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6)
- 2023(10437)
- 2022(8899)
- 2021(8226)
- 2020(6821)
- 2019(14838)
- 2018(14615)
- 2017(26510)
- 2016(14915)
- 2015(16143)
- 2014(15283)
- 2013(14244)
- 2012(12571)
- 2011(11529)
- 2010(11430)
- 2009(10707)
- 2008(10061)
- 2007(8719)
- 2006(7475)
- 2005(6519)
- 学科
- 济(46106)
- 经济(46019)
- 管理(40244)
- 业(35048)
- 企(27525)
- 企业(27525)
- 方法(19287)
- 数学(16730)
- 农(16685)
- 数学方法(16463)
- 中国(13515)
- 学(13483)
- 财(12935)
- 环境(12782)
- 贸(11728)
- 贸易(11725)
- 业经(11606)
- 易(11461)
- 农业(10823)
- 制(10726)
- 理论(9465)
- 划(8731)
- 地方(8629)
- 技术(8159)
- 银(7813)
- 银行(7756)
- 和(7596)
- 务(7541)
- 财务(7522)
- 财务管理(7509)
- 机构
- 学院(199353)
- 大学(195581)
- 济(72212)
- 经济(70711)
- 管理(69973)
- 研究(69787)
- 理学(61321)
- 理学院(60551)
- 管理学(59102)
- 管理学院(58782)
- 中国(49432)
- 科学(48444)
- 农(46494)
- 京(40994)
- 业大(38757)
- 所(37156)
- 农业(37120)
- 研究所(34545)
- 财(32651)
- 中心(31142)
- 江(29836)
- 财经(26115)
- 范(26036)
- 院(25680)
- 师范(25628)
- 农业大学(25151)
- 北京(24991)
- 技术(24535)
- 经(23724)
- 省(23544)
- 基金
- 项目(144822)
- 科学(111307)
- 基金(102853)
- 研究(98736)
- 家(94407)
- 国家(93650)
- 科学基金(77753)
- 社会(61376)
- 省(59434)
- 社会科(57997)
- 社会科学(57983)
- 基金项目(54928)
- 自然(52849)
- 自然科(51539)
- 自然科学(51520)
- 自然科学基金(50590)
- 划(50297)
- 教育(46339)
- 资助(40725)
- 编号(38919)
- 重点(33937)
- 创(31043)
- 发(30988)
- 部(30032)
- 计划(29730)
- 成果(29459)
- 创新(28996)
- 科研(28594)
- 课题(28189)
- 科技(26640)
共检索到281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静
以金优527、昌米011、9优418和合系39 4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研究了在西昌和雅安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盛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量以及收获指数西昌均显著高于雅安;随着栽培密度增加,两试验点水稻分蘖盛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重均增加,且在稀植、中密、高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蘖盛期-成熟期水稻叶片干物质分配率西昌显著低于雅安,分蘖盛期-抽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率西昌显著高于雅安,成熟期时茎鞘干物质分配率西昌显著低于雅安;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抽穗期穗中干物质分配率显著增加,成熟期叶片、茎鞘、穗中干物质分配率在3栽...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栽培密度 干物质 积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云花 王丽慧 马元鑫 谭龙 李莉 黄高峰
【目的】探讨栽培措施对大蒜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海乐都紫皮蒜为材料,采用栽培方式(覆膜和不覆膜)和播期(春播和秋播)两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研究萌芽期至成熟期大蒜植株鳞茎、假茎、叶片、蒜薹等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结果】各处理栽培措施下,全生育期大蒜植株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鳞茎部位干物质积累量自退母后开始上升,单株总干物质及鳞茎干物质积累量均至成熟采收期达最大;秋播覆膜栽培措施下总干物质及鳞茎干物质的最终积累量均最大;春播栽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总体高于秋播栽培。秋播栽培措施下鳞茎干物质的最终分配比例高于春播栽培,但其假茎、叶中干物质的分...
