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2)
2023(4064)
2022(3226)
2021(2869)
2020(2275)
2019(4966)
2018(4852)
2017(7645)
2016(4583)
2015(5292)
2014(5413)
2013(5010)
2012(4725)
2011(4398)
2010(4459)
2009(3829)
2008(3714)
2007(3524)
2006(3027)
2005(2712)
作者
(16027)
(13604)
(13529)
(12682)
(8844)
(6559)
(5874)
(5290)
(5165)
(5024)
(4800)
(4643)
(4633)
(4471)
(4469)
(4251)
(4220)
(4161)
(4125)
(3948)
(3730)
(3587)
(3471)
(3288)
(3104)
(3088)
(3034)
(3023)
(2974)
(2960)
学科
(16303)
经济(16296)
(14750)
管理(11792)
(11139)
企业(11139)
技术(10822)
(10386)
农业(7752)
业经(6325)
方法(5725)
技术管理(5629)
(5508)
中国(5345)
教学(5123)
数学(4925)
数学方法(4837)
理论(4783)
教育(4755)
农业经济(4196)
(3933)
地方(3602)
发展(3551)
(3542)
学法(3452)
教学法(3452)
(3346)
(3338)
贸易(3337)
(3297)
机构
学院(69789)
大学(66921)
研究(26962)
(21829)
管理(21177)
经济(21169)
科学(19875)
(19856)
理学(17910)
理学院(17673)
中国(17282)
管理学(17098)
管理学院(16986)
农业(15554)
(15418)
业大(15340)
(14965)
研究所(14394)
技术(13469)
(12378)
中心(11425)
(10888)
(10345)
师范(10156)
(10075)
农业大学(10031)
(9374)
北京(9301)
职业(8645)
(8390)
基金
项目(49761)
科学(36798)
研究(34882)
基金(32128)
(30292)
国家(30019)
科学基金(23747)
(22761)
社会(19255)
(18409)
社会科(18116)
社会科学(18112)
教育(17331)
基金项目(16892)
自然(15793)
自然科(15440)
自然科学(15435)
自然科学基金(15132)
编号(14210)
资助(12929)
重点(12218)
课题(11732)
(11610)
(11442)
科技(11198)
成果(11001)
创新(10820)
计划(10752)
(9779)
(9592)
期刊
(26314)
经济(26314)
(20891)
中国(20496)
学报(18556)
研究(18063)
教育(15637)
科学(15142)
农业(14819)
大学(13591)
学学(13064)
技术(10701)
管理(8058)
(7165)
业大(6610)
科技(6198)
(5978)
职业(5960)
业经(5603)
农业大学(5471)
(5349)
技术经济(4884)
林业(4751)
(4486)
论坛(4486)
技术教育(4105)
职业技术(4105)
职业技术教育(4105)
经济研究(3744)
中国农业(3322)
共检索到106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永川  王良衍  宋坤  陈波  
“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和毛枝冬青I.buergeri为例,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并提出了2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月,经处理后,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发芽率为12.0%。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处理后贮藏至10月播种,发芽率为9.8%。基于2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造林以混交林为宜,采用1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年,平均树高2.5 m,胸径1.2 cm,而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继红  袁国强  丁振稻  
信阳茶区为我国产茶历史悠久的茶区,信阳毛尖更是久负盛誉,屡获国内外大奖。结合该区的自然地域特点,着重就良种引进、无性繁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问题作一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正华  张俊飚  杨新荣  韦佳培  
农户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采用对提高食用菌行业竞争力和增加菇农收入有重要影响。根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菇农采用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信息可获得性、推广机构的培训等因素对技术应用存在显著相关,而文化程度、技术成本、风险认知和信息可获得性等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差别明显。本研究从食用菌种植特点、农户认知和技术属性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技术采用效率的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平  杨丽英  杨斌  谷安宇  严世武  李林玉  王馨  和云  
在丽江市鲁甸乡对云南稀缺名贵药材滇重楼进行种子与根茎繁殖、不同遮荫方式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根茎切割繁殖与种子繁殖相比,由于种植周期短,根茎增重快,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且带顶芽切块繁殖优于不带顶芽切块繁殖,但繁殖系数低且易感病害;滇重楼在遮荫网下种植效果较好,其透光率以20%~30%为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海水  曾杰  翁启杰  汪炳根  陈玉培  黎明  
在对西南桦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用途以及分布区较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主要对西南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西南桦人工林的关键在于选用适生种源 ,适时采种 ,正确处理和保存种子 ,种子必须低温 (10℃以下 )保存。造林最好用营养苗 ,7~ 8月播种 ,10月中~ 11月中将芽苗移入营养袋内继续培育 ,3~ 4月出圃造林。育苗基质要疏松 ,排水性能要好 ,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 ,苗高 2 0~ 30 cm时出圃造林。在上年的 11~ 12月整地 ,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方式 ,穴要大(5 0 cm× 5 0 cm× 4 0 cm)。造林要适时 ,一般 3~ 4月 ,在干湿季明显的地区 ,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周宝顺  廉秀荣  
珙桐种子外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繁殖困难;该文研究了烘桐育苗和栽培等繁殖过程,提出了有效的人工繁殖培育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修宇  吴国栋  陈德忠  赵孝庆  唐文思  王华芳  
