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3)
- 2023(14895)
- 2022(12552)
- 2021(11768)
- 2020(9861)
- 2019(22903)
- 2018(22108)
- 2017(40781)
- 2016(22743)
- 2015(25954)
- 2014(25820)
- 2013(25812)
- 2012(24417)
- 2011(22360)
- 2010(22579)
- 2009(21244)
- 2008(21593)
- 2007(19113)
- 2006(16681)
- 2005(15083)
- 学科
- 济(97599)
- 经济(97492)
- 管理(60026)
- 业(56847)
- 企(44430)
- 企业(44430)
- 方法(43882)
- 数学(38827)
- 数学方法(38403)
- 中国(30133)
- 农(25431)
- 学(24397)
- 财(23543)
- 贸(21290)
- 贸易(21284)
- 易(20723)
- 业经(18917)
- 制(17819)
- 地方(17761)
- 农业(16854)
- 银(15221)
- 银行(15142)
- 融(14765)
- 金融(14762)
- 行(14495)
- 环境(14491)
- 和(14035)
- 务(13672)
- 财务(13647)
- 财务管理(13610)
- 机构
- 大学(346124)
- 学院(338936)
- 济(141076)
- 经济(138246)
- 研究(128410)
- 管理(121801)
- 理学(105146)
- 理学院(103722)
- 管理学(101672)
- 管理学院(101055)
- 中国(95523)
- 科学(82510)
- 京(75521)
- 农(69513)
- 所(67996)
- 财(62650)
- 研究所(62547)
- 中心(57051)
- 业大(56585)
- 农业(55626)
- 财经(50494)
- 江(50374)
- 北京(47627)
- 范(46307)
- 经(46084)
- 师范(45706)
- 院(45686)
- 经济学(44753)
- 经济学院(40499)
- 州(39498)
- 基金
- 项目(228829)
- 科学(178338)
- 基金(168380)
- 研究(156152)
- 家(152098)
- 国家(150911)
- 科学基金(125684)
- 社会(100407)
- 社会科(95096)
- 社会科学(95063)
- 基金项目(88995)
- 省(85900)
- 自然(83790)
- 自然科(81936)
- 自然科学(81901)
- 自然科学基金(80471)
- 划(75744)
- 教育(71454)
- 资助(69071)
- 编号(59356)
- 重点(53147)
- 部(51357)
- 成果(49030)
- 发(49017)
- 创(46382)
- 科研(44920)
- 计划(44814)
- 创新(43714)
- 国家社会(42899)
- 教育部(42806)
- 期刊
- 济(151199)
- 经济(151199)
- 研究(100858)
- 学报(67306)
- 中国(66955)
- 农(61810)
- 科学(58585)
- 大学(48884)
- 财(47529)
- 学学(46205)
- 管理(42043)
- 农业(41902)
- 教育(32636)
- 融(28855)
- 金融(28855)
- 经济研究(25557)
- 财经(25489)
- 技术(25291)
- 业(23812)
- 经(22040)
- 业经(21743)
- 问题(21689)
- 贸(20093)
- 版(19049)
- 国际(18309)
- 世界(17528)
- 业大(17417)
- 技术经济(16514)
- 资源(16159)
- 科技(15857)
共检索到50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利 雷军 李雪梅 高超 曾玮瑶
本文选取中国22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表征城市用地规模,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分析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整体趋势,并通过计算城市用地扩张幅度指数(UEI),分析中国不同用地规模、不同区域和不同省份之间的城市用地扩张差异。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用地规模总量不断增加,城市之间的用地规模差距在拉大,整体均衡度在下降;②城市用地规模越大,扩张的速度越快,整体扩张速度呈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态势;③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城市的整体扩张速度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慢,城市用地扩张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④从省域层面看,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较快的主要为直辖市和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城市。最后,本文从自然条件、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生态地租是衡量生态资源利用带来的社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以投入产出表和生态足迹为基础,分析中国1997-2007年生态地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7年中国各产业单位经济产出的生态地租量呈减少趋势,农林牧渔业,电、热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单位经济产出的生态地租量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生态地租总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构成上以工矿业和农林牧渔业生态地租为主,生态地租在行业间转移越来越多;以2007年为对照组,总产出量、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以及农地面积等参数的变化引起生态地租显著变化,其中以农林牧渔业生态地租变化最为敏感。如果考虑生态地租的影响,人类消费产品价格将大幅增加,这相当于人类因过度攫取自然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歆 和舒敏 黄婷婷 王韵
基于2006—2016年中原城市群5省30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利用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空间相关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阶段性、波动性明显,两阶段年均扩张速率分别为6.94%、5.04%;经历了从前期快速扩张到后期平稳扩张的过渡;空间上,经历了由"跳跃式离散扩张"到"阶梯圈层式扩张"的过程,城市用地增长呈现较弱离散现象,区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虹吸效应";城市用地基尼系数缓慢上升,各城市建设用地分布较均衡;城市扩张弹性系数显著上升,绝大部分城市的扩张弹性系数远超合理值,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外商投资是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中卫 刘瑞翔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1997、2002以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中国经济产出对于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的诱发和依存关系,对1997-2007年间中国产业产出增长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最终需求对于中国生产的整体诱发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国目前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2)1997-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经济已经从"内需依存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3)1997到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增长约有90%归因于最终需求的拉动,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生产增长约占整体的10%,但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过于倾向于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入产出 最终需求 产出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嫮 蓝佳
文章分析了2012—201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影院空间扩张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院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影院由集中分布于四大中心城市扩张到四大城市群,再向周边四、五线城市扩张,总体上呈现为“等级式”扩张模式。(2)国有院线影院数量远超民营,表现为“等级式”结合“邻近式”扩张模式,民营院线影院则表现为单一的“等级式”扩张。(3)票房前四的院线都采取了“等级式”扩张模式。除实力最强的万达院线采取单一“等级式”扩张之外,大地院线通过吸引加盟的方式跑马圈地,实现“邻近式”扩张;而上海联合和中影南方,则主攻一线城市,并扎根于总部所在城市群,采取“区域深耕式”扩张。(4)影院扩张受到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多为负,极化效应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嫮 蓝佳
