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8)
2023(3906)
2022(3606)
2021(3594)
2020(2841)
2019(7201)
2018(6771)
2017(12122)
2016(6695)
2015(7809)
2014(7654)
2013(7693)
2012(7579)
2011(7124)
2010(7333)
2009(6905)
2008(6870)
2007(5987)
2006(5448)
2005(5227)
作者
(19174)
(16116)
(15970)
(15274)
(10423)
(7872)
(7510)
(6143)
(5969)
(5967)
(5417)
(5411)
(5384)
(5201)
(5180)
(4881)
(4741)
(4685)
(4671)
(4626)
(4135)
(3859)
(3783)
(3679)
(3660)
(3632)
(3589)
(3585)
(3297)
(3200)
学科
(30573)
经济(30549)
(18016)
管理(15754)
(14559)
企业(14559)
地方(9692)
方法(9600)
中国(9332)
(9021)
贸易(9017)
(8791)
(8208)
数学(7476)
数学方法(7372)
(6579)
金融(6578)
业经(6454)
农业(5635)
(5551)
(5494)
地方经济(5470)
(5226)
(5201)
银行(5196)
(5151)
关系(5094)
(5060)
(5018)
世界(4611)
机构
大学(95101)
学院(94343)
(43563)
经济(42744)
研究(41726)
管理(33850)
中国(31941)
理学(28062)
理学院(27624)
管理学(27237)
管理学院(27024)
科学(22637)
(21836)
(21817)
研究所(19582)
(18264)
中心(17960)
(15032)
(14788)
师范(14712)
北京(14636)
(14550)
(14185)
财经(13835)
科学院(12555)
(12540)
经济学(12425)
师范大学(12083)
(12048)
农业(11268)
基金
项目(57222)
科学(44712)
研究(44056)
基金(40877)
(35869)
国家(35586)
科学基金(29083)
社会(27200)
社会科(25778)
社会科学(25772)
基金项目(21107)
教育(20335)
(20311)
(18730)
编号(18527)
自然(17666)
自然科(17233)
自然科学(17231)
自然科学基金(16926)
资助(16812)
成果(16556)
(13865)
重点(13714)
课题(13435)
(13307)
(11908)
(11631)
中国(11441)
发展(11391)
教育部(11384)
期刊
(53704)
经济(53704)
研究(34717)
中国(22997)
管理(14664)
(13906)
教育(13867)
科学(13325)
(12990)
学报(12624)
(11866)
金融(11866)
国际(11822)
(9980)
农业(9761)
大学(9673)
经济研究(8743)
学学(8673)
技术(7956)
世界(7943)
业经(7408)
问题(6903)
财经(6655)
(6390)
(6247)
论坛(6247)
图书(5973)
(5910)
(5171)
贸易(5171)
共检索到167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凯锋,张洲军  
1998年东北亚地区形势虽然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整个地区形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其特点是:朝鲜半岛局势动中有稳,日美军事合作深入务实,俄罗斯局势仍动荡不稳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国政  
1999年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复苏迹象 ,但危机因素仍在 ,有的还很严重 ,因此说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复苏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2 0 0 0年以后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将陆续走出低谷 ,踏上复苏之路 ,不过时间将有早晚之分 ,速度将有快慢之别 ,路上的坎坷将有多少之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在 2 0 0 2年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形势下 ,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表现出了总体缓和、间有动荡和起伏不定的特征。大国关系、半岛局势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我国同以往一样 ,既有挑战 ,也有机遇 ,能否抓住机遇 ,取决于我们能否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 ,东北亚区域大国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已逐步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安全问题等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是“9·11”后的日本对外战略的转变及政策体制的调整又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协调 ,积极寻求各国合作 ,增强政治信任 ,共谋化解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侯典芹  
东北亚处在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战略,加大实施战略东移,应对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美国这次战略东移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美国尤其会通过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以及在两国的驻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同时积极参与东亚、东北亚的经济贸易活动,以实现经济复苏,并进而主导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历史积怨、领土领海争端,再加上冷战遗留问题仍未消除,以及地区主导权之争、朝核危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使该地区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势必给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洁  
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马英九政府对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台海局势由紧张对峙到逐步缓和。台海局势缓和不仅缓解了台湾岛内及国际反华分裂势力蓄意利用"台湾牌"造成的东北亚地区紧张形势;而且为海峡两岸与东北亚地区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实践证明:由于台湾地缘具有的重要性,台海局势缓和是直接关系到海峡两岸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东北亚战略,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孕藏着巨大潜力;汇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之际,东北亚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焦点与核心。本文将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出发探讨其东北亚政策及其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旭东  
东北亚地区在地缘上连结着欧亚大陆的中心与边缘 ,自古就是陆权国与海权国的必争之地 ;1 9世纪以来 ,东西方文明又在此交汇 ,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各国对外关系的选择 ;冷战结束后 ,以中韩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本地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和市场机制已比较完善的国家都在此竞争共处 ,这些多样化的“连结”将不可避免地对本地区各国对外关系的走势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坤  吴贞淑  赵玲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炯徒,任明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金龙  
自由贸易区(FTA)作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参与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安排,全球贸易50%以上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下进行的。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占据了东亚整体经济规模的90%。然而,中、日、韩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步履艰难,三国之间至今为止没有建立任何自由贸易区。这种情况与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地位及相互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不相符的。从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实出发,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比较东北亚中、日、韩之间不同FTA合作模式对三国潜在的经济影响,重点包括不同模式的FTA对三国福利、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及各产业产出的各种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建立中、日、韩三国FTA将会给中国带来最大福利收益。但是综合中国福利、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中国优先与韩国建立FTA将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劲鸿,李春龙  
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机要介绍东北亚各国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状况,列出许多珍贵的调研数据;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东北亚地区对外地质勘查和经济开发的成就和不足;评估金、铜、铝、铁、煤等几种主要矿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第二部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予东北亚矿产合作开发勾画了战略设想:基于中国是矿产资源总量大国和人口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和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情况,在与东北亚各国合作中,我国一定本着互补互惠的原则,坚持“有进有出”、“扬长避短”的方针,充分发挥我方的优势。建设东北亚应朝着组织联合矿产勘查、科研和开发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禹浪,余长江  
哈尔滨战略地位的转换是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变迁的历史进程而转换的 ,其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是随着世界格局和区域格局的重大政治变故而发生变化。目前 ,东北亚区域国际环境正处在急剧的转换中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依然受到历史的、政治的及其文化差异方面的限制。因此 ,我们应更加深入地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国际背景 ,从理论上、政治措施上对哈尔滨战略地位优势的发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力  
通过国际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是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东北地区的国际劳务合作 ,对于缓解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具有波动性较大、合作的领域比较集中、收益不高的特点 ,这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劳务接收国的政策密切相关。但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为此 ,国家应给予东北地区必要的政策支持 ,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建立合理的国际劳务合作机制 ,加强劳动力培训方面的合作 ,引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促进东北振兴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