本文述及绿化油用的牡丹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和立地造林措施。‘凤丹’和紫斑牡丹抗逆性强,具有抗旱关键基因DREB2A、WRKY和XET,而‘凤丹’适应性更广。牡丹籽油在5个种和芍药2个居群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以上,其中‘凤丹’、紫斑牡丹、牡丹、四川牡丹的α-亚麻酸和大花黄牡丹的油酸含量超过40%,食品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凤丹’种籽发育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差异划分为3个时期,即有丝分裂期、细胞扩展与物质积累期和成熟期,α-亚麻酸合成关键基因为SAD、FAD2/FAD6和FAD3;其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品周  李昆  孙永玉  陈又清  
以紫胶蚧优良寄主植物久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法研究了其种子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枝条利用及紫胶蚧在寄主植物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破壳处理可极大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在开春(3月)采用容器育苗,雨季初期(6—7月上旬)造林;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山坡中、下部,阳坡效果更好;雨季前松土除草和追施氮肥相结合,可明显促进幼树生长;久树是紫胶蚧最优良寄主植物,冬、夏代放养结果稳定,既适于保种又适宜产胶,寄主植物每年可利用1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香  田雪琴  王志云  殷爱华  柯欢  
利用3种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Aporusa dioica、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铁冬青Ilex rotund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2栽培基质(50%塘泥+30%煤灰+20%泥炭)有利于银柴、吊瓜木、铁冬青大容器苗的生长和抽梢,生产上可选用S2栽培基质;S3栽培基质(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其有机质以及氮、磷和钾的含量也都较高,能更好地促进大叶桂樱的抽梢和生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戴文圣  程晓建  王利忠  鄢荣保  鲍李洪  袁荣根  
1990~1997年,在浙江省衢县林场低丘红壤地用良种杨梅进行早结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良种杨梅表现为生长旺盛,结果早,高产,品质良好。栽植后5a部分植株开始挂果,8a平均6667m2产量达15624kg,产值411970元,可收回全部投资并有丰厚盈利。当年投入产出比为1∶75。杨梅树体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均超过柑橘类果树,是丘陵地优良生态经济树种,对改善低丘红壤生态环境有显著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丽英  李绍平  董志渊  谷安宇  王馨  李林玉  杨斌  严世武  
黄花蒿为异花授粉植物,可采用有性选择与组培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对性状稳定的优良种源,可采用种子繁殖扩繁;对具有优良性状,但不稳定的种源,可采用组织培养稳定优良性状进行扩繁。在1500m以下低海拔地区如瑞丽进行良种选育和种子繁殖,在1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如昆明和曲靖进行大面积栽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根林  李晓储  梁珍海  倪竞德  李玉巧  黄利斌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1.0μmolNAA+8.8μmolBA或MS+1.0μmolNAA+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5.0μmolTDZ+3.0μmol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BA对大叶冬青外植体不定芽的处理能产生较好的增殖系数与高生长;试管苗适宜生根处理为1/4MS+1.0μmolNAA(或+1.0μmolIBA);室外移栽成活率达9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玮婕  周秉荣  周华坤  赵彤  石明明  校瑞香  
随着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牧草栽培已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阐释气候、土壤和海拔对乡土牧草生长的影响,可为今后牧草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是较适宜青海省种植的优良牧草,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4种乡土牧草在青海省范围内的潜在分布及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4种乡土牧草的适生区预测均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当前气候条件下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冰草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集中分布在青海省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而驼绒藜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南部边缘及青海湖流域南部地区。影响青海省4种乡土牧草适生范围的环境变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对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冰草影响较大的是地面向下短波辐射、海拔和近地面气温,而对驼绒藜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分别是降水量、海拔和近地面气温。本研究对了解青海省多种乡土牧草的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开展牧草栽培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煌灿  尹光天  曾炳山  傅精钢  张伟良  张国  
论述了黄藤的壮苗培育和造林技术、藤林的经营采收技术及经营黄藤林经济效益。23°30’N以南为黄藤适生栽培区,年均温20~24.5℃,极端低温大于一2.8℃,15C活动积温大于5800℃;年降雨量大于1200mm。适宜的立地:林内相对光照强度大于50%,土壤润湿,表土有机质含量大于2%,全氮大于0.1%,全磷大于0.01%,pH4.4~6.7。在15℃条件下,保持种子在29%的安全含水率的湿藏法,能有效保持种子活力6个月。黄藤造林的综合技术质量指标:1年生苗木的合格苗叶片数大于4.O片,苗高大于25cm,壮苗叶片数大于5.O片,苗高大于35cm;8年生藤林成丛株数大于13.O株,12年生藤林原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何钧潮  卢学可  陈健华  
为雷竹笋用林提早出笋和增加产量而进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说明:整个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4.7%,最高试验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8.1%。整个试区的出笋期比对照提早20~35d,最早的试验小区比对照提早55d。由于产笋量增加,出笋期提早,使更大量的鲜笋高价供应春节节日市场,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67.3%,纯收入增加321.4%,最好试验小区的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增加495.3%和531.2%。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试区平均在1:4以上,最高试验小区可达1:12。选定的最优方案是在11月底至12月初施入尿素75g/m ̄2后,即刻覆盖竹叶30cm厚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