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4)
- 2023(9611)
- 2022(8507)
- 2021(7840)
- 2020(7110)
- 2019(16541)
- 2018(16692)
- 2017(31612)
- 2016(18101)
- 2015(20721)
- 2014(21206)
- 2013(20722)
- 2012(19662)
- 2011(17983)
- 2010(18260)
- 2009(17169)
- 2008(17230)
- 2007(15858)
- 2006(13687)
- 2005(12375)
- 学科
- 济(73667)
- 经济(73585)
- 管理(47633)
- 业(44207)
- 方法(37439)
- 企(35590)
- 企业(35590)
- 数学(33275)
- 数学方法(32770)
- 农(19989)
- 学(18993)
- 中国(18861)
- 财(18245)
- 制(14921)
- 地方(14085)
- 贸(13647)
- 贸易(13644)
- 业经(13641)
- 易(13231)
- 理论(13132)
- 农业(12687)
- 银(11551)
- 银行(11496)
- 和(11387)
- 融(11233)
- 金融(11225)
- 行(10978)
- 体(10848)
- 务(10749)
- 财务(10703)
- 机构
- 大学(264760)
- 学院(262976)
- 济(101056)
- 经济(98633)
- 研究(94995)
- 管理(94939)
- 理学(81075)
- 理学院(80072)
- 管理学(78033)
- 管理学院(77573)
- 中国(70909)
- 科学(63666)
- 京(58640)
- 农(57999)
- 所(52002)
- 研究所(47511)
- 业大(46741)
- 财(46494)
- 农业(46401)
- 中心(43660)
- 江(41862)
- 北京(37120)
- 财经(36344)
- 范(34747)
- 师范(34212)
- 院(33744)
- 州(32894)
- 经(32775)
- 省(31726)
- 技术(31623)
- 基金
- 项目(174718)
- 科学(133806)
- 基金(123537)
- 研究(120428)
- 家(111186)
- 国家(110268)
- 科学基金(91065)
- 社会(71657)
- 省(70223)
- 社会科(67594)
- 社会科学(67568)
- 基金项目(64380)
- 自然(62159)
- 自然科(60726)
- 自然科学(60702)
- 划(60186)
- 自然科学基金(59570)
- 教育(57235)
- 资助(53324)
- 编号(49397)
- 成果(41204)
- 重点(40519)
- 部(38035)
- 发(37326)
- 课题(35867)
- 计划(35638)
- 创(35351)
- 科研(34513)
- 创新(33101)
- 科技(31909)
- 期刊
- 济(110952)
- 经济(110952)
- 研究(73783)
- 中国(55837)
- 学报(52964)
- 农(52007)
- 科学(44169)
- 大学(38227)
- 财(37112)
- 学学(36073)
- 农业(34875)
- 管理(33970)
- 教育(31400)
- 技术(23894)
- 融(22423)
- 金融(22423)
- 业(19230)
- 财经(18012)
- 经济研究(18002)
- 业经(17895)
- 统计(15494)
- 经(15445)
- 版(15094)
- 问题(14981)
- 业大(14458)
- 图书(13423)
- 策(13389)
- 技术经济(13233)
- 科技(12595)
- 决策(12449)
共检索到396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华 黎寿丰 黄华云 李春苗 张静 薛龙岗
为揭示优质肉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2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本质,对父系(D系)和母系(S3系)的6个体尺性状和8个屠宰性状分别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和S3系的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典型相关,其第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和0.884(P<0.01),占总相关信息量的76.4%和77.5%.D系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胸宽、体斜长和胸肌率引起,而S3系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胸深、胫围和腿比率引起.可见,通过对2个品系肉鸡不同体尺性状的选择可实现其屠宰性状的间接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力 江宵兵 王长康
【目的】探讨福建闽清毛脚鸡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的相关关系,为闽清毛脚鸡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闽清毛脚鸡的8个体尺性状(体斜长、胸宽、胸深、胸角、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和7个屠体性状(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瘦肉质量)进行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成年公、母鸡体质量分别为2 350.60和2 063.80 g,公鸡的体尺(除胸角外)和屠体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母鸡。体尺与屠体性状呈不同程度的表型相关,其中以胸深与屠体质量的相关性最高。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895,均达到极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墨 郑麦青 崔焕先 赵桂苹 刘杨
【目的】育种值估计是畜禽育种的核心内容,准确的育种值估计是提高选种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屠宰性状是肉鸡重要的经济性状,且无法活体测量,利用基因组信息进行育种值估计的基因组选择是十分有力的工具。文章通过比较GBLUP和BayesB方法对肉鸡屠宰性状的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为肉鸡育种值估计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本课题组前期收集的3 362只白羽肉鸡的表型记录,性状包括胸肌率(BrR)、胸肌重(BrW)、屠体重(CW)、腿肌率(ThR)和腿肌重(ThW)。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京芯一号"鸡55 K SNP芯片对所有个体进行了基因分型,采用PLINK软件对芯片的基因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基因组选择的GBLUP和BayesB方法分别由基于R语言的ASReml包和hibayes包实施,并采用世代验证法评估两种方法的基因组育种值的预测准确性。【结果】研究发现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与性状的遗传力大致呈正相关。结果显示,在使用GBLUP方法时,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性状为胸肌率。胸肌率、胸肌重、屠体重、腿肌率和腿肌重的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分别为0.3262、0.2871、0.2780、0.2153、0.2126;在使用BayesB方法时,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性状为胸肌率。5个性状的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分别为0.3765、0.2257、0.1376、0.2525、0.2844。结果表明,对于白羽肉鸡屠宰性状的基因组选择研究,BayesB方法的预测准确性略高于GBLUP方法。对于3000的样本量和55 K的标记密度,GBLUP方法的计算时间大约为1h,BayesB方法的计算时间大约为7h。【结论】对于胸肌率、腿肌率和腿肌重,BayesB方法的预测准确性高于GBLUP方法;对于屠体重和胸肌重,GBLUP方法的预测准确性高于BayesB。畜禽的育种工作注重实效性。在实际的育种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和育种的时效性来决定用何种方式估计基因组育种值。
