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3)
2023(7330)
2022(6153)
2021(6068)
2020(5000)
2019(11883)
2018(11496)
2017(20985)
2016(11488)
2015(13373)
2014(13034)
2013(13115)
2012(12822)
2011(11933)
2010(11830)
2009(11391)
2008(11601)
2007(10185)
2006(9181)
2005(8687)
作者
(35298)
(29573)
(29523)
(28326)
(19032)
(14447)
(13312)
(11517)
(11472)
(10521)
(10258)
(10132)
(9760)
(9739)
(9556)
(9211)
(8954)
(8572)
(8535)
(8408)
(7485)
(7382)
(7276)
(6822)
(6714)
(6682)
(6584)
(6415)
(6104)
(6103)
学科
(52853)
经济(52798)
管理(30165)
(28055)
方法(24316)
(22501)
企业(22501)
数学(21931)
数学方法(21686)
中国(17733)
(13721)
(12732)
贸易(12725)
(12511)
(11718)
(11702)
(10549)
(9299)
金融(9299)
(8874)
银行(8845)
(8571)
业经(8503)
关系(8210)
(8103)
财务(8084)
财务管理(8062)
企业财务(7767)
(7482)
农业(7397)
机构
大学(177274)
学院(169334)
(80037)
经济(78767)
研究(71657)
管理(58673)
中国(56463)
理学(49585)
理学院(48951)
管理学(48053)
管理学院(47765)
科学(41823)
(40367)
(37949)
(36161)
研究所(34428)
(31452)
中心(30839)
财经(28403)
北京(26752)
经济学(26450)
(26253)
(25604)
农业(25143)
业大(24334)
(24295)
经济学院(23682)
科学院(21820)
(21757)
财经大学(21465)
基金
项目(108226)
科学(84937)
基金(82395)
(74789)
研究(74481)
国家(74269)
科学基金(61211)
社会(49144)
社会科(46652)
社会科学(46636)
基金项目(41665)
自然(39998)
自然科(39119)
自然科学(39102)
自然科学基金(38460)
(36193)
资助(36169)
教育(34033)
(33796)
编号(26637)
(26335)
重点(25362)
中国(24207)
成果(23288)
(22773)
教育部(22374)
国家社会(22208)
(21405)
科研(21264)
大学(20791)
期刊
(87829)
经济(87829)
研究(58061)
中国(38681)
学报(32553)
科学(29219)
(28197)
(27985)
大学(24606)
管理(24435)
学学(22968)
农业(19587)
(18789)
金融(18789)
教育(17082)
经济研究(15705)
财经(15663)
国际(14732)
(14674)
(13738)
技术(13241)
世界(13057)
(12147)
问题(11935)
业经(9207)
技术经济(8923)
(8447)
统计(8355)
图书(7860)
业大(7826)
共检索到27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树清  陈炳才  
中国经济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高速增长趋势。1979~1992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预计1993~1995年的GNP年均增长速度也将达到相近的水平。按照国际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如此长久的持续高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起飞”阶段。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是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偏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转变阶段。未来的15年(1996~2010年),中国经济可望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最终能否实现这样的发展实绩,除社会政治基本稳定的前提条件外,资金供给即总储蓄和总投资能否保持经济起飞的需要将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试图就此做出分析和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兵  夏梦  张安军  
本研究量化测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即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本研究从显性制度层面和隐性民间利率市场层面对2010年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了全面考察,其间参考了印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情况。在获得2010年的测定值后,本研究根据历年的相关政策,逆推其余年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京平  
Thepaper,baseduponareviewofthedevelopmentofchina'snationaleconomy in1995,throughanalysisof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confrontedby china'smacro-economyinthecomingyearaswellastheperiodsofeconomicdevel- opmentandeconomicsystemreform,makesafulldiscussionaroundthedilemma betweenfastereconomicgrowthandinflationcontrol. Theauthor'sconclusionis thatthecomparativefeasiblechoiceofmacro-adjustmentpoliciesshouldbe:giving considerationtobothgrowthandinflationandmakingconstantheadway;seizing theopportunityanddeepeningreform.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欢  
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纳入技术进步和税收对中国29个地区的真实储蓄总量和人均水平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5和2015年各地区的真实储蓄总量和人均水平均为正且呈增长趋势,生产性资本的快速增长补偿了自然资源损耗,而人力资本的贡献较小;各地区真实储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趋于扩大,生产性资本增量和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地区差异导致真实储蓄增量的地区差距扩大;纳入税收后各地区真实储蓄水平显著降低,税收对真实储蓄的负向影响完全抵消了技术进步的正向贡献。应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投资总量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技术进步对真实储蓄增长的贡献,弱化税收对真实储蓄增长的负效应,以促进各地区福利水平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对我国近百年来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专题进行探讨,在每一专题中,以时间为纵轴,分阶段总结其发展情况并作出较为系统的评价,对我国当前社区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的全局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展望。选题新,观点新,史料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主要观点书中指出,现代社区教育是一种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重要教育形式,百年来,社区教育改革中的现代性不断凸显。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存在较多问题。二是越来越注重社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出现了偏差。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穗  鲍传健  
社会救助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它通过保障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降低绝对贫困程度发挥最直接、最明显的减贫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和实践,中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发展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减贫进程中,随着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社会救助制度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减贫作用,成为中国精准扶贫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柱。但是,制度构建的不完整、救助水平的低下、救助范围的狭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基层经办管理能力的薄弱都制约着其减贫功能的充分发挥。优化制度设计、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救助水平、缩小地区差距、健全管理体制是未来进一步增强社会救助减贫作用的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懋元  李国强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特殊性、未来15年的核心问题要有准确把握和认识。进入普及化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功能观等理念。我们必须根据所掌握的国内外历史经验知识,担负起高等教育发展预判、预测以至预警的任务。2015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举办的韩国仁川世界教育论坛上,来自1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宇玮  刘东皇  
本文首先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全面估测了1979-2009年间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进而对转型背景下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无论是从全国总体还是分城镇和农村来看,中国居民都存在着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城镇略高于农村,自1990年代以来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收入不确定性是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农村来说则显著性不高;(3)融资约束、市场化程度等制度因素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村居民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比城镇更大;(4)利率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呈负相关关系,反映了利率的"收入预期效应"。因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佐望  
本研究的主旨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论证储蓄扩张不仅不是1989—1990年中国经济滑坡的原因,而且它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收入波动即收入分配相对集中与通货膨胀使得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工薪者阶层收入的大幅度贬值才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因。因此,走出经济低谷的出路在于实行一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适度增加农村居民及城镇工薪者阶层的货币收入,同时建立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畅桥梁,以为高收入者阶层的剩余货币收入寻找出路,重建顺畅的社会经济循环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郑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按发生时间排序)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编辑出版《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1)》过程中,组织所内专家学者评选出了2010年中国工业10件大事。一、1月21日,国务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志  
文章对1978-1996年国内储蓄趋势、构成和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国内储蓄仍是个上升的趋势,高利率和低通胀率可以鼓励储蓄,中国应该执行稳定性宏观政策,还应提高国内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储蓄倾向等两个方面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国内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率最高,但是,自1992年以来,它实际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呈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储蓄率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于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据了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德辉  
一、问题的提出 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DCs的普遍经济衰退,人们的原因教训结总之一是“结构性因素”。在美国,80年代的快速增长是以公、私债务的急剧膨胀为代价;结构性问题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在不断扩大,日益严重的债务集中体现在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双居高不下,一再造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制约了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