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8)
- 2023(7808)
- 2022(7124)
- 2021(6706)
- 2020(5942)
- 2019(14293)
- 2018(14069)
- 2017(27769)
- 2016(15355)
- 2015(17804)
- 2014(18233)
- 2013(18250)
- 2012(17483)
- 2011(15969)
- 2010(16310)
- 2009(15661)
- 2008(15679)
- 2007(14049)
- 2006(12424)
- 2005(11425)
- 学科
- 济(68859)
- 经济(68800)
- 业(39112)
- 管理(38188)
- 方法(33731)
- 数学(30830)
- 数学方法(30618)
- 企(28086)
- 企业(28086)
- 中国(21858)
- 农(20074)
- 财(17073)
- 贸(14933)
- 贸易(14926)
- 易(14551)
- 学(13779)
- 制(13403)
- 农业(13259)
- 地方(12892)
- 业经(12218)
- 银(11803)
- 银行(11761)
- 行(11268)
- 融(10698)
- 金融(10696)
- 和(9493)
- 税(9378)
- 务(9361)
- 财务(9346)
- 财务管理(9312)
- 机构
- 大学(231375)
- 学院(229093)
- 济(100787)
- 经济(98802)
- 管理(84642)
- 研究(80787)
- 理学(72285)
- 理学院(71418)
- 管理学(70310)
- 管理学院(69865)
- 中国(62087)
- 京(49244)
- 科学(48706)
- 财(47498)
- 农(42456)
- 所(42352)
- 研究所(38288)
- 财经(37363)
- 中心(36694)
- 业大(35090)
- 江(34581)
- 农业(33797)
- 经(33764)
- 经济学(32091)
- 北京(31414)
- 范(29996)
- 师范(29699)
- 经济学院(29341)
- 院(27936)
- 财经大学(27466)
- 基金
- 项目(143535)
- 科学(111355)
- 研究(104100)
- 基金(103374)
- 家(90188)
- 国家(89452)
- 科学基金(74573)
- 社会(65721)
- 社会科(62250)
- 社会科学(62227)
- 省(55812)
- 基金项目(54883)
- 教育(48586)
- 划(47439)
- 自然(47107)
- 自然科(45930)
- 自然科学(45913)
- 自然科学基金(45142)
- 资助(43092)
- 编号(42971)
- 成果(36190)
- 部(33015)
- 重点(32898)
- 发(31678)
- 课题(29560)
- 创(29164)
- 教育部(28008)
- 科研(27811)
- 创新(27339)
- 国家社会(27117)
- 期刊
- 济(110320)
- 经济(110320)
- 研究(71147)
- 中国(44363)
- 农(37889)
- 学报(37685)
- 财(36484)
- 科学(33263)
- 管理(28809)
- 大学(27823)
- 学学(26071)
- 农业(25507)
- 教育(23365)
- 融(22499)
- 金融(22499)
- 技术(19129)
- 经济研究(18926)
- 财经(18912)
- 业经(17469)
- 经(16348)
- 问题(15928)
- 贸(14523)
- 业(13509)
- 技术经济(12409)
- 理论(12403)
- 国际(12175)
- 统计(11915)
- 商业(11523)
- 实践(11052)
- 践(11052)
共检索到349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翟银燕
本文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技术变化、出口、进口和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证明:1997-2001年期间就业的变化中,出口有20.2%的贡献,技术变化有81.2%的负影响,政府消费有19.7%的负影响,进口有13.6%的负影响,居民消费有5.8%的负影响。
关键词: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技术变化 国际贸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关于银行业效率的研究是近20年来国际金融界和各国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银行业的大量合并,巨型合并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越来越为各方人士所关注。为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第一次对我国三类商业银行1997-2001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测度了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指出了我国银行业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2.对各家银行进行了效率排序,为银行业的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3.计算出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效率,回答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4...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DEA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坤荣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就我国近20年制度变迁的增长效应进行经济计量检验。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文献概览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经济长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小松 范金 胡汉辉
本文根据SDA模型对1987-2002年间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总量上,最终需求促进了就业增长,技术变化对就业增长贡献较小,而就业系数下降减缓了就业增长;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居民消费、第二产业的资本形成及第三产业的政府消费对各产业就业增长均有较大拉动作用;从行业来看,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是大多数行业就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净出口和技术变化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就业系数下降是阻碍就业增长的重要原因。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SDA 就业增长 就业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和
文章利用包含有信息要素的扩展了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形式,采用我国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要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信息要素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中部次之,而西部地区则最低。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对统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中西部地区信息要素贡献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要素 随机效应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因素分析●魏后凯一、改革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增长格局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大体可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在全国合理布局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产品消费地区,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并有利于巩固国防,国家在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晔 王方华 杨剑侠
我国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的转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与城市发展显著失衡,使得许多社会问题凸现。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运用计量的方法,对1990~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并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重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据此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希望通过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探讨我国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是否健康、是否合理进行审视,进而为政府的进一步经济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就业比重 城乡消费水平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中卫 刘瑞翔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1997、2002以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中国经济产出对于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的诱发和依存关系,对1997-2007年间中国产业产出增长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最终需求对于中国生产的整体诱发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国目前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2)1997-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经济已经从"内需依存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3)1997到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增长约有90%归因于最终需求的拉动,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生产增长约占整体的10%,但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过于倾向于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入产出 最终需求 产出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少华
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前低谷”是1990年,为-2.53%。其后1991年为10.81%,1992年为13.01%,1993年为19.30%,1994年达到峰值为19.75%,1995年下滑到16.74%,1996年再下滑到16%。1996年是“九五”的开头年。“开好头,起好步”,1996年比1995年,应有回升,才比较理想。武汉在前几轮经济增长中,已经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在今后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根钱
The paper analyses the bas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spect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 in 2002.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liding down trend will cease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grow rather quickly,but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for the economy grow obviously fast than the average speed of the previous several years.
关键词:
2002年 国民经济 因素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垣 汪应洛
一、引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竞争均衡的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第二种更为广泛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受生产结构转变的影响,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在预见力不足和要素流动有限制的既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瑜 杨翠红
研究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为未来扩大就业岗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就业增长分解为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因素,其中经济增长因素包括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增长因素,基于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两阶段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期确保我国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是各行业就业增长的主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阻碍了各行业就业增长,技术进步将促进第三产业就业,而对第二产业就业产生压力。在经济增长因素中,消费和资本形成主要促进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生产的就业,出口主要促进加工出口生产的就业。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拉动了第三产业就业,而拉低了第二产业就业。这说明随着消费、投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要防范传统制造业部门的结构性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8年底全面治理整顿的开始,这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具有不少不同于前30年的特点。为了在继续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推动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和协调增长的轨道,我们对10年来经济增长的因素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滕国召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启动,政府将加大对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改变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1]。但是,公立医院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面临着双重压力:既要不以创收盈利为目的、控制费用,保持非营利性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
关键词:
因素分析法 业务收入 指数分析 差额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容 吴婷婷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云南省1978~2007年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投入的增加是近3O年来云南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明显不足。表明目前云南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最后,提出了加快云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