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4)
2023(6904)
2022(6224)
2021(5971)
2020(5184)
2019(12734)
2018(12194)
2017(22590)
2016(12521)
2015(14600)
2014(15009)
2013(15240)
2012(14832)
2011(13456)
2010(13690)
2009(12966)
2008(13165)
2007(11776)
2006(10236)
2005(9399)
作者
(38955)
(32846)
(32648)
(31354)
(21016)
(16044)
(15108)
(12889)
(12590)
(11964)
(11504)
(11170)
(10562)
(10549)
(10392)
(10328)
(10251)
(9713)
(9691)
(9564)
(8238)
(8130)
(8092)
(7675)
(7556)
(7496)
(7369)
(7281)
(6729)
(6695)
学科
(60082)
经济(60041)
(32898)
管理(31495)
方法(26763)
(24004)
企业(24004)
数学(23994)
数学方法(23821)
(18342)
地方(17408)
中国(16121)
(13443)
(12593)
农业(12532)
(11407)
贸易(11402)
(10975)
业经(10915)
(10071)
(8902)
金融(8899)
技术(8778)
(8738)
地方经济(8602)
(8578)
银行(8555)
(8172)
环境(8094)
(7289)
机构
大学(185473)
学院(184351)
(78517)
经济(76858)
研究(70033)
管理(69392)
理学(58883)
理学院(58081)
管理学(57078)
管理学院(56705)
中国(53345)
科学(44217)
(41756)
(37488)
(36984)
(34311)
(34291)
研究所(33605)
中心(33159)
业大(30132)
农业(29515)
财经(26557)
北京(25971)
(25674)
师范(25425)
(24937)
(23988)
经济学(23617)
(23543)
(23136)
基金
项目(120981)
科学(94153)
研究(87283)
基金(86042)
(75385)
国家(74751)
科学基金(62724)
社会(53656)
社会科(50720)
社会科学(50700)
(48439)
基金项目(46414)
(40925)
自然(40800)
自然科(39729)
自然科学(39712)
教育(39146)
自然科学基金(39002)
编号(35586)
资助(35253)
成果(29249)
重点(27891)
(27499)
(27041)
(25138)
课题(25127)
创新(23678)
科研(23435)
计划(23077)
教育部(22255)
期刊
(89918)
经济(89918)
研究(55946)
中国(41604)
(33197)
学报(30784)
科学(28521)
(27078)
管理(23390)
大学(22227)
农业(22226)
学学(20755)
(18947)
金融(18947)
教育(18292)
技术(16325)
业经(14397)
经济研究(13782)
财经(13009)
(12687)
问题(12263)
资源(11171)
(11162)
(10551)
技术经济(10371)
科技(10171)
图书(9930)
理论(9676)
(9406)
国际(9337)
共检索到291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雯雯  梅姝娥  
文章利用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中所收集的1999年 ̄2004年江苏48个县(市)科技进步数据,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企业科技进步、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江苏县(市)的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江苏县(市)科技进步的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维萍  梅姝娥  仲伟俊  
为了把握我国示范县(市)的科技进步情况,文章利用国家科技部于2005年组织的第三次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收集到有效数据的56个示范县(市)在2003年 ̄2004年的科技进步态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永清  梅姝娥  
文章利用2003年 ̄2004年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江苏县(市)的数据,计算江苏县(市)科技进步的主要指标与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江苏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江苏县(市)科技进步与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科技进步做出预测。首先尝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发现误差比较大,继而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达到了很高精度。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哈尔滨科技进步态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苏基才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是农业经济保持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测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探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途径 ,对于制定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2008年江苏经济展望"课题组  
2007年江苏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高位稳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展望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上仍然有利,省内经济增长动力支撑依然强劲。江苏省宏观经济预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2008年江苏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苏省信息中心课题组  刘伟良  赵登辉  
该文对2010年江苏经济发展状况、特征等做出较为全面细致地总结与分析,同时明确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通胀压力、收入增长、消费促进等现实问题。在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多方因素的比较分析下,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三种情景模拟下对2011年江苏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盈之  韩颜超  
文章首先利用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区域1999—2007年间的数据,用索洛余值法得到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计算分析了各区域历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发现总体上苏南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苏中地区,苏中地区又高于苏北地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各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三大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不尽相同,并且即使相同的因素对不同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异。最后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提高江苏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贵舟  程国方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测算对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只有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的省份——江苏来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还有赖于科技教育投入、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招商引资的力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宇明  于平福  
以广西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数据为基础,分为全区县(市)和不同区域类型县(市)两个层面,采用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广西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科技实力和科技产出对广西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均有正相关关系。其平均综合关联度为科技产出r3=0.687,科技实力r2=0.575,科技投入r1=0.558,表明广西县(市)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影响广西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优先序为:科技产出>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不同类型县(市)相关因素优先序: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均为科技产出≥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与全区一致);桂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军  王晓丹  
近几年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在各省陆续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既有的市管县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可以预期,这项改革措施有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等多种潜在作用。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该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江苏省51个县(市)2004-2009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县(市)扩权而产生的"政府竞争效应"实现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洁  刘润生  曹燕  庞景安  
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4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为17%,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值为1.8%,技术进步对此做出的贡献比技术效率更大。从走势上来看,1979年到1980年代中期以前,科技进步贡献率稳中有升,而后出现了较大起伏,直到199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进步贡献率渐趋稳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虎  马洁  张涛  张台秋  
本文首先介绍了江苏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的修订背景和原则,阐述了指标体系框架、指标选用、计算方法和权重确定等四个方面的修订思路和内容。随后,文章介绍了新的评价方法的实施情况,并将2004年、2005年的综合评价结果和方法修订前的2003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性的描述统计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