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9)
- 2023(4313)
- 2022(3714)
- 2021(3604)
- 2020(2996)
- 2019(7162)
- 2018(6510)
- 2017(10041)
- 2016(5868)
- 2015(6635)
- 2014(6270)
- 2013(6268)
- 2012(5924)
- 2011(5559)
- 2010(5500)
- 2009(4860)
- 2008(5063)
- 2007(3965)
- 2006(3449)
- 2005(3216)
- 学科
- 济(17588)
- 经济(17579)
- 管理(8907)
- 学(8727)
- 业(8366)
- 中国(6703)
- 方法(6607)
- 企(6409)
- 企业(6409)
- 数学(5906)
- 数学方法(5747)
- 教育(5744)
- 农(5018)
- 研究(4946)
- 制(4924)
- 地方(4363)
- 贸(4255)
- 贸易(4252)
- 生(4160)
- 易(4127)
- 业经(3963)
- 财(3658)
- 研究生(3558)
- 理论(3305)
- 度(3283)
- 制度(3272)
- 农业(3267)
- 税(3221)
- 和(3153)
- 税收(2986)
- 机构
- 大学(81318)
- 学院(78061)
- 研究(39582)
- 科学(28876)
- 中国(27139)
- 济(24359)
- 农(23623)
- 经济(23476)
- 所(22309)
- 管理(21986)
- 研究所(20875)
- 京(19371)
- 农业(18966)
- 理学(18483)
- 理学院(18096)
- 业大(17598)
- 管理学(17276)
- 管理学院(17137)
- 中心(16727)
- 院(15666)
- 室(14710)
- 省(14249)
- 实验(13251)
- 江(13121)
- 范(12708)
- 实验室(12672)
- 北京(12491)
- 师范(12420)
- 研究院(12142)
- 重点(12085)
- 基金
- 项目(59558)
- 科学(44349)
- 基金(41358)
- 家(41167)
- 国家(40875)
- 研究(36425)
- 科学基金(31616)
- 省(24245)
- 自然(23774)
- 自然科(23181)
- 自然科学(23168)
- 自然科学基金(22728)
- 划(22244)
- 基金项目(21727)
- 社会(19661)
- 社会科(18468)
- 社会科学(18464)
- 教育(17468)
- 资助(16759)
- 重点(15834)
- 计划(15277)
- 科技(14736)
- 发(13481)
- 编号(13362)
- 科研(12712)
- 创(12218)
- 专项(12055)
- 部(11883)
- 创新(11605)
- 课题(11492)
共检索到128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曰林 李广德 席本野 戴腾飞 贾黎明
【目的】三倍体毛白杨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之一,是我国木材战略储备的重要资源。滴灌水氮耦合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林培育,掌握该栽培技术下毛白杨幼林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特征,明确影响细根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对精准水氮耦合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砂壤土立地条件下2年生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由-20 kPa(W20)、-33 kPa(W33)、-45 kPa(W45)3个灌溉水平和0(N0)、80 kg/(hm~2·a)(N80)、150 kg/(hm~2·a)(N150)、220kg/(hm~2·a)(N220)4个施氮水平组成的12个水氮耦合处理,并设置无灌溉施肥的对照处理,监测特定水氮耦合处理下(W20N220、W20N80、W20N0、W45N220、W45N0)幼林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对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及土壤含水率与细根生长的关系。【结果】(1)滴灌水氮耦合及土层深度对细根生长及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P 硝态氮>铵态氮。【结论】W20滴灌施肥处理能显著促进表土层细根生长,不同施氮量对细根性状无明显影响;三倍体毛白杨优先改变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土层的分配及部分形态特征,而非改变细根总生物量以适应水氮资源的异质性;滴灌水氮耦合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方式对0~30 cm细根集中分布土层及时补充水氮资源,提高资源的吸收利用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席本野 戴腾飞 于景麟 李广德 陈雨姗 王杰 贾黎明
【目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我国主要的纸浆兼用材林,较低的水肥利用效率容易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甚至林分产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根区土壤氮分布、根系分布以及林木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毛白杨人工林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20 kPa(I_(20))、-33 kPa(I_(33))、-45 kPa(I_(45))和4个施N水平:0(F_0)、120 kg/(hm~2·a)(F120)、190 kg/(hm~2·a)(F190)、260 kg/(hm~2·a)(F_(260)),并设置CK对照(不灌溉不施肥)。