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0)
2023(3924)
2022(3396)
2021(3169)
2020(2699)
2019(6086)
2018(6237)
2017(10786)
2016(6739)
2015(7792)
2014(8100)
2013(7313)
2012(6889)
2011(6383)
2010(6611)
2009(5884)
2008(5768)
2007(5383)
2006(4692)
2005(4307)
作者
(21732)
(17987)
(17976)
(17076)
(11582)
(8750)
(8180)
(7170)
(7008)
(6614)
(6252)
(6223)
(6200)
(6102)
(6051)
(5525)
(5518)
(5494)
(5410)
(5179)
(4921)
(4755)
(4534)
(4347)
(4296)
(4195)
(4074)
(4052)
(3934)
(3922)
学科
(16221)
经济(16174)
管理(15826)
(12626)
(10636)
企业(10636)
(8569)
理论(7934)
(6660)
教育(6591)
中国(6308)
(6294)
(6277)
教学(6178)
方法(5319)
业经(4557)
(4279)
学法(4229)
教学法(4229)
(3992)
银行(3952)
农业(3882)
(3847)
(3780)
金融(3773)
学理(3736)
学理论(3736)
(3699)
数学(3564)
体制(3487)
机构
学院(90396)
大学(89316)
研究(36250)
管理(27450)
科学(25919)
(25351)
中国(25340)
经济(24393)
(24243)
理学(22594)
理学院(22250)
管理学(21506)
管理学院(21348)
(20932)
(20932)
研究所(19282)
农业(19252)
业大(18218)
(16761)
技术(16238)
中心(15514)
(14360)
(13979)
(13952)
师范(13666)
(13473)
北京(13234)
(12772)
农业大学(12098)
(12069)
基金
项目(60723)
科学(44499)
研究(43167)
基金(38768)
(36539)
国家(36211)
科学基金(28248)
(26937)
(22651)
教育(22506)
社会(22015)
社会科(20444)
社会科学(20438)
基金项目(20026)
自然(19657)
自然科(19195)
自然科学(19182)
编号(18917)
自然科学基金(18797)
成果(16809)
资助(16613)
课题(15619)
重点(14656)
计划(13079)
科技(13008)
(12749)
(12724)
(12602)
(12207)
(12205)
期刊
(33076)
经济(33076)
中国(27582)
研究(26362)
学报(23514)
(22753)
教育(22547)
科学(18130)
大学(16768)
学学(15694)
农业(15086)
管理(11831)
(10814)
技术(10016)
(8016)
职业(7813)
业大(7301)
(6807)
金融(6807)
(6266)
业经(6251)
林业(6120)
农业大学(6022)
图书(5482)
科技(5300)
技术教育(5065)
职业技术(5065)
职业技术教育(5065)
(5021)
论坛(5021)
共检索到147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郭彩霞  周媛  戢小梅  陈法志  童俊  徐冬云  刘国锋  
【目的】探索2个德国鸢尾品种金娃娃、黑骑士的组织培养条件,为2种鸢尾的种苗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金娃娃、黑骑士2种鸢尾的幼嫩花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培养基对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2种鸢尾的花茎节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故其为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金娃娃外植体以75%(体积分数)乙醇浸摇3s、0.1%(质量分数)HgCl2消毒6min的处理污染率和死亡率均较低;黑骑士则以75%乙醇浸摇5s、0.1%HgCl2消毒8min的效果较好。初代培养中,MS+2.0mg/L 6-BA+0.1mg/L NAA是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金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毕晓颖  卢明艳  
以白花、短梦、法国回声、金娃娃、金皇后、紫花共6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10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6.67%,死亡率为6.70%;不同外植体部位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茎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59.00%;花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苞大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有关,适宜的花苞长度为4~8cm,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5mg·L-1;将不定芽丛切割至4~6株的株丛转接到MS+6-BA2.0mg·L-1+IBA0.5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鑫  张彦妮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冰洁  李厚华  阙怡  魏新翠  王亚杰  
【目的】建立‘雪球’海棠离体植株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并对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雪球’海棠当年生茎段为起始接种材料,获得无菌苗,利用无菌苗和试管苗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对雪球组培苗扩繁、植株再生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用2g/L HgCl2处理‘雪球’海棠茎段外植体是较为恰当的消毒及获得无菌苗的方法。在MS+2.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最高,为9.11,为最适增殖培养基;在MS+0.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为6.38,分化的芽生长良好,无玻璃化,为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张辉  米福贵  云锦凤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付雪宁  高洪治  申耀荣  王永康  姜在民  蔡靖  
[目的]探究红桦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建立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红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6-BA、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IBA和蔗糖浓度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1)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先用70%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HgCl2灭菌8 min,无菌水冲洗5~6次获得无菌材料;(2)休眠芽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WPM+1.5 mg·L~(-1) 6-BA+0.1 mg·L~(-1) NAA,外植体萌发率为83.33%;(3)增殖培养所需最佳激素配比为WPM+1.5 mg·L~(-1) 6-BA+0.02 mg·L~(-1) NAA,增殖系数达到4.77,健康指数达到2.45;(4)不定根诱导最佳配比为WPM+0.8 mg·L~(-1) IBA,生根率达100%,根健康指数为2.61;所有培养基均附加30 g·L~(-1)蔗糖与7g·L~(-1)琼脂。[结论]红桦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BA,可成功进行各阶段的培养,最终建立完整的红桦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再生植株移植成活率在80%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成城  余江洪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目的]探究福建柏不同外植体再生过程中最适激素配比,为建立福建柏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饱和洗衣粉液浸泡20 min和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30 s条件下,研究体积分数0.1%HgCl_2浸泡不同时间(5,8,10,12,15 min)后的消毒效果;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生长素(NAA和2,4-D)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不同配比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福建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KT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影响;以福建柏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芽诱导和萌发的影响;以福建柏分化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6-BA、2,4-D、KT对分化苗继代生长的影响;以福建柏无根苗为材料,研究无根苗扩增繁殖的效果。