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9)
2023(13166)
2022(11504)
2021(11101)
2020(9509)
2019(22451)
2018(22304)
2017(41364)
2016(23444)
2015(27148)
2014(27436)
2013(26512)
2012(24701)
2011(22531)
2010(22530)
2009(20814)
2008(20460)
2007(18104)
2006(15710)
2005(14181)
作者
(66204)
(55202)
(55085)
(52753)
(34892)
(26657)
(25580)
(21676)
(21040)
(19783)
(18747)
(18437)
(17477)
(17390)
(17319)
(17265)
(17079)
(16394)
(16032)
(15888)
(13819)
(13670)
(13522)
(12568)
(12534)
(12453)
(12380)
(12312)
(11256)
(11105)
学科
(89588)
经济(89500)
管理(59927)
(58042)
方法(46887)
(45569)
企业(45569)
数学(42317)
数学方法(41715)
中国(29843)
(24987)
(23538)
教育(21670)
(20125)
(18186)
贸易(18179)
(17747)
业经(17326)
(16571)
理论(16561)
农业(16087)
地方(14709)
(14415)
财务(14367)
财务管理(14324)
(14102)
银行(14057)
技术(14005)
企业财务(13536)
(13414)
机构
大学(334427)
学院(330548)
(131201)
经济(128344)
管理(122936)
研究(112118)
理学(106315)
理学院(105045)
管理学(102961)
管理学院(102319)
中国(80402)
(71605)
科学(68199)
(60797)
(56471)
(54600)
中心(51446)
研究所(51423)
(50599)
师范(50167)
(49439)
业大(49387)
财经(48871)
北京(45538)
(44343)
农业(43371)
师范大学(40835)
经济学(40604)
(39927)
教育(39789)
基金
项目(217386)
科学(171790)
研究(161202)
基金(155650)
(135645)
国家(134448)
科学基金(114429)
社会(99602)
社会科(94259)
社会科学(94230)
(85925)
教育(82170)
基金项目(81534)
(74627)
自然(74205)
自然科(72477)
自然科学(72455)
自然科学基金(71181)
编号(67945)
资助(65058)
成果(56387)
重点(50473)
(50197)
课题(48845)
(47027)
(45052)
教育部(43371)
科研(42184)
创新(41976)
大学(41484)
期刊
(135474)
经济(135474)
研究(102575)
中国(67953)
教育(62027)
学报(51409)
(47524)
(47095)
科学(46071)
管理(42884)
大学(39713)
学学(36135)
技术(34864)
农业(32756)
(26699)
金融(26699)
财经(24012)
经济研究(22455)
业经(21913)
(20692)
问题(18627)
统计(18492)
(17577)
职业(17384)
技术经济(16613)
(16480)
理论(16000)
(15880)
图书(15720)
(15118)
共检索到49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冉桃桃  
1998-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低谷期、大发展时期、转型期等不同的阶段,借助Malquist指数方法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变化,可以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效率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有限。同时,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并不明显。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冉桃桃  
1998-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低谷期、大发展时期、转型期等不同的阶段,借助Malquist指数方法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变化,可以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效率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有限。同时,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并不明显。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伟  冯树清  
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分析了31个省份2003-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发现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2%,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依次下降。进一步的面板模型回归显示,人才培养质量、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经费投入、教育结构、人口变迁、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约束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伟,马瑞永,何元庆  
Based on the decomposing mod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the paper analyses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change during 1980~2003 years in China,and analyses convergence of provincial technical efficiency.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ach province generally shows stronger growth situation in China.The growth of TFP mainly stems from the fun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exist very remarkable convergence during 1980~1995 years in provinces of China,but after 1995,technical efficiency convergence presented the downward tren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take certain policy and measure to promote this kind of convergence tren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冰  程婷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3~2015年的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计算累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核密度法分析了我国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和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分别以年均1. 39%、1. 85%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以年均0. 02%的速度减少,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出现退步迹象。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城市间差距在逐渐缩小,中部城市间出现明显技术"追赶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炜  严夏  
运用2000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效率改善指数,并由此对高技术产业R&D的生产率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行业生产率发展波动较大,而另一部分则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表现较稳定,同时发现2000-2004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2005-2009年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主要支撑动力是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尽法  吴育华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1999—2006年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了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河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通过分析,认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河南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了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宫俊涛  孙林岩  李刚  
在构建1987~2005年中国28个省区市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构造区域制造业生产前沿,考察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分析期内制造业的生产要素结构经历了一个资本相对密集化的过程;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表现为负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在1988~1990年和1994~1997年两个时间段出现了负增长,1987~2002年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没有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莉侠  刘荣茂  孟令杰  
本文运用中国乳制品业1998~2005年的省际面版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乳制品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8~2005年,中国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0.6%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技术进步的增长;五大奶业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均为正值,技术进步的增长支撑着各地区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蓉蓉  廖小静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对2002-2010年以来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采用了Malmquist指数的方法对我国经济的TFP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以此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在此阶段TFP增长有限,对GDP贡献不够;Malmquist指数的结果也显示了我国各地区的T F P增长中由技术进步指数带动的和由效率改进带动的效应程度大体相同,我国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提升技术进步的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张艳丽  
本文以分析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为基础,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KS和T检验筛选投入产出指标;然后,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构成;最后利用面板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从业人员对农业生产效率值的影响较为明显;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和农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会显著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本文利用2000—2015年沪深A股市场24家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上市公司的年度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该企业群组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火电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比较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构成全要素生产率来源的分解因素中,火电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呈现比较明显的负增长状态,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明显负增长的根本原因。同时,火电上市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微弱递增趋势,纯技术效率则呈现微弱的逐年递减趋势。规模效率略微增长,但并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宗尧  乐嘉锦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经济中扮演着核心产业的角色。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上海市软件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基于DEA距离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上海市软件产业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测度和年际分析,同时,本文分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区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市软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表现较好。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微弱;从地域上来看,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要明显好于近郊区,而带来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最后,总结了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在农业大数据背景下,生产效率不仅反映农产品竞争力与资源配置效率,更是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结合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棉花生产率全要素变动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TFP在2004-2013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013年我国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后开始上涨,在2015年达到最高点1.124,其后趋于稳定。技术效率(Efch)变化与规模效率指数(Sech)变化高度趋同,比较平稳。技术进步指数(Tech)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高度趋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指数(Tech)影响。基于上述理论与研究,提出了我国棉花生产适应农业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晗  
首先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95-2007年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度,并对TFP指数进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物流业生产率总体上处于增长趋势,并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特征;(2)技术进步是物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技术效率是物流业生产率改善的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