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9)
- 2023(4577)
- 2022(4040)
- 2021(4025)
- 2020(2961)
- 2019(7216)
- 2018(6770)
- 2017(10913)
- 2016(6153)
- 2015(7130)
- 2014(6905)
- 2013(6848)
- 2012(6397)
- 2011(6093)
- 2010(6079)
- 2009(5759)
- 2008(5651)
- 2007(4405)
- 2006(4098)
- 2005(3857)
- 学科
- 济(25954)
- 经济(25950)
- 管理(15788)
- 业(13419)
- 方法(9839)
- 环境(9516)
- 农(9211)
- 学(9200)
- 企(8806)
- 企业(8806)
- 数学(8268)
- 数学方法(8187)
- 地方(7636)
- 中国(7483)
- 生态(6506)
- 农业(6363)
- 资源(5934)
- 业经(5886)
- 划(5213)
- 和(5065)
- 土地(4849)
- 发(4815)
- 贸(4681)
- 贸易(4675)
- 易(4548)
- 财(3910)
- 地方经济(3698)
- 规划(3586)
- 环境规划(3491)
- 融(3450)
- 机构
- 学院(88983)
- 大学(88546)
- 研究(39285)
- 济(35231)
- 经济(34562)
- 管理(31805)
- 中国(28738)
- 科学(27869)
- 理学(27029)
- 理学院(26576)
- 管理学(25979)
- 管理学院(25847)
- 农(23387)
- 所(21335)
- 京(20449)
- 研究所(19897)
- 农业(18534)
- 业大(18398)
- 中心(17428)
- 院(14506)
- 科学院(13762)
- 财(13591)
- 范(13561)
- 师范(13380)
- 江(13358)
- 北京(13096)
- 省(13044)
- 农业大学(11940)
- 师范大学(11133)
- 研究院(10952)
- 基金
- 项目(66650)
- 科学(51842)
- 基金(48485)
- 家(45540)
- 国家(45237)
- 研究(43833)
- 科学基金(37228)
- 社会(27513)
- 省(26510)
- 基金项目(26266)
- 社会科(26114)
- 社会科学(26109)
- 自然(26033)
- 自然科(25269)
- 自然科学(25264)
- 自然科学基金(24795)
- 划(22784)
- 资助(18817)
- 教育(18483)
- 重点(16390)
- 编号(15948)
- 发(15386)
- 计划(14253)
- 部(13554)
- 科技(13369)
- 创(13278)
- 科研(12833)
- 创新(12623)
- 国家社会(12030)
- 课题(11679)
共检索到14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政国 陈奕兆 李建龙 唐海洋 冯涛
云贵川草地是中国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其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的AVHRR、MODIS遥感影像等数据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结合改进的CASA模型,对云贵川地区草地1996~2015年20 a间的NPP及草地植被相关生态特征进行估算,并对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 a间云贵川草地NDVI值变化规律性明显,97.18%的草地面积年平均NDVImax呈现增加趋势。(2)20 a间云贵川草地NPP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低、西南高、东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年均NPP值为420.85 g C·m-2。(3)时间格局上,20 a间整个云贵川区域逐年平均NPP值虽然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仍以7.2322 g C·m-2·a-1的速率在增加。20 a间夏季NPP平均值最高,为160.25 g C·m-2;春季次之,NPP平均值为109.10 g C·m-2;秋季与春季相比,NPP值稍低,为106.10 g C·m-2;冬季最低,为54.03 g C·m-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桐 王军邦 陈卓奇
三江源区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在目前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现状下,其内部的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这种退化过程极大的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本文从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出发,利用IPCC提供的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建立了三江源地区基于NPP的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对其进行了脆弱性等级划分,发现脆弱度等级随平均高程的增加而增高,根据插值得到的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发现中度以上脆弱度主要分布在500mm等降雨量线以西,重度以上脆弱度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雨量线以西,极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350mm等降雨量线以西。可见该区的脆弱度与降雨量有很大关系。湿润指数...
