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6)
- 2023(10356)
- 2022(8921)
- 2021(8533)
- 2020(7322)
- 2019(17421)
- 2018(17077)
- 2017(32582)
- 2016(17800)
- 2015(21099)
- 2014(21082)
- 2013(21334)
- 2012(20512)
- 2011(18785)
- 2010(18713)
- 2009(17935)
- 2008(18203)
- 2007(15977)
- 2006(13662)
- 2005(12607)
- 学科
- 济(84700)
- 经济(84619)
- 管理(48340)
- 业(46581)
- 方法(43832)
- 数学(39904)
- 数学方法(39553)
- 企(36833)
- 企业(36833)
- 中国(23936)
- 农(20603)
- 财(20582)
- 贸(19225)
- 贸易(19217)
- 易(18768)
- 学(15787)
- 制(15126)
- 业经(14457)
- 融(13482)
- 金融(13480)
- 银(13297)
- 银行(13270)
- 地方(13216)
- 农业(13213)
- 行(12694)
- 务(12342)
- 财务(12317)
- 财务管理(12280)
- 企业财务(11649)
- 和(11329)
- 机构
- 大学(272507)
- 学院(265936)
- 济(121804)
- 经济(119604)
- 管理(99875)
- 研究(96314)
- 理学(85657)
- 理学院(84677)
- 管理学(83299)
- 管理学院(82799)
- 中国(76724)
- 京(57872)
- 科学(55572)
- 财(55329)
- 所(49316)
- 研究所(44586)
- 财经(44464)
- 农(44285)
- 中心(44277)
- 经(40652)
- 经济学(39886)
- 江(38219)
- 北京(37365)
- 业大(37212)
- 经济学院(36180)
- 农业(35109)
- 范(34301)
- 师范(33962)
- 院(33614)
- 财经大学(33240)
- 基金
- 项目(170532)
- 科学(134436)
- 基金(127433)
- 研究(122920)
- 家(110951)
- 国家(110120)
- 科学基金(93468)
- 社会(80248)
- 社会科(76228)
- 社会科学(76207)
- 基金项目(65893)
- 省(61913)
- 自然(59229)
- 自然科(57921)
- 自然科学(57903)
- 教育(57214)
- 自然科学基金(56952)
- 资助(55056)
- 划(53904)
- 编号(47840)
- 部(40565)
- 成果(40373)
- 重点(38627)
- 发(35813)
- 教育部(35155)
- 国家社会(34567)
- 创(34222)
- 中国(33421)
- 大学(33252)
- 科研(33158)
- 期刊
- 济(128552)
- 经济(128552)
- 研究(82994)
- 中国(52096)
- 财(42932)
- 学报(42569)
- 农(39227)
- 科学(38705)
- 管理(35151)
- 大学(32319)
- 融(30242)
- 金融(30242)
- 学学(30167)
- 农业(26484)
- 教育(25485)
- 财经(23410)
- 经济研究(22353)
- 技术(22199)
- 经(20193)
- 贸(18569)
- 问题(17579)
- 业经(17328)
- 国际(16752)
- 业(15436)
- 世界(15358)
- 统计(14981)
- 技术经济(14343)
- 理论(13152)
- 策(12726)
- 图书(12648)
共检索到406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卫国 袁威
货币需求分析对于货币政策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STR模型对1996-2008年期间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确实存在非线性特征,进而反映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以及中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当价格和实际国民收入作为货币当局控制变量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4个季度的产出时滞和4个季度的价格时滞。
关键词:
中国 货币需求 ST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阳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阈自回归(DPTAR)模型检验1990-2012年我国各省份的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效应在时间上和个体上是否存在非线性变化,并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在1990-2012年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面板数据,对货币政策需求效应出现非线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效应在1998年前后出现明显非线性变化;在不同城市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效应也并不一致。(2)收入增长率是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在收入增长率达到11.5%后,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约束的影响下降,货币政策会因此而产生更明显的消费需求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消费需求 DPTAR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巍 刘丽伟
对1930~1936年中国货币需求的简单数量描述与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刘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生刘丽伟①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93,第66页。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的货币需求这一宏大的课题来说,无论在理论功底方面,还是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有必要适应经济景气的周期阶段变化而及时调整,完成从流动性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转变。虽然中国粮食产品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但通货膨胀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趋势,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核心通货膨胀率为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中国货币政策在强化其经济稳定职能的独立性和领导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经济增长责任并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性质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实现中国经济的反向软着陆。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高宾 韩俊梅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预期价格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明显;而货币化比率、内源融资比率对货币需求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二者相关性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承章 孙莉
近两年来, 货币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央行七次降息, 效果不显著。本文用实证方法,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建立了9 个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确定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结论, 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货币需求 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富胜 戴春平
通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需求存在利率弹性以及证券资产需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制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的机制性障碍,提出了在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同时,通过利率结构调整和规则调整启动资本市场,重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货币需求理论是整个货币经济理论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又是货币当局实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依据, 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重视。我国于1998 年取消了信贷控制这种传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手段, 在微观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方法, 相应的, 宏观上势必要采用控制货币总量的方法。( 因我国利率还未市场化, 通过控制利率来作为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仍缺乏可行性) 。因此, 对货币需求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蕾 张宗成
通过应用STAR(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具体形式为指数平滑自回归(ESTAR),其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转换速度显著,但是较慢,转换函数的斜率值为-2.64。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反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时滞性。本文建议采用非线性模型研究货币需求函数,同时提高货币政策在不同机制的转换速度,降低时滞。
关键词:
货币需求 ESTAR 非嵌套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胜刚 姜昱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显著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因素按作用效果依次为:汇率制度、贸易顺差、经济增长率。从作用方向看,汇率制度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是正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焦瑾璞 马志扬
本文回顾了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2012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11年,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水平回归,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2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局面下,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云峰 董邦国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 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分析 ECM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货币需求模型的变量因子会逐渐发生变化。本文根据我国当代货币实际需求,选取变量因子建立货币需求模型,并对我国当代的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指出:(1)我国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2)货币政策的操作应当逐步关注股票市场的影响;(3)小幅提高基准利率不能抑制我国经济过热现象;(4)央行维持物价相对稳定是扩大内需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回归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金融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金融深化过程中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国内现有研究对我国货币错配的测度存在较严重的偏误。本文在纠正现有研究存在的偏误的基础上,以更为合理的方法、指标选择和数据采集具体测量了我国1986 ̄2005年这20年间的货币错配程度,发现我国总体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货币错配,但并非这20年都维持在同样的水平,而是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上升、回落和回涨这4个演变阶段。本文对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作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货币错配 AECM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