关键词:
鸡 基因组选择 世代验证 准确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时 王克华 屠云洁 顾荣 卢克伦 童海兵
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以隐性白羽鸡和仙居鸡为亲本建立的F2资源群体500只鸡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各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标记与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平均杂合度为0.701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6 8。方差分析显示:MCW 0095、ABR0322、ADL289、MCW 004、ADL166、MCW 104和MCW 67对活体重、屠体重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晨 张星 罗璇 邓缘 崔清明 吴买生 陈斌 彭英林
以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大巴沙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屠宰体质量阶段(85~95、>95~105、>105~115 kg)对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平均背膘厚最薄,腿臀比例最高,>95~105 kg大巴沙猪的瘦肉率最高,>105~115 kg大巴沙猪的屠宰率最高,胴体最长,眼肌面积最大;肉质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肌内脂肪含量最低,>95~105 kg大巴沙猪的熟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105~115kg大巴沙猪的系水力、肌内脂肪、肌苷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滴水损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所有被测猪只的肌肉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很丰富;根据拟合优度建立了部分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综合分析,>105~115kg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佳、肌肉品质好,>105~115 kg为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
关键词:
大巴沙猪 屠宰体质量 胴体性状 肌肉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畅 朱墨 陈艳茹 童世锋 赵桂苹 刘杨
【背景】畜禽育种工作的核心是基因组估计育种值的准确性。不同水平的遗传标记密度对估计育种值的影响较大,随着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和高通量测序价格的下降,基于重测序数据的基因组选择研究不断涌现。理论上,标记密度更高可获得更高准确性的估计育种值。因为影响目标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至少与覆盖全基因组范围的高密度标记中的一个标记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所以,较高密度的标记水平,理论上标记与QTL之间的紧密连锁更好,从而保证了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但也有研究表明,填充测序数据与芯片数据相比,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提升并不明显。【目的】利用GBLUP方法,通过比较填充测序数据和芯片数据在肉鸡屠宰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为肉鸡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基因分型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芯片数据和填充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e, WGS)数据,利用GBLUP方法,针对白羽肉鸡胸肌重、屠体重和腿肌重性状进行基因组预测,对其在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进行比较。首先,使用“京芯一号”鸡55 K SNP芯片对3 362只鸡进行基因分型,并从第7世代的第9批次中随机选取230只鸡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然后利用Beagle 5.1软件将55 K SNP芯片数据填充至重测序数据水平。为避免染色体大小对填充准确性的影响,将选择鸡较大的3号染色体和较小的14号染色体来进行计算等位基因准确率(allele correct rate, CR)和基因型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r),并以此判断填充准确性。利用填充测序数据对3个屠宰性状的基因组育种值进行预测,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秩相关和无偏性。【结果】两条染色体的平均等位基因准确率为0.924,平均基因型相关系数为0.885,填充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后期基因组预测研究。SNP芯片数据基因组育种值的预测准确性在0.2194—0.2629之间,填充测序数据基因组育种值的预测准确性在0.2110—0.2695之间。与55 K SNP芯片的结果相比,填充测序数据的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差异不显著。【结论】与SNP芯片的结果相比,利用填充后的基因组数据对白羽肉鸡的3个屠宰性状(胸肌重、屠体重和腿肌)的基因组育种值预测准确性提升并不显著,该结论为畜禽遗传育种工作中的数据类型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力 肖天放 邵良平
对长白母猪的7个体尺性状和5个繁殖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881,占总相关信息的91.2%.分析还表明:母猪的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存在相关关系;母猪的体重、腹围、乳头数和体高对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和断奶个体重起主要作用,对母猪的早期选择应侧重于这几个性状的表现.
