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4)
- 2023(11655)
- 2022(10018)
- 2021(9714)
- 2020(8302)
- 2019(19951)
- 2018(19745)
- 2017(36939)
- 2016(20227)
- 2015(23694)
- 2014(23721)
- 2013(23595)
- 2012(22118)
- 2011(20068)
- 2010(20296)
- 2009(19269)
- 2008(19429)
- 2007(17229)
- 2006(14876)
- 2005(13629)
- 学科
- 济(90971)
- 经济(90887)
- 管理(54208)
- 业(51839)
- 方法(45751)
- 企(41689)
- 企业(41689)
- 数学(41332)
- 数学方法(40655)
- 中国(25562)
- 农(22765)
- 财(20606)
- 贸(19193)
- 贸易(19183)
- 易(18718)
- 学(18415)
- 业经(16663)
- 制(16145)
- 地方(14854)
- 农业(14598)
- 银(13698)
- 银行(13667)
- 理论(13404)
- 融(13335)
- 金融(13333)
- 行(13084)
- 和(13052)
- 环境(12321)
- 务(12151)
- 财务(12102)
- 机构
- 大学(300815)
- 学院(296668)
- 济(128276)
- 经济(125811)
- 管理(112090)
- 研究(105471)
- 理学(96500)
- 理学院(95379)
- 管理学(93419)
- 管理学院(92888)
- 中国(81376)
- 京(64931)
- 科学(64372)
- 财(56392)
- 所(54310)
- 农(50856)
- 研究所(49509)
- 中心(47948)
- 财经(45124)
- 业大(44051)
- 江(43103)
- 北京(41709)
- 经(41132)
- 经济学(40534)
- 农业(40267)
- 范(39118)
- 师范(38740)
- 院(37263)
- 经济学院(36541)
- 州(34173)
- 基金
- 项目(194472)
- 科学(152559)
- 基金(142837)
- 研究(138688)
- 家(125381)
- 国家(124478)
- 科学基金(105674)
- 社会(88352)
- 社会科(83873)
- 社会科学(83845)
- 基金项目(74244)
- 省(73427)
- 自然(68639)
- 自然科(67129)
- 自然科学(67109)
- 自然科学基金(65930)
- 教育(64932)
- 划(63265)
- 资助(61113)
- 编号(54950)
- 成果(45310)
- 重点(44480)
- 部(44307)
- 发(41400)
- 创(39776)
- 课题(38255)
- 教育部(37878)
- 科研(37810)
- 国家社会(37474)
- 创新(37460)
共检索到446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琴 孙才志 邹玮
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效率是解决两者的必然选择。在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2年灰水足迹及其效率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定量分析了效率效应、结构效应、经济效应、禀赋效应、开发效应及技术效应对灰水足迹效率的影响,最后利用LSE模型按驱动效应的绝对贡献率将各省份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平均灰水足迹为4814.30亿M3,灰水足迹效率由1998年的16.30元/M3增加到2012年的89.32元/M3,整体上呈现经济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的特征;效率效应、经济效应、开发效应及技术效应对灰水足迹效率的变化起正...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晓锋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政府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负相关,在即期会强化农村居民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长期,城乡居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重塑就业预期,通过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职业转换,第5年以后将出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的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敏 张丽君 王如松 怀保光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FAO数据、中国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由0.873ghm2升至1.547ghm2,增长率为77.2%;其中,耕地足迹下降0.051ghm2,能源足迹增长0.450ghm2,草地足迹增长0.103ghm2,林地足迹增长0.087ghm2,海水和淡水渔业足迹分别增长0.067ghm2和0.014ghm2,水电用地足迹增长0.005ghm2。与同期不断增加的生物供给力相比较,计算出中国生态赤字在逐年加剧,人均赤字由0.3...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中国 动态 土地利用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升 潘虹
如何缩小中国省域开放度差异?有哪些因素对中国省域开放度有显著影响?为科学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和相关文献,构建了中国省域开放度影响因素的扩展引力模型,并以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口密度条件对中国省域开放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禀赋条件对中国省域开放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涉外优惠政策对中国省域开放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省域开放度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玥 蔡昉 张晓波
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从县级经济体的水平上考察了中国制造业是否发生"飞雁"模式的转移。我们发现,产业聚集的效应在2004年以前一直发挥着促使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重要作用,而在这之后该效应的效果逐渐下降,表现为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移转的趋势。此时,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上升和要素成本的提高逐渐成为诱致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制造业 飞雁模式 产业集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程云鹤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鹏 杨晓琳 谢光辉 程娅丽
通过构建农作物秸秆沼气化利用潜力估算模型和秸秆沼气燃烧的碳足迹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沼气化潜力及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计算,并分析了标准煤燃烧、秸秆直接燃烧及秸秆沼气燃烧的碳足迹,揭示了秸秆沼气化的减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4年秸秆资源量(含田间秸秆和加工副产物)年均值为7.55亿t。2)秸秆沼气化潜力巨大,若将其中37.5%的农作物秸秆沼气化,平均每年可产1 188.9亿m3沼气,可替代约0.85亿t的标准煤。3)与秸秆直接燃烧碳足迹相比,秸秆沼气燃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沼气化 碳足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智 鞠美庭 刘伟 邵超峰
