原阳县的杨树林地中按上、中、下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英  钱国良  徐福元  胡白石  张亚川  解春霞  许志刚  
2001年以来,苏北地区每年春季杨树新造林发生大面积死亡,在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杨树枝干上,几乎都有溃疡病症状的病斑发生。本试验通过对杨树新造林地(I-72杨)溃疡病病组织的分离、纯化培养获得10余株菌株,经接种、发病后再分离,获得6株拟茎点霉菌株;进一步克隆并分析供试菌株核糖体DNA-ITS区域的序列,结果是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Phomopsis eucommiicola的ITS序列有同源性,相似性达到99%。因此将该拟茎点霉菌确定为Phomopsis eucommiicolaC.Q.Chang,Z.D.Jiang&P.K.Chi,。该病原菌侵染杨树引起杨树新造林木溃疡病是首次报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桂珍  吴学仁  杨文兰  吕国忠  
试验测定了8个粘帚霉Gliocladium spp.菌株的发酵液对3种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核盘菌Sclerotina sclerotiorun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HL-1-1、SH-1-1和SS-1-1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达83.48%、81.65%和78.68%,3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SDT-10-1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率仅为23.24%。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121℃处理30 min,病原菌生长正常,抑菌作用消失;发酵液经60℃处理后供试菌株的抑菌效果明显,但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宏萍  宗兆锋  
 测定了2株重寄生放线菌对灰葡萄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重寄生放线菌F46(Streptomycessp.)和PR(Streptomycessp.)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镜检可以观察到F46和PR在灰葡萄孢菌丝上产生附着胞、缠绕靶标菌丝,使靶标菌丝畸形等现象;诱发接种后2株重寄生放线菌对苹果、草莓、番茄采后灰霉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在低温下的防效优于高温,提前诱发接种的防效优于同时接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丽  王亚红  常乐  余海如  周洲  赵文霞  曲良建  
【目的】从我国优良的种质资源新疆野苹果树中分离和筛选用于苹果病害防治的内生细菌,以期为苹果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从新疆野苹果枝干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葡萄座腔菌、胶孢炭疽菌、苹果拟茎点霉3种苹果树的致病菌均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分离和筛选出内生细菌的分类地位,经离体接种试验证实其是否具有致病性。【结果】共分离获得内生细菌217株;筛选出对苹果3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7株(M-m7、M-m12、M-r12、P-m9、P-m11、L-m12、P-r21),对葡萄座腔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 00%、72. 60%、76. 60%、60. 64%、65. 96%、65. 81%、71. 79%,对胶孢炭疽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9. 85%、64. 95%、68. 87%、68. 37%、56. 12%、53. 54%、65. 66%,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菌率分别为77. 63%、79. 22%、72. 60%、69. 37%、70. 27%、69. 30%、71. 05%。经鉴定,M-m7、M-m12、P-m11、L-m12为枯草芽孢杆菌,M-r12、P-m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P-r2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试验证明这些生防菌株对苹果枝条不具致病性。【结论】从新疆野苹果枝条中筛选并鉴定出对苹果3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7株,对苹果树不具致病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芳国  周清明  陈武  何迎春  张薇  文礼湘  
为了解拮抗菌X2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及机理,将拮抗菌X23发酵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后,运用琼脂平板倾注法检测菌体克隆数,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菌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拮抗菌X23发酵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60、90、120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隆数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商鸿生  
:本文研究了VAM (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e)真菌诱导北京杨 (Populus‘Pekinensis’Hsu .)树皮中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 ,菌根侵染率与宿主树皮中的相对膨胀度、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效磷和总酚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可溶性总糖呈负相关 ;而杨树溃疡病菌 (Dothiorel lagregaria)的生长与上述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相反。这说明VAM真菌不能够显著地促进杨树对水分的吸收 ,使杨树的树势得到增强 ,而且VAM菌能够通过诱导杨树树皮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强、总酚和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和可溶性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力  王中康  黄冠军  曹月青  夏玉先  殷幼平  
【目的】筛选鉴定柑橘溃疡病菌拮抗菌,研究其培养特性及拮抗物质的初步性质,为柑橘溃疡病的生物制剂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并通过对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CQBS03菌株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各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硫酸铵沉淀获得抑菌物质粗提物并测定其对温度、蛋白酶及氯仿的敏感性。【结果】经鉴定CQBS0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QBS03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培养液中,能被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最高可耐受的温度范围为60~70℃;活性成分在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超群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刘丽  于舒怡  
研究了生防细菌SY286菌株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Y286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嗜铁素等抑菌代谢产物;SY286的发酵液成分可导致葡萄霜霉病菌菌丝及孢子囊出现皱缩、破裂等现象;SY286振荡培养3d,抑菌效果最大,达93.18%;60%的硫酸铵饱和度下提取的抑菌粗提蛋白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效果可达76.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