[结果](1)福建柏鳞叶最适消毒配方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0 min,污染率为16.67%;茎段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5 min,污染率为23.33%。(2)鳞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配方为MS培养基+NAA 2.0 mg/L+2,4-D 1.0 mg/L+6-BA 1.0 mg/L,诱导率为81.67%;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白色近透明,长势良好。而茎段为MS培养基+NAA 0.5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78.33%,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淡绿色,长势良好。(3)愈伤组织最适增殖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KT 0.5mg/L,增殖质量为1.984 g,褐化率23.33%。(4)芽诱导萌发最适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平均诱导芽数2.05个,平均萌动数1.70个,分化率100%。(5)分化苗生长和扩繁的最适配方为1/2MS基本培养基+2,4-D0.5 mg/L+KT 1.0 mg/L,平均生长长度为2.241 cm,无褐化,扩繁成活率为95.50%,扩繁系数为3.18。[结论]福建柏以带芽茎段作为芽增殖再生途径外植体,鳞叶作为愈伤组织再生途径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佳,长势好且稳定,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尔西旦·吐尔逊   刘欣欣   谷玉风   陈永坤   葛风伟  
【目的】以扭果花旗杆(Dontostemon elegans)根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扭果花旗杆组织培养体系,为后续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萘乙酸(NAA)探究根和下胚轴直接诱导不定芽情况,利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氨基嘌呤(6-BA)、NAA、苯基噻二唑基脲(TDZ)、吲哚丁酸(I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和不定芽生根试验,统计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和不定芽生根情况,确定扭果花旗杆组培体系最佳培养基类型。【结果】(1)由根和下胚轴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 mg/L NAA和MS+0.6 mg/L NAA,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外植体为根。(2)扭果花旗杆根和下胚轴都能诱导愈伤组织,其中根系诱导愈伤组织速度最快且状态最佳,其次为下胚轴。根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2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可达100.00%;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 2,4-D+1.5 mg/L 6-BA+1.5 mg/L NAA,诱导率可达100.00%。(3)根系和下胚轴的最佳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均为MS+0.5 mg/L 6-BA+0.3 mg/L NAA,分化率分别为100.00%和86.66%。(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IBA,生根率可达50%以上。(5)将组培苗移至土壤后,在光照培养室培养15 d,其存活率可达83.33%。【结论】建立的扭果花旗杆组培体系可获得与实生苗形态一致的组培苗,为扭果花旗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曹远银  
建立了一个以小麦幼胚为转化受体,转化后快速成苗的体系。筛选出适合于不同小麦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mg·L-12,4-D+0.4mg·L-1IAA+0.2mg·L-1KT,愈伤诱导率达94.87%~99.04%。幼胚接种后,暗处理与弱光、强光合理配置利于绿芽的快速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g·L-1活性炭或1mg·L-1多效唑利于小麦再生苗的正常生长,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赫岩  叶冬梅  白玉娥  段国珍  彭鹏  华佳文  
以重瓣榆叶梅带腋芽的茎段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初代培养基激素配比和生根培养基激素配比对重瓣榆叶梅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先用75%酒精处理30 s,再使用0.1%升汞溶液消毒8 min或以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2 min,外植体感染率最低;2)茎段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05 mg/L,诱导率为89.30%;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KT1.0 mg/L,增殖倍数为4.4,且生长状况良好;4)1/2MS+IB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5)该研究建立了重瓣榆叶梅组培再生体系,为工厂化育苗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琳   纵丹   李嘉其   杨玲   余进德   何承忠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0)为0.2,侵染时间为5 min,共培养时间为2d;在分化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Cef)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1),抗性筛选中最佳培养基的卡那霉素(Kan)质量浓度为20 mg·L~(-1)。对再生植株进行β-D-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20株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45.4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滇杨离体叶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图5表5参2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红  沈向群  赵凤军  李建  
以红枫杜鹃(Rhododenron molle×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的茎尖、茎段为材料,研究红枫杜鹃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采用0.1%HgCl2消毒7min,茎尖、茎段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81%和72%,茎尖的效果优于茎段;红枫杜鹃在1/4MS、Read培养基和1/4 MS(铁盐加倍)3种培养基上的诱导率均为80%以上,其中1/4MS培养基诱导率最高(83%);正交试验中,1/4MS+ZT4.0mg·L-1+NAA0.1mg·L-1+2,4-D0.03mg·L-1培养基上,红枫杜鹃诱导率为85%,高于其他处理;采用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源  陈耀锋  李春莲  余玲  任慧莉  李映梅  
以克新12号、克新13号、东农303和早大白4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为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克新13号和克新12号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1 mg/L 2,4-D;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0%。克新13号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萍  马勇光  李兴涛  吕文彦  吕香玲  于翠梅  
以超级稻沈农9741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基本培养基、优化激素组合和调节培养基渗透压,构建了适合水稻特定品种的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采用I3(NBB+2.0mg·L-1 2,4-D)培养基可获得95%的愈伤诱导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采用S3(NBB+1.5 mg·L-12,4-D+0.2 mg·L-16-BA+500 mg·L-1脯氨酸)的培养基能使愈伤快速增殖,并且保持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采用D2(NBB+3.0 mg·L-1 6-BA+0.5 mg·L-1NAA+500 mg·L-1脯氨酸)的培养基可获得85%的幼苗分化率。该体系可用于超级稻沈农9741的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