测定其全年的土壤NO_3~--N动态、细根分布以及生物量产量。【结果】(1)施N量和灌溉量显著增加NO_3~--N运移、分布和深层累积量,其中I_(20)F_(260)处理NO_3~--N深层浸出现象严重,而I_(20)F_(120)处理浸出量最小。(2)水肥耦合管理可使根系分布浅层化;其中N肥供应可改变根系分布规律,灌溉促使根系分布表层化;而根系生长对N的响应取决于灌溉水平,其中I_(20)F_(260)处理根长密度(RL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鲜李虹 刘勇 常笑超 王凯 宋协海 王洋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配置下的毛白杨人工林在造林4年后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探究不同密度配置是否对毛白杨根系分布存在影响,为毛白杨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种造林密度(2 m×3 m和3 m×4 m)的5年生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在水平方向30、60、90、120、150 cm处,垂直方向20、40、60、80 cm处依次取样,每株共取得20个根系样品,共选取18株标准木,获得360个样品。对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根重密度等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造林初期密度对树木的树高存在显著影响,胸径影响不显著。2)不同造林密度会对毛白杨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产生显著影响。株行距为2 m×3 m的细根生物量、细根根重密度均显著高于3 m×4 m密度配置;而比根长、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则以3 m×4 m密度配置下更优。3)水平方向上,2 m×3 m密度条件下,距树干水平距离0~30 cm处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平距离,且0~30 cm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3 m×4 m。2 m×3 m密度下比根长、比表面积均随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加,以120~150 cm处最大,而3 m×4 m密度下比根长各水平距离间均无显著差异。4)垂直方向上,两种密度下生物量、根重密度均呈现随着垂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均以0~20 cm深度处最大。5)3 m×4 m密度下根长密度表层显著高于其余深度土层,而2 m×3 m密度下60~80 cm根长密度分配比例(27.30%)接近0~20 cm处(27.25%),表层及深层均有较大细根分配比例。2 m×3 m较高密度40~80 cm根长密度占整株的53.64%,高于3 m×4 m较低密度40~80 cm的45.62%。【结论】不同密度配置显著影响毛白杨细根的空间分布,2 m×3 m较高密度配置会导致毛白杨根长密度分配比例下沉,即密度带来的竞争关系导致植物细根的向下伸长,吸收更深层次的土壤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青 王亚飞 贾黎明
【目的】研究沟灌水氮耦合对三倍体毛白杨S86高密度短轮伐期纸浆林林木生长和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选择适合当地的高效沟灌-施肥技术制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高唐县三倍体毛白杨S86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监测3个灌溉水平,即土壤水势值达到-20 kPa(W1)、-33 kPa(W2)、-45 kPa(W3)时开始灌溉,和4个施氮水平(N1,120 kg/(hm2·a);N2,190 kg/(hm2·a);N3,260 kg/(hm2·a);N4,0 kg/(hm2·a))组合下短轮伐期内(2017-2020年)胸径、相对生长率、蓄积、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并设置无灌溉施肥作为对照处理(CK)。【结果】三倍体毛白杨S86的胸径生长速生期持续较长,生长季内各处理不同林龄林分胸径生长均符合Logistic函数(R_2>0.99),各沟灌施肥处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6月份。沟灌施氮处理对2年生毛白杨S86林木胸径增长量、相对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松言 付婧懿 邸楠 王烨 席本野
【目的】探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的细根根长密度(FRLD)分布及形态特征,为优化该系统的集约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的4年生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于小麦收获后,采取根钻法在3株平均标准木周围进行根系取样,取样位点为窄行距树75 cm、树行距树75 cm、宽行距树100、200、300、400 cm,取样深度为80 cm,共取得根样288个。对所有样品进行形态扫描和烘干称质量,得到不同深度、位点处的毛白杨和小麦细根的分布及形态数据。【结果】垂直方向上,毛白杨和小麦的细根均主要聚集在0~20 cm的浅土层,其中FRLD分别占总根长密度的68%和45%。毛白杨(R~2=0.679 3,P 0.05),在深土层中则表现出小麦的FRLD显著高于毛白杨的特征(P <0.05)。【结论】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的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毛白杨和小麦的细根分布产生了空间分离,密集分布区域重叠较少;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吸收土壤资源以占据竞争优势,小麦会生产更多吸收效率更高的细根。以上结果可为优化该栽植模式下农林复合系统的集约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毛白杨 细根 根系空间分布 根系竞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杨红青 周欧 古丽米热·依力哈木 段劼 贾黎明 席本野
