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0)
2023(12849)
2022(11229)
2021(10498)
2020(8643)
2019(19908)
2018(19938)
2017(37749)
2016(20879)
2015(23412)
2014(23450)
2013(23340)
2012(21721)
2011(19808)
2010(19805)
2009(17844)
2008(17257)
2007(15124)
2006(13367)
2005(11888)
作者
(63709)
(52613)
(52396)
(49396)
(33729)
(25377)
(23738)
(20817)
(20096)
(18898)
(18085)
(17850)
(16898)
(16730)
(16368)
(16153)
(16017)
(15627)
(15121)
(15017)
(13343)
(13203)
(12823)
(11942)
(11903)
(11894)
(11789)
(11718)
(10775)
(10471)
学科
(84915)
经济(84833)
管理(54904)
(53417)
(42787)
企业(42787)
方法(33979)
数学(28867)
数学方法(28549)
中国(25206)
地方(23569)
(23450)
(21114)
业经(19956)
(17614)
农业(16080)
(15565)
贸易(15552)
(15003)
环境(14379)
(14118)
(13925)
技术(13770)
理论(13515)
(13390)
银行(13330)
(13063)
金融(13060)
地方经济(12878)
(12859)
机构
大学(294522)
学院(294437)
管理(113048)
(110560)
经济(107949)
研究(105460)
理学(97236)
理学院(96025)
管理学(94270)
管理学院(93766)
中国(76624)
科学(70158)
(64938)
(56774)
(55365)
研究所(50739)
业大(49324)
(49088)
中心(46571)
农业(44575)
(43923)
北京(41374)
(40477)
师范(39993)
财经(38934)
(38391)
(36278)
(35338)
技术(34156)
(33342)
基金
项目(203943)
科学(157815)
研究(145584)
基金(144488)
(127606)
国家(126488)
科学基金(106991)
社会(87891)
社会科(83093)
社会科学(83073)
(82173)
基金项目(77454)
自然(71683)
自然科(69937)
自然科学(69913)
(68907)
自然科学基金(68631)
教育(66162)
资助(59650)
编号(59636)
成果(48429)
(47602)
重点(46082)
(43051)
(42367)
课题(42135)
创新(39497)
科研(39276)
计划(38749)
发展(37116)
期刊
(127300)
经济(127300)
研究(86762)
中国(59848)
学报(54294)
(52869)
科学(48068)
管理(42162)
大学(39945)
学学(37718)
农业(37170)
教育(35591)
(34649)
技术(25562)
(25291)
金融(25291)
业经(22571)
经济研究(19704)
(18749)
财经(17953)
图书(17176)
问题(16374)
科技(16170)
(15183)
业大(15093)
(14584)
理论(14519)
技术经济(13731)
实践(13484)
(13484)
共检索到438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强  张兴  
【目的】研究嗜线虫致病杆菌X.nematophilaYL001(YL001菌株)和伯氏致病杆菌X.bovieniiYL002(YL002菌株)发酵物的杀虫活性,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抗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注射法、浸液法及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了YL001和YL002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大蜡螟、粘虫、小菜蛾及棉铃虫的血腔毒性及毒杀、生长抑制和拒食活性,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YL001和YL002菌株无菌滤液对大蜡螟和粘虫5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血腔毒性,用其不同培养时间的无菌滤液处理大蜡螟和粘虫,48 h后大蜡螟的死亡率均为100%,粘虫的死亡率随共生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贤  王永宏  刘霞  李骞  冯俊涛  张兴  
对分别采自陕西杨凌、汉中、渭南、太白4地区的315份土样进行了昆虫病原线虫筛选及其共生菌分离,得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及1株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经初步鉴定为致病杆菌属(X enorhabdus)的嗜线虫致病杆菌种(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us)内的一个变种;对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与辣椒疫霉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有延缓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亚莉  丛斌  王欢  韩冰  
本研究自5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离体培养得到35株共生细菌菌株 ,生物测定结果表明:SteinernemaSsy3线虫品系的共生菌对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幼虫有较高的胃毒毒力 ,对存活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毒力菌株相关因子的研究表明 :高毒力菌株Ssy-1B经50℃处理10min及18W紫外灯下60cm高度垂直照射60min杀虫活性仍很稳定 ;Ⅰ、Ⅱ型共生菌对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的血腔毒力均很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兴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YL001(简称YL001)和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bovienii YL002(简称YL002)是分别从陕西杨凌土壤中筛选的2株昆虫病原线虫体内分离鉴定获得的共生菌。对这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菌株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YL001发酵液对烟草赤星菌、番茄早疫菌、辣椒疫霉菌、南瓜枯萎菌、黄瓜炭疽菌和稻瘟菌,YL002发酵液对辣椒疫霉菌、黄瓜炭疽菌、稻瘟菌和小麦纹枯菌的抑制率均在75%-100%;无菌滤液仅对辣椒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兴  
从陕西杨凌采集的昆虫病原线虫S teinernem a sp.YL 001和S teinernem a sp.YL 002肠道内分别分离到1株具有较高杀虫和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YL 001和YL 002,并对其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YL 001和YL 002菌株分别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a)和伯氏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bov ien ii)。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刘彦群  董辉  钱海涛  李天来  丛斌  郑婧  谢迪  高眃晞  
利用从国内采集土样中收集到的23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和5个本室保存的线虫品系分离共生菌,通过对共生菌菌株发酵液和初提物抑菌活性的测定,得到1株对玉米弯孢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SY5,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50.00mm和33.34mm,并对抑菌活性强的菌株发酵液的抗逆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共生菌菌株SY5在50℃下处理60 min和100℃高温下10 min,其抑菌活性依旧很高;18W紫外线照射120 min对共生菌SY5的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常温保存150d,抑菌活性下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漫  蔡翰林  张克云  
