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0)
- 2023(9598)
- 2022(8294)
- 2021(7336)
- 2020(6437)
- 2019(14696)
- 2018(14256)
- 2017(27082)
- 2016(15363)
- 2015(17023)
- 2014(16893)
- 2013(16696)
- 2012(15484)
- 2011(14179)
- 2010(14076)
- 2009(13087)
- 2008(13084)
- 2007(11999)
- 2006(10109)
- 2005(8797)
- 学科
- 济(61257)
- 经济(61193)
- 管理(40726)
- 业(40410)
- 方法(31884)
- 企(31667)
- 企业(31667)
- 数学(28811)
- 数学方法(28577)
- 农(17145)
- 财(16031)
- 学(15815)
- 中国(14536)
- 贸(14471)
- 贸易(14471)
- 易(14108)
- 业经(12507)
- 农业(11547)
- 地方(10835)
- 务(10217)
- 财务(10203)
- 制(10191)
- 财务管理(10177)
- 企业财务(9599)
- 环境(9523)
- 技术(9178)
- 银(8791)
- 银行(8718)
- 和(8622)
- 融(8416)
- 机构
- 大学(228281)
- 学院(226653)
- 济(89668)
- 经济(87934)
- 管理(82429)
- 研究(79602)
- 理学(72577)
- 理学院(71663)
- 管理学(70223)
- 管理学院(69835)
- 中国(56607)
- 农(56237)
- 科学(55583)
- 京(47430)
- 农业(45536)
- 业大(45085)
- 所(43766)
- 研究所(40763)
- 财(38506)
- 中心(36185)
- 江(33384)
- 财经(31821)
- 农业大学(30562)
- 经(28963)
- 北京(28728)
- 经济学(28191)
- 院(27616)
- 范(27577)
- 师范(27057)
- 省(26017)
- 基金
- 项目(160810)
- 科学(123577)
- 基金(116636)
- 家(106841)
- 国家(105989)
- 研究(104465)
- 科学基金(87914)
- 社会(65800)
- 省(64436)
- 基金项目(62690)
- 社会科(62394)
- 社会科学(62369)
- 自然(61167)
- 自然科(59788)
- 自然科学(59754)
- 自然科学基金(58739)
- 划(55146)
- 教育(48292)
- 资助(47516)
- 编号(39835)
- 重点(37138)
- 部(34688)
- 计划(34649)
- 发(34262)
- 创(33678)
- 科研(32601)
- 创新(31655)
- 科技(31347)
- 成果(31044)
- 业(30126)
- 期刊
- 济(88792)
- 经济(88792)
- 研究(56613)
- 学报(52298)
- 农(49903)
- 科学(41892)
- 中国(38696)
- 大学(36838)
- 学学(35547)
- 农业(33451)
- 财(29853)
- 管理(26080)
- 业(18097)
- 教育(17162)
- 技术(16942)
- 融(16640)
- 金融(16640)
- 财经(15590)
- 经济研究(15500)
- 业经(15173)
- 业大(15044)
- 版(14318)
- 经(13343)
- 农业大学(13045)
- 问题(12538)
- 科技(12042)
- 技术经济(11423)
- 商业(10991)
- 贸(10517)
- 统计(10502)
共检索到31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分析2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氨氮去除率,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均显著相关,菌株9A-7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6,菌株9A-19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8。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 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2菌株去除氨氮的理想盐度均为30,但低p ...