关键词:
大蒜 栽培措施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转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绣娟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孟繁盛 张悦忠 温晓亮 王志刚 于晓芳 刘文翔 王彦淇
为探明内蒙古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关键生育期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特点及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1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松山区喀喇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五原县3个生态区进行试验。以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京科96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对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区和氮肥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极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各器官干物质所占比重有差异,依次为籽粒>茎秆>苞叶+穗轴>叶片,差异主要表现在吐丝—成熟期阶段。N2水平下,先玉335具有较高的花前干物质积累量,郑单958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下,京科968茎秆转运量、茎秆转运率、茎秆贡献率表现较好。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积累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递增趋势。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分布表现为籽粒>叶片>苞叶+穗轴>茎秆。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表现为喀喇沁旗>五原县>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右旗N0水平下,产量表现为先玉335>京科968>郑单958;N1与N2水平下,产量表现为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五原县与喀喇沁旗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均表现为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氮肥水平对先玉335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在五原县和土默特右旗较好,京科968和郑单958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在喀喇沁旗较好。与京科968相比,先玉335、郑单958在生育后期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氮肥。
关键词:
玉米 生态条件 氮肥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邦杰 石华荣 李毅博 刘党校 苗芳 王长发
【目的】研究正常天气和遮阴2种生态条件下,小麦正置茎和倒置茎地上器官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正常天气和遮阴处理条件下,以3种小麦品种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顺序衰老(正置)和非顺序衰老(倒置)茎为材料,在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发生开始时和发生后第5天,采用系数法和称质量法测定小麦正置茎和倒置茎顶三叶的绿叶面积和地上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结果】无论是正常天气条件还是遮阴条件下,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正置茎顶三叶绿叶面积大小次序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而倒置茎表现为倒二叶>旗叶>倒三叶,遮阴条件下小麦顶三叶的绿叶面积较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玉军 吴杨 刘志铭 崔红 吕艳杰 姚凡云 魏雯雯 王永军
【目的】探讨叶源调减("减源")对不同密度群体的产量,干物质及氮、磷、钾元素积累转运的影响,以期为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不同密度,分别为常规生产种植(60 000株/hm2)和高密度种植(90 000株/hm2);副区为不同减源强度处理,于开花吐丝期将植株的每1片绿叶横剪1/2、1/3、1/4(用T1、T2、T3表示),不剪叶为对照(CK),测定吐丝期(减源后)至成熟期植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与转运情况。【结果】在常规生产种植密度下,不同减源处理的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均较CK显著降低(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元财 王术 吴晓冬 王祥九 刘向英 王德伟
研究了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正相关,杂交稻抽穗后的物质积累优势明显,而高产常规粳稻抽穗前干物质净积累量较大;肥水充足能促进干物质的再分配,增加籽粒产量,肥水不足会对干物质的输出产生抑制作用;水稻叶片的干物质输出和转换率高于茎鞘,对产量贡献较大;直立穗型品种叶片及茎鞘的干物质输出能力均较强,对高产有利。
关键词:
水稻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肥水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飞 王丽 任万军 刘代银 杨文钰
【目的】明确水稻氮素积累特性及生产效率与生态条件、栽植方式及二者互作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稻区水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3个生态点中,高光照、低土壤肥力的仁寿点,其植株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较低,氮素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则显著高于雅安和郫县。不同栽植方式间,50 d秧龄移栽提高了拔节-抽穗阶段氮素积累速率和积累量,促进抽穗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单苗优化定抛加快了拔节前和抽穗后氮素积累,提高植株氮素总量。相关分析表明,仁寿水稻产量与播种-拔节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叶片氮素转运呈显著水平以上正相关;郫县产量与抽穗-成熟阶段氮素积累量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春 杨敏 周齐齐 刘希伟 李彦生 张敏 蔡瑞国
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20,240 kg/hm~2)和花后弱光(不遮光和遮去自然光照的60%)对冬小麦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和济核916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总干质量与干物质转运总量,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遮光降低小麦总干质量和干物质转运总量;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总干物质积累最适施氮量均为120 kg/hm~2,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茎、叶和鞘中氮素积累量,并可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积累总量,而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2个小麦品种氮素积累总量;施氮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转运总量,而在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提高其氮素转运总量。施氮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在正常光照和弱光条件下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遮光条件下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施氮主要影响2个小麦品种成穗数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遮光主要降低2个小麦品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但在遮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产量,说明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遮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遮光和施氮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施氮量 遮光 冬小麦 干物质 氮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文学 汪进丽 张海燕 解备涛 汪宝卿 张立明
