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3)
2023(4769)
2022(4046)
2021(3620)
2020(3117)
2019(6902)
2018(7151)
2017(12680)
2016(7282)
2015(8349)
2014(8417)
2013(8060)
2012(7622)
2011(6987)
2010(7071)
2009(6532)
2008(6311)
2007(5852)
2006(5149)
2005(4733)
作者
(24927)
(20633)
(20573)
(19427)
(13065)
(9968)
(9263)
(8200)
(8174)
(7471)
(7070)
(6998)
(6963)
(6906)
(6795)
(6474)
(6298)
(6164)
(6144)
(5935)
(5449)
(5296)
(5256)
(4908)
(4761)
(4706)
(4701)
(4484)
(4455)
(4425)
学科
(23019)
经济(22976)
管理(18018)
(14612)
(11988)
企业(11988)
(9785)
方法(8238)
中国(7678)
(7372)
(7177)
数学(6619)
数学方法(6490)
(6415)
(6240)
理论(5726)
业经(5238)
地方(4911)
(4851)
金融(4844)
(4787)
银行(4739)
教育(4654)
(4653)
贸易(4652)
(4612)
(4522)
农业(4487)
(4039)
体制(3944)
机构
大学(104003)
学院(103003)
研究(43394)
(34868)
经济(33882)
管理(32165)
中国(31575)
科学(30577)
(28477)
理学(26888)
理学院(26475)
管理学(25676)
管理学院(25514)
(24714)
(24326)
农业(23018)
研究所(22751)
业大(20982)
中心(18884)
(17531)
(17075)
(16032)
(15864)
北京(15340)
技术(15167)
(14478)
农业大学(14475)
(13978)
师范(13624)
(13409)
基金
项目(71116)
科学(53405)
基金(49417)
(46986)
研究(46610)
国家(46608)
科学基金(37041)
(28766)
社会(26527)
自然(26281)
自然科(25664)
自然科学(25650)
(25280)
基金项目(25209)
自然科学基金(25178)
社会科(24839)
社会科学(24832)
教育(21813)
资助(21015)
编号(18446)
重点(16923)
成果(16162)
计划(16091)
(15387)
科技(15036)
课题(14636)
(14568)
(14475)
科研(14026)
创新(13584)
期刊
(42356)
经济(42356)
研究(30201)
学报(27811)
中国(27160)
(26537)
科学(21711)
大学(19735)
学学(18742)
农业(17665)
教育(15292)
管理(13489)
(13489)
(9210)
(8989)
金融(8989)
技术(8760)
业大(8726)
(7469)
农业大学(7443)
经济研究(7041)
业经(6812)
财经(6581)
(5757)
科技(5743)
林业(5535)
图书(5358)
问题(5191)
中国农业(4824)
职业(4668)
共检索到165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勃  阎淳泰  陈华癸  
在相差显微镜下详细地观察了2株黑曲霉在最适条件下形成原生质体及其再生的过程。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原生质体均能从菌丝体的顶端及其它部位释放出来。释放的原生质体呈球形,大小不一。大多数原生质体内均能清晰地看见含有1个巨大的液泡。原生质体再生同时存在2种形式:一是先从原生质体产生1个突出物,随后突出物逐渐增大并延伸成1条旋绕的无隔菌丝,继续发展成有隔的正常菌丝;第二种方式是由酵母状细胞短链发育成正常菌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云灿  赵学慧  汪履绥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S11和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4个因素的合理参数分别是:菌龄14~16小时和18~20小时;三种酶配比(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mg/ml)为(8:4:2)和(5:2.5:2.5);酶解温度均为32℃;酶解时间均为2~3小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云灿  赵学慧  汪履绥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缓冲系统均以0.05 mol/L(pH5.8)柠檬酸缓冲溶液为好,渗透压稳定剂则分别以0.4 mol/L MgCl_2和0.6 mol/L NaCl为最佳。产量可达3.1×10~7个/ml。再生稳定荆均以0.6 mol/L蔗糖为最好,再生率可达40%以上。对两菌株形成和再生的3种酶较合适的配比组合(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茵酶)(mg/ml)分别是(5~10:2.5~5:2.0~2.5)和(3~8:1.5~4:1.5~2)。两者原生质体大小相当,约为5~10μ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玉有  梁宗琦  刘爱英  
本文报道几个影响粉被马利娅霉(MariannaeapruinosaLiang)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重要因子。在所试的几种酶中,以单用蜗牛酶(Snailase)6~8mg/ml于25℃处理3~4h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效果都较好。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对0.6mol/L的三种无机盐稳定剂无选择性,均为合适的渗透压稳定剂。巯基乙醇对于原生质体的形成不是关键因素。打散菌丝时的机械拉力强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原生质体的形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甘志波  赵学慧  
用PEG促融剂使经硫酸二乙酯灭活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MS-11的原生质体与细胞分裂中期的啤酒酵母(Sacchuromyces cerevisiae)RasseⅫ原生质体融合,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获得了能利用羧甲纤维素作唯一碳源的杂种酵母菌株FASS_1及FASC_1,经测定其DNA量、蛋白质电泳谱带、生长曲线和碳源同化等项目,它们均具有双亲菌株的特征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赵学慧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钙离子浓度、处理时间对曲霉原生质体的保护和促再生效应。结果表明:黑暗下钙处理使原生质体数量比对照高,9h处理比对照原生质体数量高达1.43倍(黑曲霉)和1.67倍(米曲霉);而光照下,钙处理反而使原生质体数量比对照低。黑暗下,不同浓度钙处理使黑曲霉原生质体再生率提高1.47倍到3.40倍,使米曲霉提高1.08倍到2.58倍,二菌株钙促再生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2h和4h,最大再生率分别为28.89%和29.37%,比各自对照分别高出2.40倍和58.21%。光照的钙促再生效应比黑暗的为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杰  于颖  贺卓熙  路明远  孙宇  尹天龙  王超  