关键词:
氨氮去除菌 分离鉴定 去除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峰峰 谢凤行 周可 孙海波 赵玉洁
为研究利用微生物方法解决养殖水体中氨氮污染的问题,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1株氨氮去除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氨氮去除能力的菌株AD-8,对其脱氮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氨氮浓度高达200mg/L时,AD-8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86%以上,15℃下,48 h AD-8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1.2%;在模拟养殖水体中,AD-8氨氮去除率也可达90%。通过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D-8初步鉴定为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雄祺 谢媚 陈偿 管云雁 方建相 云龙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雅琳 杨德坤 高菲 李琦 孙露露 梁剑茹 周立祥
[目的]吸附法去除水中氨氮通常是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后采用固液分离法去除。本文采用具有一定可溶性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与水中氨氮结合,形成可溶的结合物,然后采用沉淀剂一步沉淀去除的新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天然植物多酚类物质Y(以下简称"植物多酚Y")为吸持剂,以硫酸铁为沉淀剂,研究了模拟的氨氮废水的p H值、初始氨氮浓度、温度、植物多酚投加量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吸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在含单一氨氮的模拟废水中植物多酚Y对氨氮吸持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可高达到31.9 mg·g(-1),模拟计算最大吸
关键词:
植物多酚 硫酸铁 氨氮 吸持 沉淀 去除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蔡云龙 臧维玲 姚庆祯 张饮江
测定生化环、沸石、生化石和碎石4种滤料的去除氨氮效果。结果显示,单位体积滤料去氨氮效果以沸石最佳[4.19mg/(h·L)],生化环和生化石去氨氮能力基本相同,两者分别为3.60mg/(h·L)与3.58mg/(h·L),效果最差的碎石仅为2.09mg/(h·L);若以单位质量滤料表示其去氨氮能力,则不同滤料的去氨氮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生化环去氨氮能力最强[5.29mg/(h·kg)],其次为生化石,其去氨氮能力为4.07mg/(h·kg),沸石的去氨氮能力较差[1.95mg/(h·kg)],仅为生化环的37.0%,碎石的去氨氮能力最差[0.87mg/(h·kg)],为生化环的16.4%。
关键词:
生化环 沸石 生化石 碎石 去氨氮效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家顺 吕娜 田长城 李贇 潘鲁青
为了获得对虾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的菌株,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的菌株,培养24 h后的去除率分别为96.17%和88.27%,编号为O-11。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明确了该菌株基本生物学特征以及可能的分类地位。分离菌株在2030℃时有利于亚硝态氮的去除,而温度为2035℃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分离菌株在盐度小于30的环境中对亚硝态氮的去除能力受盐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在碱性环境中分离菌株对氨氮的去除能力较高。安全性检验可知,在菌浓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磊 王志杰 高戈 黄倢
采用无机氮筛选培养基,从对虾养殖水体和对虾肠道中分离到3株具有脱氮效果的异养硝化菌株(编号分别为20131023A00、20131023A01和20131023A05),它们在氨氮含量为0.12%的液体筛选培养基上(pH=7.2),28℃经24H对氨氮的转化能力分别为(38.9±0.1)%、(43.1±0.4)%和(49.9±0.5)%;采用纸片法拮抗实验选出菌株20131023A05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具有拮抗作用,在1.57×10~5 cFu/cm~2、1.57×10~4 cFu/cm~2和1.57×10~3 cFu/cm~2的副溶血弧菌平板上产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晓云 裴觉民 赖伟 谭小苹
研究了膜式氧合器 3种不同解吸方式 ,即 :O2 对流法、真空抽取法和酸吸收法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因素 ,并比较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氨氮初始浓度和pH是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 pH >9时 ,O2 对流法和真空抽取法对氨氮去除效果比 p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云 刘国华 蔡辉益 张姝 常文环 谢庆 司彦培
【目的】氨气是畜禽养殖业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之一。为了获得用于治理畜禽粪便氨气污染的微生物,从发酵3 d的鸡粪中分离筛选高效氨氮降解菌,研究其对鸡粪的除氨效果。【方法】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对鸡粪中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行连续10代的富集培养,将获得的富集培养液按10-1梯度稀释后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的单菌落接种至富集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定培养基中剩余的氨氮含量,比较各菌株之间的氨氮降解率,筛选出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研究不同温度(20℃、25℃、30℃、35℃、40℃)和p h(3.0、4.0、5.0、6.0、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爱清 向言词 杨光玺 郭盈希 宋早文