[目的]通过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DR186侵染黑腹果蝇的野生型和免疫突变体,研究该共生菌侵染果蝇成虫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饲喂和针刺方式将S.nematodiphila DR186接入野生型黑腹果蝇和其体液免疫途径突变体的肠道和血腔中引起侵染;通过统计2种侵染条件下各个突变体的存活率,血腔中共生菌的菌体数,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类抗菌肽Diptericin和Drosomycin的表达水平来研究S.nematodiphila DR186对果蝇的致病机制。[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汝龙  刘众杰  李岳虎  张克云  
[目的]本研究通过HeterorHabditidoides rugaoensis/serratia nematodipHila r187侵染黑腹果蝇的免疫突变体,来研究该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成功侵染果蝇成虫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携带共生菌的线虫侵染、钨针沾共生菌菌悬液针刺和人工饲喂共生菌3种方法将s.nematodipHila r187植入果蝇血腔或肠道;通过果蝇死亡率、细菌菌落计数,结合果蝇体液免疫信号系统调控的2种抗菌肽——diptericin和drosomycin表达的Q-pcr检测,研究H.rugaoensis-s.nematodipHila r187与果蝇体液免疫系统的互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汝龙  刘众杰  李岳虎  张克云  
[目的]本研究通过Heterorhabditidoides rugaoensis/Serratia nematodiphila R187侵染黑腹果蝇的免疫突变体,来研究该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成功侵染果蝇成虫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携带共生菌的线虫侵染、钨针沾共生菌菌悬液针刺和人工饲喂共生菌3种方法将S.nematodiphila R187植入果蝇血腔或肠道;通过果蝇死亡率、细菌菌落计数,结合果蝇体液免疫信号系统调控的2种抗菌肽——Diptericin和Drosomycin表达的Q-PCR检测,研究H.rugaoensis-S.nematodiphila R187与果蝇体液免疫系统的互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杰  刘彬  段玉玺  张国栋  
采用稀释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获得白僵菌105株,初步筛选出20株有效菌株,测定其发酵液对4种靶标线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20株被测菌株中有9株对不同种类线虫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菌株B703147发酵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和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24h校正死亡率均为92%以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次菌株B23对南方根结线虫和大豆胞囊线虫致死率也均为85%以上;供试菌株中B703148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最高,处理48h致死率为66.15%,而大部分菌株对小杆线虫致死率均达到80%以上。研究表明不同白僵菌菌株的发酵液对同一种类线虫生物活性存在差异,对不同种类线虫存在选择性毒力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佳敏  孔垂旭  肖勇  余祥文  白梦娇  王蓉  张海华  
【目的】本文明确了小杆线虫P01与白僵菌Bbn6对烟草蛴螬的联合作用。【方法】在室内分别测定了Bbn6、P01、Bbn6+P01对蛴螬的致死效果;Bbn6对P01线虫的生物活性,并通过田间试验对P01与Bbn6联合防治烟草蛴螬的协同增效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①白僵菌Bbn6发酵液对P01线虫的24~120 h的校正死亡率均不超过5%(0.34%~4.71%);白僵菌Bbn6与P01混合处理蛴螬的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P01和Bbn6单用处理,处理72 h后,Bbn6+P01处理蛴螬校正死亡率为96.67%,P01单用时校正死亡率为83.33%,Bbn6单用时校正死亡率为30.00%;②田间应用时,Bbn6与P01混合处理的烤烟茎围、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均明显优于P01和Bbn6单用处理;药后123 d,Bbn6+P01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73.69%,P01和Bbn6单用处理的蛴螬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9.19%和45.05%。【结论】昆虫病原线虫P01与白僵菌Bbn6协同作用防治烟草蛴螬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容燕  冯书亮  范秀华  曹伟平  胡明峻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 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合为:氮源B4 4%,淀粉1 2%,酵母粉0.5%,KH2PO40.04%,MgSO40.05%。用此配方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的平均菌数可达到44亿/mL,晶体产生量为2 1130mg/mL,发酵液稀释50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进行生测,14d平均死亡率达到78 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治  彭德良  李建洪  
利用3个真菌菌株ZB-4、ZW-3、XX-8的发酵液对蕃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进行室内离体活性测定和温室盆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个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在处理后24、48和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27%、91.27%、86.58%;4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68.52%、84.05%、60.33%。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处理番茄苗,与对照相比,处理后45 d番茄根结线虫的减退率分别达到46.7%、43.3%、36.7%,防治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奇志  赵映霞  严毓骅  王玉柱  Itamar Glazer  
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 ,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 4 0多种害虫的防治 ,田间防效达 70 %以上。线虫施用技术、生活习性及搜索方式直接影响其侵染力。应用保湿剂、抗干燥剂及干燥脱水等技术为线虫的储运和防治食叶害虫提供了方便。低毒化学农药不影响线虫的存活和田间侵染力 ,可以混合使用。我国还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线虫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奇志  王玉柱  佟付泉  周顺海  张薇  徐莉娜  
本文着重研究了4个线虫品系(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MK,A24和Beijing品系及长尾线虫S.longicaudumCB-2y品系)的线虫对不同树种──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剂量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施用方法──注射法和海绵法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及不同贮藏期──1个月和一年对桃红颈天牛幼虫浸染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对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的侵染力无显著差异;30000~50000条/ml,剂量的MK,A24和Beijing3个品系线虫对桃、杏树内的桃红颈天牛具有较高的侵染力;多数供试线虫以注射法施用效果好于用海绵法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