【目的】植物生态化学计量比可以代表植物的生存策略,反映出植物对生态系统外界变化的响应。了解毛白杨林木化学计量特征可以明确毛白杨养分利用策略及养分分配情况,旨在对毛白杨纸浆林高效水、氮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试验以黄泛平原上三倍体毛白杨S86纸浆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沟灌水氮耦合试验,雨季在全灌高肥(W_(20)N_H)、全灌(W_(20)N_0)、缺灌高肥(W_(45)N_H)、自然对照(CK)处理下整株取样,测定5年生毛白杨叶、枝、干、根各器官的碳、氮、磷含量。【结果】(1)生长季内毛白杨各器官的有机碳含量范围为440.31~454.44 g/kg,各器官氮含量范围为6.87~25.48 g/kg,各器官磷含量为0.70~1.71 g/kg。各器官的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范围分别为18.62~84.60、292.05~1 128.79、6.82~18.05。(2)地上部分枝、叶全氮含量随冠层高度的下降呈现出递减趋势,地下部分细根在各处理下碳、氮、磷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各处理下不同冠层叶片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范围为14.20~22.45、236.83~489.91、15.24~23.65。【结论】总体来看,对于5年生高密度毛白杨纸浆林树木,缺灌高肥(W_(45)N_H)处理对于各器官的养分积累作用有限。全灌(W_(20)N_0)和全灌高肥(W_(20)N_H)处理能够降低毛白杨叶片的氮磷比,缓解黄泛区域毛白杨培育的氮、磷限制,但全灌下施肥与否对于氮磷比的降低并无显著影响。因此,毛白杨高密度纸浆材在经过长时间水养管理后,在满足充分灌溉的条件下,应当考虑减少氮肥施用量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维持高生长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彭晶晶 马鑫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
关键词:
地面滴灌 杨树人工林 细根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岭 张富仓 贾运岗
【目的】研究施肥量和灌水量对不同滴灌模式棉花产量、氮素利用效率(NUE)、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水氮耦合效应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带4行、2带4行、2带6行3种滴灌模式,灌水量和施氮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大田小区棉花膜下滴灌试验。【结果】棉花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带4行为灌水量>施氮量,2带4行和2带6行为施氮量>灌水量。在灌水量65.1~284.9mm的范围内,3种滴灌模式棉花产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棉花产量与施肥量,1带4行施氮量16.2~94.2kg·hm-2呈显著的正相关,2带4行在施氮量为16.2~69.0kg·hm-2呈负相关,施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张亚雄 时海香 王斐 刘龙龙 李豆豆 贺曰林 席本野
以8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速生人工林为对象,从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叶片净光合速率、树干边材液流等生长、生理角度,探讨修枝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修枝第二年,消除初始条件影响后,轻度修枝三倍体毛白杨胸径年生长量显著大于对照(P=0.034);5月中旬到6月中旬,轻度修枝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重度修枝和对照(P=0.024),分别为重度和对照的1.59和1.69倍。修枝可提高三倍体毛白杨材积生长,轻度修枝材积生长显著高于对照(P=0.008),较对照和重度修枝分别高140.66%和9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嘉磊 薄慧娟 李璇 文春燕 王江 聂立水 田菊 宋莲君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持水量和纯氮施用量对毛白杨人工林单位面积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确定毛白杨无性系最佳水氮组合方案。【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河北威县林地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不同无性系(BT17,B331,S86,1316)毛白杨林分蓄积量影响。【结果】1)无性系在不同纯氮施用量和田间持水量灌溉条件下单位面积上林分生长量有差异,S86无性系对高水肥处理响应较好,1316无性系响应较差。2)对杨树人工林进行水分灌溉管理措施时,应该设置田间持水量75%以上作为灌溉临界值同时灌溉临界值应考虑造林地区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林龄等因素。3)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上纯氮施肥量范围是在100~400 kg·hm~(-2),且施肥量应当根据实验地区肥力等级状况进行酌量加减。【结论】在河北威县S86无性系是在田间持水量75%以上和每株施氮量160 g的管理措施下能实现速生丰产的毛白杨无性系,建议在相近地区进行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林培育时候优先考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久生 杜珍华 栗岩峰 李蓓
