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8)
- 2023(5497)
- 2022(4966)
- 2021(4562)
- 2020(4269)
- 2019(10169)
- 2018(10039)
- 2017(19370)
- 2016(11273)
- 2015(12908)
- 2014(13125)
- 2013(13427)
- 2012(12861)
- 2011(11711)
- 2010(11948)
- 2009(11134)
- 2008(11441)
- 2007(10663)
- 2006(8949)
- 2005(7972)
- 学科
- 济(45182)
- 经济(45130)
- 业(27501)
- 管理(27425)
- 方法(24258)
- 数学(21813)
- 数学方法(21632)
- 企(21498)
- 企业(21498)
- 农(13005)
- 学(12415)
- 财(11902)
- 中国(10395)
- 贸(9921)
- 贸易(9920)
- 易(9649)
- 制(9279)
- 地方(8528)
- 农业(8328)
- 业经(8035)
- 务(7523)
- 财务(7507)
- 财务管理(7483)
- 教育(7185)
- 和(7036)
- 企业财务(7027)
- 理论(6591)
- 研究(6504)
- 银(6434)
- 银行(6384)
- 机构
- 大学(171649)
- 学院(168530)
- 济(64535)
- 经济(62876)
- 研究(61900)
- 管理(59220)
- 理学(50845)
- 理学院(50171)
- 管理学(49072)
- 管理学院(48776)
- 中国(43397)
- 科学(42310)
- 农(41665)
- 京(37016)
- 所(34318)
- 农业(33420)
- 业大(32914)
- 研究所(31507)
- 财(29051)
- 中心(27679)
- 江(26963)
- 财经(23186)
- 北京(23041)
- 农业大学(22125)
- 院(21748)
- 省(21609)
- 范(21511)
- 师范(21176)
- 经(20876)
- 州(20767)
- 基金
- 项目(112692)
- 科学(84660)
- 基金(79091)
- 研究(75582)
- 家(71581)
- 国家(71020)
- 科学基金(57794)
- 省(46107)
- 社会(44230)
- 基金项目(42219)
- 社会科(41726)
- 社会科学(41707)
- 自然(40056)
- 自然科(39063)
- 自然科学(39036)
- 划(39018)
- 自然科学基金(38340)
- 教育(35949)
- 资助(33472)
- 编号(30847)
- 重点(26227)
- 成果(25336)
- 部(24438)
- 发(24308)
- 计划(24150)
- 创(22937)
- 科研(22661)
- 科技(22322)
- 课题(22135)
- 创新(21594)
共检索到245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文勇 王腾腾 韩慧宗 王斐 张明亮 宋元照 姜海滨
为筛选用于微生态制剂研发的海水鱼源益生菌,本研究对海捕野生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消化道内壁粘膜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80株可培养细菌。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菌株的产酶能力进行测定,选取海水鱼常见病原菌为指示菌测定分离菌株产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出2株潜在益生菌TS2和TH8,并进行菌株的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生长特性及其对宿主安全性的研究。结果显示,TS2产蛋白酶(protease)、淀粉酶(amylase)和脂肪酶(lipase),其无菌培养产物可显著抑制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的生长。TH8产蛋白酶和脂肪酶,其无菌培养产物可显著抑制鳗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生长。基于细菌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TS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H8为河流漫游球菌(Vagococcus fluvialis)。TS2在温度为15~40℃、NaCl浓度为0~8%、pH为5~9时生长较快,6 h进入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TH8在温度为20~40℃、NaCl浓度为0~8%、pH为5~12时生长较快,2 h进入对数期,14 h后进入稳定期。菌株对同源宿主的安全性检测发现,TS2和TH8在10~(8) CFU/mL浓度下对同源宿主是相对安全的。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TS2、河流漫游球菌TH8产酶能力强,其产物能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具有广温、广盐、耐酸碱、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微生态制剂,研究结果为其在海水鱼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娜 王腾腾 韩慧宗 张明亮 王斐 姜海滨
为获取具有益生特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应用于养殖生产,从野生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肠道内分离筛选出两株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YB1和YH2,其革兰氏染色均呈阳性,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YB1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YB1),YH2为壁芽孢杆菌(Bacillus muralis YH2)。分析了温度、pH和NaCl含量(w/v%)对YB1和YH2生长的影响,选取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特性培养基检测了YB1和YH2的产酶特性,并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测定了YB1和YH2对许氏平鲉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安全性。结果显示:YB1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15~35℃、pH 5~9、NaCl含量0~2%,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pH 7、NaCl含量0;YH2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15~45℃、pH 5~9、NaCl含量1%~3%,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 5、NaCl含量2%;YB1和YH2均具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特性;YB1在浓度≤1×10~8 cfu·mL~(-1)时对大菱鲆和许氏平鲉均是相对安全的,YH2在浓度≤1×10~8 cfu·mL~(-1)时对大菱鲆是相对安全的。研究表明:YB1和YH2具有作为有益菌应用于海水鱼养殖的潜力,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智慧 李宁求 白俊杰 石存斌 潘厚军 叶星 劳海华 吴淑勤
从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克隆、测定了共19株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序列,探讨其作为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共同抗原的分子基础。根据已知的弧菌外膜蛋白OmpK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19株弧菌总DNA中分别扩增得到约800 bp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DM18-T Vector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OmpK基因分别含有786 bp~849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61~282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毛甬州 汪建萍
为探明史氏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并为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本实验自患病鱼分离到2株细菌SX01和SX02,对2分离株开展了人工感染实验、形态学和理化特性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用PCR法检测了部分耐药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致病力,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1.02×109cells/mL;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状,氧化酶实验、动力阴性,接触酶阳性,形态学和理化特性符合不动杆菌属的特征;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琼氏不动杆菌完全同源,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序列与琼氏不动杆菌相应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确认2分离株为琼氏不动杆菌;自分离株中检测到...