文章分析了2012—201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影院空间扩张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院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影院由集中分布于四大中心城市扩张到四大城市群,再向周边四、五线城市扩张,总体上呈现为“等级式”扩张模式。(2)国有院线影院数量远超民营,表现为“等级式”结合“邻近式”扩张模式,民营院线影院则表现为单一的“等级式”扩张。(3)票房前四的院线都采取了“等级式”扩张模式。除实力最强的万达院线采取单一“等级式”扩张之外,大地院线通过吸引加盟的方式跑马圈地,实现“邻近式”扩张;而上海联合和中影南方,则主攻一线城市,并扎根于总部所在城市群,采取“区域深耕式”扩张。(4)影院扩张受到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多为负,极化效应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金融发展的居民消费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不论是随机效应模型,还是随机系数模型,金融发展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金融发展进程,并调整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官印 蔡运龙
中国建设用地面积与经济同步增长,但也存在低效利用的问题。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面向投入的CCR模型,测算得到了1997-2007年28个省份的资本、劳动和建设用地投入对GDP产出的效率。研究表明:①多数省份的建设用地等要素投入平均效率较低,各地区效率水平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致;②以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计算平均效率,有21个省份后一时段的效率相对降低,这个趋势与后一时段中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③在资本、劳动和建设用地投入方面,存在不同形式的投入要素的松弛,即纯超量投入,主要以就业人口和建设用地的松弛为主,进一步表明这些生产要素没有实现最佳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宋璐怡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抑制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是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而政策调控的前提条件则是理清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尝试着构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城市用地扩张理论框架,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对城市扩张的作用随城市规模升高而递减。小城市用地受到三产业发展推动,而中等城市、特大城市用地则受到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其中特大城市受到二产发展更强的影响。大、特大城市较之中小城市,用地扩张受到政府财政支出更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健 汪应宏 彭山桂
利用1994-2012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结果发现:财政分权使地方出现愈加严重的财政赤字,为缓解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倾向于实施城市用地扩张策略;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膨胀的激励程度,中、西部地区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为缓解财政赤字问题,中、西部地区更依赖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用地扩张可以实现"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进而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东部地区倾向于"以地生财",中、西部地区倾向于"以地引资",但中、西部地区"以资生税"的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作用机理与区域差异,提出了缓解城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曾馨漫 刘慧 刘卫东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以城市群为单元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内部分异规律,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效应的视角,采用1990、2000、2005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0年间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区域分异及空间俱乐部收敛等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新增城市用地围绕各市中心和高速公路沿线呈圈层和轴线式扩张;2)城市群内部城市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性与分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爱琳 匡文慧 张弛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近25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加剧,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最新解译结果和中国分县粮食产量数据,重建了中国1 km分辨率的粮食产量空间数据,分析了中国1990-2015年工矿用地扩张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矿用地面积在1990-2015年间增长了326%,扩张速率从1990-2000年的288 km2/a增加到2000-2010年的148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爱琳 匡文慧 张弛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近25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加剧,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最新解译结果和中国分县粮食产量数据,重建了中国1 km分辨率的粮食产量空间数据,分析了中国1990-2015年工矿用地扩张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矿用地面积在1990-2015年间增长了326%,扩张速率从1990-2000年的288 km~2/a增加到2000-2010年的1482 km~2/a,近5年(2010-2015年)扩张速率最快,达2600 km~2/a。过去25年间工矿用地扩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1.7×104km2,直接导致粮食产能损失约6.49Mt(106t),因工矿用地扩张可能会对周边耕地污染等间接影响的粮食产量达83.20 Mt。经评估,国家工矿用地扩张对粮食产能潜在影响总体上是当前粮食总产能的17%。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工矿用地扩张对粮食产能的直接影响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渐减小趋势;间接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涛 曹广忠
本文放弃了Mills-Muth模型"就城市论城市"的视角,从区域的视角考察城市用地的规模决定。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市场化条件下的用地需求变化、各级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博弈过程和区位约束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从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视角下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决定的一般化概念模型。基于中国62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概念模型的有效性,发现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的增长显著地提高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第二、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因城市发展阶段而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改变了城市的等级结构,却很难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实质性约束;地方政府缺乏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