关键词:
长白猪 体尺性状 繁殖性状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丰运 朱广琴 廖云琼 王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s)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探讨IGFBP-3基因作为绵羊屠宰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结合测序方法检测592只甘肃高山细毛羊IGFBP-3基因的变异特征,并分析核苷酸变异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绵羊IGFBP-3第4外显子区检测到1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g.87 A>C),A和B 2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56.76%和43.24%),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29.73%,54.05%和16.22%),并且所研究的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IGFBP-3基因g.87 A>C处的变异对宰前活质量、热胴体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眼肌面积、GR值、嫩度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等位基因B的绵羊群体具有更高的屠宰率,它可以作为甘肃高山细毛羊屠宰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用于生产实践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猛 张立敏 周正奎 袁峥嵘 黄萌 邓桂馨 刘喜冬 刘利 李姣 高雪 高会江 许尚忠 李俊雅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龙 朱方俊 王彦 兰茜 吕荣平 刘益平 朱庆
【目的】研究FATP1基因多态性与优质肉鸡屠体性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加快育种进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381只大恒优质鸡FATP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进行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对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FATP1P3和P4两个位点上分别存在3种多态以及9种单倍型组合。P3位点不同基因型对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胸肌重和腿肌重有显著影响,P4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腿肌重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9种单倍型组合AAMM、AAMN、AGMM、AGMN、AANN、AGNN、GGMM、GGMN和GGNN的频率分别为0.538、0.052、0.265、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伟 王鹏 丁家桐 马月辉 关伟军 储明星 李碧春 吴文忠 陈玲
【目的】探讨湖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in,MST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n,MyoG)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利用RT-PCR分析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早期生长背最长肌肉组织中的mRNA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湖羊MSTN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在2日龄时表达水平最低,并随着日龄增加而增加直到60日龄为止,而后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湖羊MyoG基因在2日龄时表达最低,在30日龄之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在30日龄后下降,公羊直到120日龄、母羊直到90日龄为止,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又增加。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忠海 李辉 易恒洁 杨胜林 彭邦星 卜小雁
【目的】探讨Myo G和MEF2a基因聚合效应对鸭屠宰性状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与鸭屠宰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研究基础,为鸭屠宰性状的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240只三穗鸭为研究素材,扩增Myo G和MEF2a基因并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以检测两基因所有外显子的单核苷酸突变(SNPS)位点。运用SPSS 18.0软件中的GLM统计模型对Myo G和MEF2a基因的SNPS所对应的不同基因型与三穗鸭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根据单基因关联分析结果,将对屠宰性状存在显著影响的Myo G和MEF2a基因的多态位点利用软件PHaSE2.0构建聚合基因型,再进行聚合基因型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栾素军 王亚 萨仁娜 张宏福
【目的】研究舍内相对湿度(RH)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标准化养殖环境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7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0%RH)、低湿组(30%RH)和高湿组(90%RH)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在人工气候实验舱内进行,试验期为42d。在肉鸡21和42日龄时,测定不同RH下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121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在2242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肉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仁义 陈家祥 蔡亚稻 杨贤芳妹 黄灿丽 王长康
选用300只1日龄麻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1地衣芽孢杆菌制剂,Ⅴ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抗敌素.结果表明:Ⅱ、Ⅲ、Ⅳ组肉鸡全期的平均体增重均比空白组高,差异显著(P0.05);Ⅱ组肉鸡全期的料肉比比空白组低2.56%,差异不显著(P>0.05),比抗生素组低了6.56%,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肉鸡全期的成活率均高于空白组,略低于抗生素组,但差...
关键词:
地衣芽袍杆菌 肉鸡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华 张燕之 王辉 郑文静 赵家铭 马作斌
为明确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将高产育种与优质育种有机结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10个不育系与20个恢复系配组的106个杂交粳稻为材料,研究了产量与稻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部分米质性状之间关系密切;穗长、穗粒数在产量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脂肪酸含量、粒宽、长/宽、糙米率等在米质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穗长、结实率对米质性状影响较大;同时精米率、长/宽等品质性状较易受产量性状影响。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产量 稻米品质 典型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