关键词:
琼氏不动杆菌 致病性 鉴定 耐药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政 毛胜勇 朱伟云
利用含L-色氨酸的基础培养基从仔猪新鲜粪样中分离产吲哚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该菌株为Escherichia属,命名为wz_1977。通过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wz_1977以不同碳源为底物时的生长和吲哚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时,wz_1977的菌落数目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吲哚生成水平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离出1株产吲哚菌wz_19...
关键词:
分离 产吲哚菌 碳源利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启欢 叶应旺 胡王 江河 陆剑锋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 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云霞 郝庆红 朱宝成
为了筛选对羔羊腹泻有治疗作用的益生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以大肠杆菌(Eacterium coli)菌株为病源指示菌,从健康小尾寒羊的新鲜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Y5-39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与相应种、属的菌株进行对比,表明Y5-39与芽孢杆菌Bacillus相应性状相近。用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对Y5-39菌株的序列进行比对,经分析Y5-39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相似性水平达到99.92%,且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最终鉴定Y5-39...
关键词:
羊 益生菌 鉴定 耐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靳洪振 王玲玲 吴亚鑫 彭康尧 袁汉文 雷连成 张付贤
为探明湖北荆州市某养殖基地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烂身、腹水为主要症状且持续性死亡的确切病因,本研究对患病黄颡鱼进行了病原筛查,从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命名为Et-4。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t-4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携带esaV、fimA、gadB和katB四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分离菌株Et-4人工感染健康黄颡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的症状,并能从病鱼中再次分离出该菌,证实迟缓爱德华氏菌是引起此次黄颡鱼持续性死亡的致病原;分离菌株Et-4对黄颡鱼的LD_(50)为3.9×10~6 CFU/g,结合毒力基因谱判定其为弱毒株。分离株Et-4携带耐药基因tet A、sulⅠ和add A1,对头孢类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敏感;对四环素类、青霉素类、万古菌素等耐药;中药抑菌实验表明乌梅和丁香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t-4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瑞锋 王印庚 梁友 高淳仁 张正 李彬 翟介明 曲江波
从健康的大菱鲆肠道内分离细菌,以大菱鲆致病菌鲨鱼弧菌Vibrio 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为指示菌,根据拮抗作用原则,分离得到一株菌TYTG-1。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分离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该株菌在4~42℃均能生长,属广温性。经过28d的投喂添加浓度为107和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大菱鲆生长正常,未产生不良反应。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对引起大菱鲆腹水病和肠炎病的两株致病弧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具有较大潜力作为肠道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小亮 陈昌福 高宇 贺中华 田甜 刘振兴
从正常养殖的黄颡鱼肠道中分离得到218株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拮抗作用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1株益生菌HS140菌株。通过测定HS140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并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部分序列分析,对HS140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S140菌株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能够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和鳗弧菌的生长。HS140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异恶唑、先锋霉素VI等3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另外13种抗生素均敏感或中度敏感。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浓度为1.0×108cfu/mL的HS140菌悬液对黄颡鱼没有致病性。HS140...
关键词:
黄颡鱼 地衣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分析2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氨氮去除率,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均显著相关,菌株9A-7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6,菌株9A-19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8。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 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2菌株去除氨氮的理想盐度均为30,但低p ...
关键词:
氨氮去除菌 分离鉴定 去除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峰 苗天瑶 张嘉旭 张洁婧 姜云 陈光
【目的】对从长春市农安县西盐碱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溶磷能力强的菌株进行溶磷特性研究,为盐碱地改良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160份采自长春市农安县西的盐碱土为样品,利用NBRIP培养基对菌株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菌种P1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分析该菌株溶解磷酸钙、磷酸铝和磷酸铁的能力,通过L25(54)正交试验,以溶磷量为考察指标,碳源、氮源、pH和磷酸钙为考察因素,分析该菌株培养的最优条件,最后分析了该菌株利用硝酸盐的能力。【结果】从160份供试土壤中分离出307株溶磷菌
关键词:
溶磷 真菌 硝态氮 绳状青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登科 吕正阳 李望豪 周瑞鹏 赖泽成 张春源 樊改丽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通过研磨组织、稀释分离等方法,从巨菌草的健康叶片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FJU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也研究了其对盆栽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JU3具有一定的溶磷能力,其分泌吲哚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14.2 mg·L~(-1),且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菌株FJU3在产铁载体、接触酶、解硅酸盐等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中均为阳性反应;玉米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促生效果比较显著的是地上部鲜质量和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6%和41%.
关键词:
巨菌草 内生细菌 生理生化特性 促生效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家顺 吕娜 田长城 李贇 潘鲁青
为了获得对虾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的菌株,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的菌株,培养24 h后的去除率分别为96.17%和88.27%,编号为O-11。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明确了该菌株基本生物学特征以及可能的分类地位。分离菌株在2030℃时有利于亚硝态氮的去除,而温度为2035℃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分离菌株在盐度小于30的环境中对亚硝态氮的去除能力受盐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在碱性环境中分离菌株对氨氮的去除能力较高。安全性检验可知,在菌浓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中华 陈昌福 高宇 孟小亮 田甜
对分离自健康黄鳝肠道118株菌进行点种法病原菌拮抗试验,结合产酶能力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对病原菌拮抗作用显著和产酶能力较强的拟选菌株HY-136。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应用API 50 CHB鉴定盒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属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相似;进一步利用PCR技术对该菌株16S rRNA序列作测定与分析,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并用Mage4.0软件与芽孢杆菌属的其它菌种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序列(登录号为EU346662)具有99.8%的同源性,且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确定菌株H...
关键词:
黄鳝 枯草芽孢杆菌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