【目的】木质部细胞壁的组成及特性是决定材性的重要因素,研究木质部细胞壁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木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了白桦木质部原生质体初生壁再生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鉴定出重要调控基因,旨在为林木材性性状研究提供数据和材料。【方法】分别以培养0 h和2 h的白桦木质部原生质体为材料,通过荧光增白剂染色观察初生壁再生过程。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研究初生壁再生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将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在GO、KEGG、PlantTFDB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原生质体分离后不具有细胞壁,培养2 h再生初生细胞壁。以|log2(FC)|≥1(FC为差异倍数)且q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复兵  张献龙  刘金兰  
以陆地棉品种“珂字201”为材料,比较了IAA+KT和2,4-D+KT在愈伤诱导和悬浮培养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中,IAA和2,4-D表现为正效应,且2,4-D的效应强于IAA;KT表现为负效应;胚性愈伤悬浮培养中,3种激素都表现出负效应。以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试验,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酶组合为纤维素酶(OnozukaR10)3%+果胶酶(Pectinase)1.5%,原生质体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为IAA0.5mg/L+KT0.1mg/L,适当提高原生质体密度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光照,温度等物理因素对原生质体培养也有明显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直接在无激素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徐小勇  邓秀新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发生变异的现象较为普遍 ,已涉及到很多作物 ,变异的类型较多 ,主要有染色体变异、形态和农艺性状变性、抗性变异等 ,产生变异的机理主要有遗传和生理两方面 ,此类变异有其优点和不足 ,但无庸置疑的是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变异为植物育种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根发  葛台明  余毓君  
用缩短继代间隔的方法,从小麦35816幼穗愈伤组织中筛选到由小颗粒组成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并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从中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经高压灭菌的改良MS或改良N6培养基中,得到了大量的再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经直接分化或增殖后分化均得到再生植株。生长迅速的再生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植株再生能力;将再生细胞团增殖后分化能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和再生植株数。随着悬浮培养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培养中直接胚胎发生途径将减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赵学慧  
4种蛋白酶对黑曲霉、米曲霉原生质体稳定性、再生及融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用于原生质体灭活前或后保温均显著降低原生质体数量、同时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及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指数。蛋白酶安全、无毒可以替代常规促融合剂聚乙二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晶晶  李季伦  
报道了产生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 (lovastatin)的土曲霉 (Asp ergillus terreus)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及原生质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用溶壁酶 5mg.m L-1、Zymolyase2 0 T2 .5mg.m L-1和蜗牛酶 2 .5mg.m L-1配制的混合酶液 ,可制备出土曲霉原生质体 ;其最佳酶解温度为 34℃ ,作用 5h,原生质体再生率达17%以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限  高增贵  庄敬华  肖淑芹  陈捷  
采用正交拉丁设计对影响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受到缓冲体系、渗透压稳定剂、木霉菌菌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的影响,而不受木霉菌株系的影响。其中以磷酸缓冲体系和蔗糖为渗透压调节剂的降解体系为最佳,木霉菌菌龄以培养20h较好,崩溃酶对木霉菌细胞壁的降解效果好,酶解时间以4h为最佳,再生培养基以基础培养基和NaCl为渗透压调节剂为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怀名  A.舍弗尔-门沃尔  G.米克斯-瓦格纳  
研究了8个杂种一代嫩茎花椰菜品种,在5个品种中得到了细胞分裂、多细胞团和愈伤组织;1个品种的愈伤组织再生了新枝。离体繁殖的无菌苗叶片剪成细条,酶液由2%纤维素酶和1%解析酶组成,21℃、50转/分摇床上分离3小时。0.5M蔗糖液漂浮纯化。接种于1%琼脂糖滴上,滴加液体培养基,25℃、光照16小时、光强4000lux下培养。3~5天细胞分裂;1周左右形成4个或更多细孢团;3~5周形成小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达2~3mm时,移到愈伤组织固体培养基上;直径达1cm时,移到固体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和新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文辉  郭照辉  贺月林  刘冬华  
为提高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培养5 d的姬松茸种子液点种在覆以玻璃纸的菌丝生长培养基上,26℃培养5 d,用2.0%的裂解酶以pH6.0,0.8 mol/L NaCl为稳定液,在30℃下酶解6 h,可制备得到菌落数为1.8×107 cfu/mL的原生质体液.将原生质体悬液经G2过滤器过滤除菌后在GM上再生,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8.53%,残片率2.4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