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6)
- 2023(4366)
- 2022(3914)
- 2021(3968)
- 2020(3064)
- 2019(7525)
- 2018(7109)
- 2017(13046)
- 2016(7153)
- 2015(8132)
- 2014(8246)
- 2013(8113)
- 2012(7898)
- 2011(7380)
- 2010(7445)
- 2009(7147)
- 2008(7089)
- 2007(5917)
- 2006(5435)
- 2005(5119)
- 学科
- 济(28164)
- 经济(28142)
- 管理(19824)
- 业(18516)
- 企(14539)
- 企业(14539)
- 方法(11432)
- 数学(10500)
- 数学方法(10336)
- 中国(9457)
- 农(9152)
- 贸(8392)
- 贸易(8388)
- 财(8363)
- 易(8238)
- 策(7573)
- 制(6092)
- 及其(5656)
- 银(5601)
- 银行(5600)
- 地方(5574)
- 农业(5478)
- 政策(5447)
- 行(5431)
- 融(5430)
- 金融(5430)
- 业经(5429)
- 税(4868)
- 方针(4787)
- 税收(4725)
- 机构
- 学院(97813)
- 大学(97212)
- 济(46091)
- 经济(45116)
- 研究(37893)
- 管理(37270)
- 中国(32254)
- 理学(30952)
- 理学院(30610)
- 管理学(30079)
- 管理学院(29876)
- 财(23584)
- 京(20441)
- 科学(19661)
- 所(18959)
- 中心(17970)
- 财经(17184)
- 研究所(16607)
- 经(15687)
- 江(15404)
- 经济学(13866)
- 农(13692)
- 北京(13609)
- 院(13520)
- 范(13346)
- 师范(13280)
- 财经大学(12632)
- 经济学院(12346)
- 州(12292)
- 银(11608)
- 基金
- 项目(57955)
- 科学(46314)
- 研究(45580)
- 基金(42401)
- 家(35753)
- 国家(35422)
- 科学基金(30426)
- 社会(28726)
- 社会科(27256)
- 社会科学(27254)
- 教育(21275)
- 省(21176)
- 基金项目(20895)
- 编号(19217)
- 资助(18821)
- 划(18738)
- 自然(18723)
- 自然科(18275)
- 自然科学(18272)
- 自然科学基金(17967)
- 成果(17017)
- 课题(13771)
- 部(13765)
- 重点(13209)
- 发(12706)
- 性(12390)
- 策(12306)
- 教育部(12107)
- 创(11774)
- 人文(11626)
共检索到17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根有
岁月悠悠。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在货币政策司任上。这六年,经历过很多事情。现摘忆几件,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98年货币政策环境及稳健货币政策的提出记得我刚到任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发生,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8年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一是对外目标由防止人民币过度升值变成确保汇率的稳定,对内目标由抑止通货膨胀转向谨防通货紧缩;二是货币政策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三是货币供应量增幅起伏较大。总的说来,货币政策达到了预期目的,金融运行平稳,但也有贷款投放进度不均衡等问题,其效力受到制约。综合考虑,1999年货币政策的目标应以国内目标为主,至少是国内目标和对外目标并重;既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以适度促进经济增长,更要重视金融风险,谨防可能带来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阿娜
1998年以来,为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央行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1998年以来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的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从货币供给对实际产出的影响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中性 因果影响 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学军
在1998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也是西方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在国内,现在大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议论较多,全年实行下来似乎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或结论:货币政策效果不佳,财政政策立竿见影,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2019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一九九三年货币政策回顾戴根有一、一九九三年金融形势特点1993年是我国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来,在货币政策管理方面特别值得认真总结的一年。这一年,货币政策在治理金融秩序、抑制经济过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避免了过去因治理经济过热而导致经济低速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戴根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杨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晓龙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货币供给平稳增长,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进入2020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将再度加码。但是,在国内经济需求端结构性走弱、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变为趋于平衡、宏观杠杆率高企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下,货币政策难以复制"大水漫灌"的强刺激策略。而是需要在新形势下,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费兆奇
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逆周期调控政策的有效对冲,我国经济快速反弹,并在2021年上半年持续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逆周期"调控,并着力于"跨周期"调节,从2020年上半年的"松货币、宽信用",到2020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再到2021年上半年的"紧货币、紧信用",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复苏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也为我国保有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奠定了基础。但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陡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1994年货币政策效应初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戴根有(一)1994年主要金融指标实绩1.现金。全年累计净投放1423亿元,比上年的1529亿元少投放108亿元。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为7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增幅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逯新红 张永军
为应对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2016年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灵活格调,以营造稳健的融资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操作应更加注重前瞻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2015年央行在采用降息降准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外,更多使用了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岸元 李世刚 曹玉瑾 左传长
2012年以来,货币政策累积的紧缩滞后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信贷额企稳回升,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市场利率小幅下行,货币政策自主性和及时性有所增强。根据二、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并考虑9月以来欧、美、日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密集推出对我国的影响,明年的货币政策需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2015年货币政策偏于宽松,突出表现为超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创造合理的流动性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但是超预期的信贷对经济刺激效果下降;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产业结构矛盾;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助涨助跌;部分信贷资金参与套利套汇的"财务游戏";频繁的降准降息向外界传递错误信号,加大资本外流压力。展望2016年,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调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为强调"灵活适度",灵活运用调整基准利率传递央行货币政策信号,灵活降准以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灵活运用结构性金融工具补充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