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0)
- 2023(8854)
- 2022(8053)
- 2021(7689)
- 2020(6561)
- 2019(15312)
- 2018(15358)
- 2017(29712)
- 2016(16429)
- 2015(18476)
- 2014(18459)
- 2013(18289)
- 2012(16673)
- 2011(14888)
- 2010(14645)
- 2009(13085)
- 2008(12575)
- 2007(10636)
- 2006(9052)
- 2005(7662)
- 学科
- 济(60304)
- 经济(60236)
- 管理(45178)
- 业(42583)
- 企(36258)
- 企业(36258)
- 方法(30543)
- 数学(26462)
- 数学方法(26142)
- 学(15687)
- 农(15344)
- 财(14788)
- 中国(14582)
- 业经(13318)
- 地方(12304)
- 贸(11659)
- 贸易(11655)
- 易(11339)
- 理论(10864)
- 和(10479)
- 农业(10247)
- 务(9981)
- 环境(9959)
- 财务(9921)
- 财务管理(9907)
- 技术(9872)
- 制(9462)
- 企业财务(9364)
- 教育(8824)
- 划(8652)
- 机构
- 大学(227606)
- 学院(225306)
- 管理(91922)
- 济(81849)
- 理学(80882)
- 理学院(79967)
- 经济(79900)
- 管理学(78400)
- 管理学院(78019)
- 研究(74041)
- 中国(52163)
- 科学(50209)
- 京(48793)
- 农(39900)
- 业大(38174)
- 所(37736)
- 财(36004)
- 研究所(35025)
- 中心(32991)
- 农业(31654)
- 江(31059)
- 北京(30510)
- 财经(29756)
- 范(29753)
- 师范(29443)
- 经(27117)
- 院(26986)
- 州(25838)
- 技术(25258)
- 师范大学(23868)
- 基金
- 项目(163827)
- 科学(127534)
- 基金(118293)
- 研究(116638)
- 家(104018)
- 国家(103171)
- 科学基金(88245)
- 社会(70173)
- 社会科(66364)
- 社会科学(66346)
- 省(64930)
- 基金项目(64052)
- 自然(60402)
- 自然科(58996)
- 自然科学(58982)
- 自然科学基金(57912)
- 划(54688)
- 教育(53247)
- 资助(48844)
- 编号(47786)
- 成果(38121)
- 重点(36279)
- 部(35086)
- 创(34064)
- 发(34040)
- 课题(32490)
- 科研(32073)
- 创新(31693)
- 计划(30886)
- 大学(30322)
共检索到31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子龙 韩新亚 李新兴 许志峰 万义超
首次对2-(2-硝基苯基)-3-(4-甲基苯基)-1,3-苯并噁嗪(1)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化合物1对利什曼原虫CYP51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且作用方式类似于底物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I型结合方式.该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型非唑类针对利什曼原虫CYP51的抑制剂:1,3-苯并噁嗪,而且也为创制新型作用方式的CYP51抑制剂研究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麻妙锋 王德志 夏先华 李若馨 冯吉利
【目的】寻找具有高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3-吲哚乙腈为原料,经过1-位烷基化、2-位氧化和3-位烷基化反应,合成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类衍生物,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谱(1 H NMR、13 C NMR)和低分辨质谱(LC-ESI-MS)分析,并分别测定合成衍生物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茄子黄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经1 H NMR、13 C NMR和LC-ESI-MS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6个1,3-二取代-2-氧代-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养民 史清华
以丙酮和丙二酸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出6-甲基-4-羟基-2-吡喃酮,再与取代苯胺的重氮盐通过偶合和重排反应合成出8个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合成化合物。这8个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了元素分析,IR和1H-NMR的验证。
关键词:
哒嗪酮 偶合反应 结构表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尚成 万琴 倪珏萍 俞幼芬 许志专 王晓军 蒋木庚
以α对氯苯基甘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N甲酰化后 ,与 2氯丙烯腈进行 1,3偶极环化加成反应 ,得到中间体 2(对氯苯基 )吡咯 3腈 ;该中间体经吡咯环上的Vilsmeier甲酰化后 ,与伯胺R1NH2 进行加成反应及进一步的溴化 ,合成了 9个 2 (对氯苯基 )吡咯 3腈类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MS和1HNMR分析确认。初步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芳基吡咯 合成 波谱分析 杀虫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元祥
【目的】寻找具有除草活性及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2-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环化、选择性氮烷基化、氧取代4步反应合成了2-(2-(1-取代-1H-吡唑-3-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运用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认,并分别测定了合成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5种新型的2-(2-(1-取代-1H-吡唑-3-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在150 g/hm2的剂量条件下,新合成化合物没有表现出除草活性;在200 mg/L的质量浓度条件下,化合物4,6-二甲氧基-2-(2-(1-丙基-1...