本文从探求中国能源可持续消费出发,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重点将中国近10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并将其动态特征融入模型中,进行能源足迹产值、强度以及其带来的生态压力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提出中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表明:10年间,煤炭的足迹占据主要地位,1996年占人均总能源足迹的83.4%(0.301 hm2/人),到2005年占77.5%(0.418 hm2/人),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生产耗能足迹占有很大的比例,从1996年的83.30%(0.30hm2/人)到2005年的85.59%(0.450 hm2/人)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生活耗能的足迹所占比例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杭 郭珍
通过对"985"大学展开系统性的分职能效率研究与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985"大学的科研效率显著低于教学效率,且科研效率之间的差距更为突出;(2)研究生培养效率显著低于本科生培养效率;(3)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其科研效率并不理想,且不少大学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效率高度失衡,但优势学科的高效率能保证学校较高的整体科研效率;(4)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起作用的是一系列内部结构要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国泉 刘则渊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是能源消费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值。本文采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并且与区域发展水平呈“U型”的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白天骄 吴永杰 赵良仕
论文系统测度了中国大陆31省区2000—2014年间的人均灰水足迹,首次将生产要素中最关键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引入到人均灰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研究中,同时耦合了传统的环境效率与技术效率因素。应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综合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人均灰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来看,技术效率效应的减量作用最大,资本产出效应的减量作用近年有所提高,资本深化效应的增量作用最大。2)技术效率效应、资本产出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都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的环境效率效应和技术效率效应对人均灰水足迹的减量作用较大,其他省区技术效率效应和资本产出效应更有利于人均灰水足迹的降低;资本深化效应在各地都会造成人均灰水足迹的显著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湘凝 吕杰 薛莹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稻蟹共养模式亩均灰水足迹远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整体上,稻蟹共养模式的生态效率相对更高;同时,相较于稻蟹共养模式,化肥投入冗余与灰水足迹冗余是造成水稻单作模式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循环农业模式转型,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业资源分配,以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农业产值、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泊溪
1998年对世界和中国都是特殊的年份,东南亚、东亚的金融危机向世界经济提出了挑战。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有怎样的经济增长业绩是举世瞩目的事。 (1)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达到8%(GDP) 从1997年3、4季度的经济发展态势看,1998年GDP增长速度达到8%是不容易的。按一般而言,7%—8%有效益的速度是正常的,可是今年的速度问题是信心问题,是关系今后几年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选择8%的宏观调控目标是适当的。可以说,8%的GDP发展速度不仅是经济上的选择,更具有战略全局的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1997年,中国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经济适度快速增长,GDP增长率为8.8%,物价上涨率为0.8%。对1998年中国GDP增长率的预测,目前海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估计。 第一种看法,认为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调低了1998年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中国GDP增长率也将明显下降,估计为5-6%。这主要是国际上的一些有关机构的预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1997~199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一、1997年社会形势的基本判断1997年中国的社会形势在经济高增长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基本稳定的发展格局,在市民的抽样调查中,大多数市民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是稳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环境政策工具对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研究——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998年中国经济走势与跨世纪的增长轨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8年春季座谈会”综述
中国各省市区种养业灰水足迹分析与评价
基于MRIO的中国省区和产业灰水足迹测算及转移分析
基于ESDA的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资本深化、要素技术效率与产业升级——基于1998—2019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2012年中国金融政策执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