【目的】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的特殊性在于系统性能不仅受水力设计参数的影响,而且还与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密切相关。本文的目的是定量评估地下滴灌系统水力参数和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对土壤水氮空间分布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田块的土壤为砂质壤土。试验中滴灌带埋深设置0、15和30cm3个水平,施肥装置选择国内外常用的压差式施肥罐和文丘里施肥器两种类型;土壤特性测试指标包括颗粒组成、容重、水分特征曲线、含水量、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估算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夏玉米收获时测定了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分布。【结果】试验田块内土壤初始硝态氮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饱和导水率次之,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烨 李广德 刘国彬 廖婷 郭丽琴 姚砚武 曹均
【目的】明确速生树种物候特征和生长可塑性对施肥的响应机制,为速生丰产林高效养分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重要速生丰产林树种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包含3个施氮量处理(115、230和345 kg·hm~(-2)a~(-1))和1个对照处理(CK;0 kg·hm~(-2)a~(-1))的施肥试验。试验期间,对不同处理林分的叶面积指数(LAI)、胸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进行连续测定,并对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异速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所有施肥处理的叶面积变化规律和胸径生长物候特征均与CK处理相似:毛白杨展叶期为4月中旬,落叶期为8月底,5月中旬至8月林地LAI在1.60~1.77 m~2·m~(-2)之间,叶面积较稳定。胸径生长起始期为4月中旬,8月下旬进入枝条封顶期,9月初胸径停止生长,胸径生长节律有明显的“快-慢-快”双峰型生长模式。各施肥处理的胸径生长速率和LAI均大于CK,尤其在生长季后期(8月),胸径生长速率平均比CK处理显著高71.6%(2011年)和85.1%(2012年)(P<0.05)。2)生物量分配异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处理茎干和胸径的异速方程斜率为2.4,表明茎干生物量与胸径的生长关系为异速增长,茎干生物量分配比例主要受个体发育的控制而发生改变。施肥能提高茎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加速林木个体的发育速度,从而引起了茎干生物量分配的表观变化。CK和施肥处理的叶和地下根系的方程斜率分别为1.2和1.0,这表明叶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为等速增长。对比发现,施肥处理叶和根系异速方程的常数比CK显著高出0.4~0.6(P<0.05),这表明当拥有相同根系生物量时,施肥比CK有着更多的叶生物量,使得生物量分配从根向叶转移,即施肥引起了毛白杨叶生物量分配的变化。【结论】在施氮肥条件下,毛白杨的生长表型不仅会发生可塑性变化,而且也会受到个体发育改变的影响,该发现可为“基于植物可塑性响应策略”的速生丰产林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彭晶晶 马鑫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杨树Populus细根生长和分布的影响,为滴灌培育人工林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5年生欧美杨107 Populus×euramericana ‘Neva’为研究对象,在滴灌和沟灌栽培的人工林中选取标准木,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20、50、100和150 cm处采用根钻法取样,比较其细根生物量密度、细根根长密度、细根比根长的差异。【结果】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生物量密度与沟灌的差异随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大(P
关键词:
滴灌 沟灌 杨树 细根 空间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席本野 王烨 贾黎明
【目的】为滴灌施肥下的毛白杨提供合理的氮(N)肥管理建议。【方法】以毛白杨(无性系B301)速生纸浆林(林龄35年)为研究对象,于2010—2012年研究施N量和施N频率对毛白杨生物量积累和N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为施N量115(N_(115)),230(N_(230))和345(N_(345))kg·hm(-2)a(-1)和施N频率[每年分4次施入(F4)和2次施入(F2)]所组成的6个滴灌施肥处理和1个只灌溉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试验期间,对林木生长、生物量积累、N吸收量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
关键词:
滴灌施肥 三倍体毛白杨 生物量 N吸收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