关键词:
4,6-二甲氧基嘧啶 有机合成 生物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养民 傅建熙 张坐省
以苯甲酰氯和乙炔为原料 ,经三步反应合成出前列腺素的 1个新型中间体化合物反 - 3-苯基 - 1-碘 -1-丙烯 - 3-醇。通过对其反应条件的研究 ,首次用苯甲酰氯和乙炔在三氯化铝作用下合成出反 - 3-苯基 - 1-氯 - 1-丙烯 -3-酮 ;并发现用二氯甲烷作介质在 2 0~ 2 5℃下的反应产率 ,比用四氯化碳作介质在 4 0~ 4 5℃下的反应产率约高7%。通过对反 - 3-苯基 - 1-氯 - 1-丙烯 - 3-酮的卤素交换和还原条件的研究 ,发现其在丙酮介质中与 Na I反应 ,几乎定量的转换成反 - 3-苯基 - 1-碘 - 1-丙烯 - 3-酮 ,继而用 L i Al 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宁宁 乔柱 周文超 师伟 陈岚 周文明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方法】首先合成了2-甲氧亚氨基-2-(5-氨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然后对其5位氨基进行酰化反应合成了8种新化合物(a~h),并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仪(IR)、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仪(1H-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噻菌灵和嘧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a~h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种2-甲氧亚氨基-2-(5-取代酰胺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ESI-MS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倪 李强国
利用羟醛缩合法和主客体包结法 (主体为柏木醇 )分别制备了一个客体 4-对羟基苯基 - 3 -丁烯 - 2 -酮和一个超分子化合物 .以四氢硼钠为还原剂 ,在固态超分子环境下将其中的客体还原为 4-对羟基苯基 - 3 -丁烯 - 2 -醇 ,硅胶薄板分离提纯得目的产物 ,通过对目的产物的检测 ,它具有光学活性 ,其比旋光度值为 +2 .44°.该结果表明 :在固态超分子中 ,具有单官能团的手性主体分子 (如柏木醇 )对客体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可以提供一种微观诱导环境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强 刘德光 许哲远 于海珠 傅尧
随着算法和理论化学的发展,量子化学计算已被用于解释和预测各种化学实验。镍催化共轭烯烃的氢烷基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其机理一直是有机化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Mazet课题组开发的一个氢烷基化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模型。在此背景下,对反应的极具吸引力的区域选择性进行了探讨和合理解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孔新刚 郭明 毛胜凤 李华 俞飞
以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乙酯和氨基硫脲为原料,经氧化缩合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4-二氧喹喔啉-3-甲醛缩氨基硫脲-2-甲酸乙酯。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光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化合物对9种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细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对真菌无抑菌活性。图4参1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成荣 师伟 张琨 周文明
【目的】研究卡枯醇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旨在探索其抑菌活性与构效关系。【方法】首先以芝麻酚、α-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傅克酰基化合成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卡枯醇衍生物,即化合物1(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然后经醚化反应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2a~2h,采用核磁共振仪(1 H-NMR、13 C-NMR)和质谱仪(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2a~2h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 ...
关键词:
卡枯醇衍生物 合成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应江 陈安良 冯俊涛 张兴
以4-氰基苯酚与α,ω-二溴烷烃为原料,合成了15个芳香二脒类化合物A2~A6,B2~B6和C2~C6,其结构均经1H-NMR和MS确定。初步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和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特别是对番茄灰霉病菌,在10mg/L质量浓度下有8个化合物对其抑制率超过90%。
关键词:
戊烷脒 芳香二脒 杀菌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义蓉
酱油中3-氯-1,2-丙二醇经层析柱分离、净化,与苯基硼酸衍生成3-氯-1,2-丙二醇苯基硼酸酯。衍生物用气相色谱仪的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简便易行,回收率为82.6%。
关键词:
3-氯-1,2-丙二醇 苯基硼酸 酱油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涛 徐汉淑 曾涑源 罗婧婧 唐凯斌
通过两步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FeSe基超导体Li_x(C_3H_(10)N_2)_yFe_2Se_2(C_3H_(10)N_2指的是1,3-丙二胺).这种新材料属于四方晶系,其超导转变温度为35 K.在125℃退火12h后,该样品的晶体结构保持不变,但超导转变温度突然移至39 K,这些均被粉末X射线衍射和磁化率测量证实.样品在退火前后,晶格常数a和b在0.3%内变化,但是晶格常数c的变化约为1%.因此,可以推断,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的明显变化应该归因于插层样品内部结构的重排和电子更均匀的分布.
关键词:
FeSe基超导体 共同插层 退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小军 徐汉虹 王玉健 胡珊 张志祥 张耀谋
方法以α-三联噻吩(α-T)为对照,首次研究了二苯基噻吩活性氧量子产率、杀虫活性及稳定性。结果二苯基噻吩紫外光照射280min后吸光度变化最大值为?A=0.438,α-T在200min后吸光度变化值最大?A=0.480;二苯基噻吩和α-T对白纹伊蚊3龄幼虫24h的LC50值分别为9.18×10-3μg·ml-1和9.69×10-4μg·ml-1,对小菜蛾3龄幼虫LC50值分别为267.87μg·ml-1和222.22μg·ml-1;二苯基噻吩和α-T在甲醇中半衰期为113.62h和10.65h。二苯基噻吩量子产率与α-T相当,对白纹伊蚊和小菜蛾具有较好的光活化毒杀作用,但稳定性好。结论二苯基噻...
关键词:
二苯基噻吩 量子产率 杀虫活性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探针药物动力学研究氟苯尼考和乙醇对鲫CYP2E1活性的影响
6-芳氧基噁唑并[5,4-d]嘧啶-7(6H)-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英文)
N-酰基-N-(2;3;4-三氟苯胺基)丙酸酯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
N;N′-二(对硝基苯基)-2;2-′(对苯二氧基)二乙酰胺的合成、结构及计算
含双肟醚结构的2-甲氧亚氨基-2-(2-(取代苯基)苯基)乙酰甲胺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研究
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吡啶衍生物研究(Ⅷ):2-[(2-氯吡啶)-4-基]-5-烷氨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N-苯基-N′-单氯代苯基脲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合成蜂毒PhTX类杀虫剂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2;4-二氯苯乙酮肟羧酸酯及其ω-氯代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