为筛选对锰污染环境进行微生物治理的抗锰菌,从湘潭锰矿的矿石和锰尾矿坝采集土样,通过含Mn SO4的固体平板法分离、纯化抗锰细菌,依据形态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抗锰菌株进行鉴定;抗锰菌株在含0.005、0.010、0.015 mol/L Mn SO4的培养液中生长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抗锰菌培养液的离心上清液中Mn2+的含量,计算Mn2+的去除率;通过正交试验,以生猪养殖粪污废水原液直接接种抗锰细菌液体菌种,检测抗锰菌的除锰能力。结果表明:1)筛选、分离出1株抗锰菌,将其定名为KM01,经鉴定,该菌为一种沙雷氏菌;2)在含0.005、0.010、0.015 mol/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文勇 王腾腾 韩慧宗 王斐 张明亮 宋元照 姜海滨
为筛选用于微生态制剂研发的海水鱼源益生菌,本研究对海捕野生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消化道内壁粘膜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80株可培养细菌。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菌株的产酶能力进行测定,选取海水鱼常见病原菌为指示菌测定分离菌株产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出2株潜在益生菌TS2和TH8,并进行菌株的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生长特性及其对宿主安全性的研究。结果显示,TS2产蛋白酶(protease)、淀粉酶(amylase)和脂肪酶(lipase),其无菌培养产物可显著抑制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的生长。TH8产蛋白酶和脂肪酶,其无菌培养产物可显著抑制鳗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生长。基于细菌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TS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H8为河流漫游球菌(Vagococcus fluvialis)。TS2在温度为15~40℃、NaCl浓度为0~8%、pH为5~9时生长较快,6 h进入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TH8在温度为20~40℃、NaCl浓度为0~8%、pH为5~12时生长较快,2 h进入对数期,14 h后进入稳定期。菌株对同源宿主的安全性检测发现,TS2和TH8在10~(8) CFU/mL浓度下对同源宿主是相对安全的。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TS2、河流漫游球菌TH8产酶能力强,其产物能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具有广温、广盐、耐酸碱、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微生态制剂,研究结果为其在海水鱼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丽坤 王景安 宋正国 刘仲齐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铜污染红壤中分离得到2株耐铜真菌。对菌株的形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真菌分别为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最高可耐受铜浓度均为300 mg/L。在Cu2+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添加10 g/L湿菌,在pH 5、25℃、120 r/min条件下振荡吸附30 min后,P.lilacinus和A.terreus对Cu2+的吸附率分别达85.45%和87.54%。
关键词:
耐铜真菌 淡紫色拟青霉 土曲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胡光安 韩舞鹰
本文研究了采用浸没式生物滤池处理集约化养殖污水时 ,水力停留时间 (HRT/min)、水温(T/℃ )、总氨氮浓度 ([TAN] ,mgNH+4-N/L)对总氨氮去除速率 (R/gNH+4-N/m3 h)的效应。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的经验方程为 :当 [TAN]≥ 2 85mgNH+ 4-N/L ,R =0 2 6+ 0 2 9·HRT + 0 0 0 8·HRT·T -0 0 1·HRT2 ;当 [TAN]≤ 2 85mgNH+ 4-N /L ,R =(-0 78+ 0 2·HRT + 0 0 0 3·HRT·T -0 0 0 7·HRT2 )·[TAN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甜 郭新超 孙长顺
【目的】分析三维电极法去除氨氮的主要途径及其氧化机理。【方法】以石墨棒为阳极、不锈钢直筒为阴极、柱状活性炭为粒子电极,自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处理,考察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解质(氯离子)浓度和p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氨氮的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三维电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随着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当电解电压为9V,电解时间50min,以0.02mol/l的naCl作电解质,在废水pH呈中性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70%。通过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可知,氨氮的去除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游离氨(nH3)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温珊珊 张寒野 何文辉 张饮江 徐姗楠 何培民
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水平上测定了真江蓠培养密度对NH4-N去除效率和吸收速率的影响,比较了真江蓠在氮半饥饿和氮饱和状态下的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起始浓度NH4-N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江蓠密度为2~24g.L-1时,5h内随着藻体密度增大和实验时间延长,真江蓠去氨氮能力也增强。当藻体密度为24g.L-1时,真江蓠在5h内去除氨氮效率最高,达到99.77%。各种藻体密度在起始阶段保持较高吸收速率(30~41μmol.g-1.h-1),随后藻体密度与吸收速率呈反比关系,其最低藻体密度组(2g.L-1)在3h和5h吸收速率最大,分别为2...
关键词:
真江蓠 氨氮 吸收动力学 生态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