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0)
- 2023(12778)
- 2022(10973)
- 2021(10329)
- 2020(8811)
- 2019(21029)
- 2018(20419)
- 2017(39224)
- 2016(21504)
- 2015(24669)
- 2014(24665)
- 2013(24955)
- 2012(23967)
- 2011(21857)
- 2010(21913)
- 2009(20876)
- 2008(21083)
- 2007(18785)
- 2006(16540)
- 2005(15329)
- 学科
- 济(101115)
- 经济(101013)
- 管理(57163)
- 业(56316)
- 方法(47704)
- 企(43885)
- 企业(43885)
- 数学(42940)
- 数学方法(42538)
- 中国(28369)
- 农(26093)
- 财(25241)
- 学(21572)
- 贸(20622)
- 贸易(20614)
- 易(20060)
- 地方(19605)
- 制(19066)
- 业经(18164)
- 农业(17352)
- 融(15575)
- 金融(15572)
- 银(15236)
- 银行(15182)
- 务(14712)
- 财务(14688)
- 财务管理(14645)
- 行(14503)
- 企业财务(13908)
- 和(13588)
- 机构
- 大学(325812)
- 学院(318463)
- 济(142101)
- 经济(139503)
- 研究(120513)
- 管理(116171)
- 理学(99441)
- 理学院(98207)
- 管理学(96498)
- 管理学院(95911)
- 中国(92238)
- 科学(72855)
- 京(70836)
- 财(64369)
- 所(63187)
- 农(59719)
- 研究所(57335)
- 中心(53828)
- 财经(51182)
- 业大(48454)
- 江(47777)
- 农业(47442)
- 经(46697)
- 经济学(46096)
- 北京(45515)
- 院(42886)
- 范(41833)
- 经济学院(41675)
- 师范(41317)
- 财经大学(38109)
- 基金
- 项目(207587)
- 科学(162474)
- 基金(153604)
- 研究(146154)
- 家(136489)
- 国家(135444)
- 科学基金(113342)
- 社会(94489)
- 社会科(89623)
- 社会科学(89595)
- 基金项目(79771)
- 省(76695)
- 自然(73292)
- 自然科(71612)
- 自然科学(71585)
- 自然科学基金(70389)
- 教育(67270)
- 划(67017)
- 资助(65533)
- 编号(56102)
- 部(48188)
- 重点(47959)
- 成果(47311)
- 发(45198)
- 创(41563)
- 教育部(40928)
- 国家社会(40692)
- 科研(40467)
- 课题(39800)
- 创新(39208)
共检索到492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楷
缩小我国沿海和内地的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又相继实施了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但这些战略的实施,始终无法使内地的经济赶超东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沿海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是其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内地由于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限制了其工业的增长。内地经济要赶超沿海,必须采取新的思路,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这是振兴内地经济的关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焕峰 曾宝富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增长速度与专业化、专业化与行业竞争力、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增长质量等方面对我国十大城市的工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活力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论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并不一定带来较快的工业总量的增长;结构调整比例的增减对利润率的影响不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崛起,要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以加快技术创新为引领,避免低水平专业化的盲目扩张。
关键词: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 主动和被动调整 专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锋 李慧中
建设用地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空间,作为一种政府控制的稀缺资源,它通过影响投资增幅进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近几年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引起资本存量增加的同时,也导致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非常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四个:(1)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刺激起来的投资在总量上是过度的;(2)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经济资源集中到楚筑投资上,挤占了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要求;(3)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主要依赖外延式扩张的道路,不能充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聚效应;(4)政府低价供应土地的行为降低了土地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政府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并不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利用1999~2005年间的数据对我国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对地价有显著影响,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度较小。在对地价与房价互动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时,提出了3个传导路径,这些路径上的各个变量大都相互影响。通过分析我们还发现金融支持和土地政策在地价与房价变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抑制房价不能只控制土地价格,还应从金融支持、投资等方面着手,制定更严格的信贷制度,增加房地产交易税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业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地价 房价 金融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灿煌
本文在C-D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利用1980—2005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GDP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即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GDP将增长0.308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偏差。因此,政府应在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如斌 田秋生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1992-2014年中国工业和建筑业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小微企业贷款比重和直接融资比例上升,有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信贷期限结构中长期化会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为此,要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必要的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信贷稳步增长,降低中长期贷款比重;放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门槛,提高股权融资比重,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对资本配置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李之民 周曦冉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剑平 田晨光
现代产权理论指出,完整的产权应包括专有的使用权、收益的独占权和自由的交易权。中国农地产权不明晰、不稳定、不完整对于农村发展的负外部性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共识。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与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于2005年和2011年共同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权利情况调查所取得的一手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解构农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农地产权绩效进行量化比较,并分析2005—2011年农地产权的改进程度,以期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绩效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转型深化期 农地产权 产权结构 产权绩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坤荣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就我国近20年制度变迁的增长效应进行经济计量检验。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文献概览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经济长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郭金兴
我国经济继2003年出现复苏迹象后,2004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7.1%和9.5%;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益烽
文章采用2001年至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因果检验和过度识别条件约束下的多元协整向量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股市规模单向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银行部门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相关关系为正。多元协整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体系、股票市场的规模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正相关关系,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银行体系对经济增长的权重最大,表明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以银行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 胡小娟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内资企业、外资企业1999~2005年期间的相对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的相对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内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垄断程度较高的一些行业,而外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两类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力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及分析,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袁建港 袁威
在考虑异质性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基础上,本文使用MS-VAR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了1999-2012年中国房价对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两种区制,并且这两种区制在样本期间多次发生转换。当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房价上涨加剧了家庭流动性约束状况而抑制消费增长;当无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在中长期房价上涨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上述结果得到了C-M模型比较检验的支撑。由此得到的政策建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密切关注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变化;当前多数中国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必须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关键词:
房价 消费 非线性特征 流动性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港 杨晓 韩先锋
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面板协整估计等方法检验了信息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行业利润等因素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多种协整检验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表明,信息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行业利润等与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面板协整估计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该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序差异。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工业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源型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2016年中国重点煤炭城市样本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对1978—1997年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也论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基于1992~2012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1985-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分析师评级预测价值的市态差异——来自2005-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数据实证
200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一个全国和分区域的实证分析
对199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
改革20年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