为了确定鲁中丘陵薄地鲜食型甘薯适宜的栽插方式和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济薯26(J26)和龙薯9号(L9)为供试品种,每个品种设置直栽(S)和水平栽(H) 2种栽插方式,各栽插方式下设置不同栽插密度37 500(D1),52 500(D2),67 500株/hm~2(D3),研究了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密度可提高两品种生长中后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相同栽插方式下济薯26生长中期侧枝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相同栽插方式下,D2处理可降低龙薯9号生长后期侧枝茎干物质分配比例,并显著提高两品种生长中期的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直栽方式下,D2和D3处理显著提高济薯26生长后期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相同栽插方式下,D2和D3处理显著提高两品种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D2处理可显著提高两品种块根产量。与直栽相比,水平栽显著提高济薯26生长前期D2处理和后期D2和D3处理下、龙薯9号生长中期相同密度下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济薯26 D1处理下、龙薯9号各密度下的块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两品种单株薯重和块根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水平栽+D2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组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奇 戴廷波 姜东 曹卫星 孙传范
以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 /品系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 ,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有显著的差异。干物质与氮素的再分配是同步进行的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合成氮素的再分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375 ) ,而籽粒产量的提高有赖于花后植株氮素吸收合成能力及光合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
小麦 干物质 氮素 转运 环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瑷 王伯伦 张文香 赵磊 赵秀哲 高连文
通过9种栽培密度处理穴11.2~28.1穴·m-2雪,研究了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灌浆速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超过适宜密度后下降,适宜栽培密度为15.0~18.7穴·m-2。灌浆速率为上部优势粒>中部优势粒>上部弱势粒>下部优势粒>中部弱势粒>下部弱势粒。在适宜密度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产量提高可以使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整精米率下降,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产量 灌浆速率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小娟 郑敏娜 郭凤琴
为了探讨山西北部地区推广种植的春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制定适宜该地高产栽培管理措施。2014-201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垦沃2号(KW2)、KWS9384(KWS9384)和晋单32号(JD3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玉米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KW2在生育期内每株干物质、氮、磷积累量分别为432.95,4.90,5.21 g,均明显高于KWS9384和JD32。其中,较KWS9384分别高15.11%,11.36%和10.15%,较JD32分别高17.55%,27.94%和28.96%;KW2的籽粒产量、整株干物质及氮、磷养分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明显高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天财 查菲娜 马冬云 宋晓 岳艳军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花前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均以适宜的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干物质运转量以茎鞘最高,氮素运转量以叶片最高;花后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两品种间表现不一致,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以最低密度的C1(300万株/hm2)处理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以较高密度的B3(225万株/hm2)处理最高;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花前两品种均以较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花后则以较高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兰考矮早八花前以中间密度处理表现较高...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干物质 氮素 运转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扬 刘化龙 杨亮 臧家祥 刚爽 赵宏伟
试验以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稻品种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寒地粳稻不同群体条件下干物质积累规律,探讨了插秧密度对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插秧密度范围内,松粳6号和松粳9号群体干物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运转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群体密度过大时反而降低。收获指数与抽穗期的稻穗干重和成熟期的整体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的稻穗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稻草干重和稻穗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整株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运转率与成熟期稻穗干重和整株干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的最适插秧密度...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插秧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加威 李娜 王春雨 张绍文 蒋明金 赵建红 孙永健 马均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机插(T1)和手插(T2)2种不同栽插方式和不同施钾量(0、60、120、180、240 kg/hm2)对杂交籼稻叶源特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手插稻,抽穗后机插稻剑叶和倒2叶的SPAD值偏低,但其变化相对平稳;齐穗期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高于手插稻,但齐穗后1020 d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大于手插稻;与不施钾肥比较,施钾能稳定剑叶抽穗后SPAD值及齐穗后净光合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机插稻和手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机插稻的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