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6)
- 2023(13501)
- 2022(11073)
- 2021(10586)
- 2020(8843)
- 2019(20083)
- 2018(19632)
- 2017(36873)
- 2016(19815)
- 2015(22796)
- 2014(22520)
- 2013(22789)
- 2012(21323)
- 2011(18970)
- 2010(19328)
- 2009(18462)
- 2008(18952)
- 2007(16969)
- 2006(15174)
- 2005(13998)
- 学科
- 业(92376)
- 济(91754)
- 经济(91646)
- 企(74951)
- 企业(74951)
- 管理(72762)
- 农(46679)
- 方法(39399)
- 财(38706)
- 数学(31185)
- 数学方法(30943)
- 农业(30711)
- 业经(29925)
- 中国(27453)
- 制(22377)
- 务(22214)
- 财务(22197)
- 财务管理(22144)
- 企业财务(20948)
- 贸(20502)
- 贸易(20492)
- 易(20126)
- 策(19041)
- 技术(17885)
- 体(17368)
- 划(15566)
- 和(15090)
- 财政(14834)
- 出(14706)
- 地方(14305)
- 机构
- 学院(291276)
- 大学(287656)
- 济(135695)
- 经济(133532)
- 管理(118044)
- 理学(101099)
- 理学院(100169)
- 管理学(98981)
- 管理学院(98424)
- 研究(97509)
- 中国(82066)
- 财(69042)
- 京(60318)
- 农(56702)
- 科学(53540)
- 财经(50871)
- 所(48621)
- 经(46290)
- 中心(45168)
- 江(44822)
- 农业(43024)
- 研究所(42989)
- 经济学(41715)
- 业大(41595)
- 北京(38124)
- 经济学院(37727)
- 财经大学(36949)
- 州(34547)
- 院(33931)
- 经济管理(33813)
- 基金
- 项目(183016)
- 科学(146800)
- 研究(138497)
- 基金(137255)
- 家(117292)
- 国家(116159)
- 科学基金(101541)
- 社会(93678)
- 社会科(88591)
- 社会科学(88570)
- 基金项目(71801)
- 省(69204)
- 自然(61749)
- 教育(60727)
- 自然科(60416)
- 自然科学(60404)
- 自然科学基金(59410)
- 划(56477)
- 资助(55677)
- 编号(55282)
- 成果(44609)
- 部(42883)
- 创(40334)
- 国家社会(40204)
- 重点(39964)
- 业(39776)
- 发(39500)
- 教育部(37290)
- 制(37239)
- 创新(37022)
- 期刊
- 济(160697)
- 经济(160697)
- 研究(92468)
- 中国(62992)
- 财(59853)
- 农(58718)
- 管理(45650)
- 科学(40001)
- 农业(39731)
- 学报(39174)
- 大学(31993)
- 融(31033)
- 金融(31033)
- 学学(30312)
- 业经(29741)
- 财经(26474)
- 经济研究(25344)
- 技术(24939)
- 经(22905)
- 教育(22490)
- 问题(21535)
- 业(21406)
- 贸(19452)
- 世界(18794)
- 技术经济(17522)
- 国际(16579)
- 农村(14770)
- 村(14770)
- 财会(14706)
- 会计(14511)
共检索到464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霞 穆月英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评估了1998—2006年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的绩效。结果表明: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额度与促进农民增收效率倒挂,即农业科技支出份额最少但其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强,而支农支出份额最多但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弱;各项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未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公平分配的作用;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绩效在低水平层次上运行。最后,提出了大力增加农业科技支出和农村救济支出、适度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资、迅速压缩农业部门行政费用支出、不断调整公共财政农业支出内部结构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祥云 陈建伟
本文考察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构建二次相对效益模型对我国当前财政农业支出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不仅相对规模偏小和结构不合理,且其绩效也有待提高;西部地区技术效率较低,但消除客观条件差异后的管理效率有所提高;总体上东中部地区的综合效益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建议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改革财政农业投入体制,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监管,切实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综合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陆庆平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强化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学习借鉴国外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研究探索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办法,科学评价公共财政支出经济性和有效性,是新时期财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也是转变公共行政管理职能,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运祥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要目标,即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增长很快,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如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动态系统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绩效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得林 冯涛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要目标,即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增加很快,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动态系统 公共支出结构 绩效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常世旺 韩仁月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影响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公众主导型理论对中国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作用弱于国家主导型理论,即财政收入和政府产出成本因素成为制约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人均GDP和人口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作用不明显,但其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文教科卫支出规模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财政支出模式和支出重点的转变,人均GDP、人口和城市化率等因素将取代目前的财政收入和政府产出成本两因素而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公众主导 国家主导 财政支出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晖 孙长青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支出总量与结构变化情况,在合理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技术,对我国1978-2004年期间农业支出效益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我国农业支出效益明显,但支出总量不足;农业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偏低等基本结论,进而提出优化农业支出的一些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支出 效益 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一、完备的预算管理法律体系德国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财政分配关系,调节经济活动,强化预算管理。与财政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基本法、促进稳定及经济增长法、预算法、年度预算法等。德国宪法即《基本法》对财政预算的总体原则做了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海军
适应市场经济改革 ,构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是我国下一步财政支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政策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通盘考虑。构筑新财政支出框架时 ,既要满足公共财政的一般性要求 ,又要结合我国财政的特殊性要求 ,两者并重 ,不可偏废。在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职能范围的基础上 ,通过提高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 ,构筑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支出框架。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支出总量 支出结构 法制监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其中财政支出结构体系是其核心内容。如何改革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使其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这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著名财政学家何振一教授和阎坤博士主编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一书,对此进行了新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在多年从事财政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财政学方面的著作也见过不少,但从改革支出结构的角度如此全面、系统的研究财政支出的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军
本文以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了城镇居民收入、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收入对农民收入有短暂且较弱的"切蛋糕"效应,但更主要的是其长期持续增长的"做蛋糕"效应,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总体上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在短期内比较弱,而长期内可以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自身对农民收入增长有巨大影响,这意味着当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便可能产生一种自我增进机制;反之,如果农民处于贫困状态,或受到冲击(如灾害、疾病)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减少而转入贫困,这就可能使农民陷入贫困"魔比斯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卢盛峰
本文利用经典的DEA模型和改造的四阶段DEA-Tobit效率评价模型,利用2005年数据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支出效率一般不太高。财政支农投入必须均衡激励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缩减低效财政支出,增加高效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伯坚
采用标准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各省(市、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探寻中国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原因;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因素;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是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关键,强化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安全责任意识、优化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投入的比较利益、增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续竞秦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具有显著正效应,但这种正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对中部地区农业支出有负效应,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支出比重会下降。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农业支出有明显的积极影响。政府规模和受灾情况对预算内农业支出比重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农业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