关键词:
脆弱性 三江源 草地生态系统 NP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慧敏 甄霖 李凤英 杜秉贞 潘理虎 向芹 陈伟娜
高强度资源利用与持续增加的食物、纤维等需求正在导致对地球表面有限自然资源消耗强度的日益增长,如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耗相匹配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减缓乃至遏制生态系统退化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的评价体系与模拟方法,其中发现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对其消耗的结合点和适宜指标是关键。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消耗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利用强度,本研究以NPP消耗为主要指标建立生态服务合理消耗评价体系的概念框架与计算方法,并以生态消耗模式与强度具有明显梯度的内蒙古草地样带为案例区开展实证分析。合理生态消耗在此被定义为,人类为维持生计对生态系统供给服务的消耗既不对生态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军 陶华旸 李文杰 任珺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全球碳循环、碳储存和气候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基于2000–2010年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监测资料,采用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较大,河西走廊草地植被覆盖度较低,甘南高原草地覆盖度较高,说明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存在极重度和重度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可以用于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格局,为退化草地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伯琴 袁令民 龚浩
本文以云贵川渝民族中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应用在线访问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云贵川渝民族中学校园网的内容建设情况,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进一步探析影响民族中学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云贵川渝已建校园网的民族中学占总体的比例较小;(2)内容建设呈两极分化趋势,已建校园网的功能实现不尽完善;(3)校园网的民族特色还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民族中学 校园网 内容建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苗苗 赵海凤 李仁强 张丽云 赵峰侠 刘丽香 沈瑞昌 徐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苗苗 赵海凤 李仁强 张丽云 赵峰侠 刘丽香 沈瑞昌 徐明
由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草地退化加剧,科学评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对于草地保护与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整合青海省多源、多尺度、多过程的生态环境数据,结合大规模的野外调查数据,构建各类专项和综合数据库,以千年生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和Costanza等的分类方法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地位,选取了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评估体系。开发定量核算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数据-模型融合平台,对青海省1998—2012年的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等16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成功实现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动态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结果表明:1998—2012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在2 349.97~3 374.49亿元之间,均值为2 935.63亿元,是青海省2012年全省GDP的1.55倍,平均每公顷达92.87万元。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策略,为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艳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背景下,可持续的文化安全与发展对于经济和国家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基于文化安全视域,构建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并利用云贵川46个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投入和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人力投资较弱,城市竞争力也较弱。重视文化安全教育,须加大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和投入,才能够实现经济和文化安全发展的协同效益。
关键词:
文化安全 人力资本投资 城市竞争力 创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宥延
随着“两山”论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在我国草业领域的实践与应用,科学认识草地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内涵,对保证草地资产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草地自然资源、自然资产、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的认识不尽相同,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别与关系混淆不清。本研究从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属性出发,解释了草地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采用的评估方法,明晰了草地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异同点,提出了草地生态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界限,为构建科学的草地生态资产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准确地核算草地资产和评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将将 王金洲 孙平 朱文琰 徐靖 卢昌艾
【目的】评估中国草地地上生产力氮限制强度的时空变化,为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草地适应性管理和氮循环模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 1980—2020 年已发表的 423 组氮添加试验数据,整合分析地上生产力响应比(ln RR)和氮素敏感系数(ln RR/N,即 ln RR 与氮添加量的比值)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直线、双直线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评估了 ln RR/N 的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ln RR 随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当氮添加量超过(21.1±5.5)g N·m~(-2)·a~(-1)(平均值±95%置信区间)时,ln RR 达到最大值(0.60±0.08)。整合分析结果显示,ln RR/N总体平均为 0.043±0.004,即单位氮添加量(1 g N·m~(-2)·a~(-1))可提高地上生产力(4.36±0.38)%,且因草地类型、氮添加量、试验持续年限和年代而异。时间尺度上,过去 40 年来 ln RR/N 呈显著降低趋势,且在相对湿润(年降水量 MAP>450 mm)和温暖区(年均温 MAT>4.5℃)的下降速率是相对干旱(MAP≤450 mm)和寒冷区(MAT≤4.5℃)的 1.5—1.7 倍。空间尺度上,降水量和土壤养分是 ln RR/N 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ln RR/N 随着 MAP 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对湿润区,ln RR/N 的变化由土壤氮含量和 MAP 共同占主导,而在相对干旱和温暖区则分别由 MAP 和 MAT 占主导。【结论】中国草地地上生产力仍受氮限制,但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生产力氮限制强度或氮素敏感性持续减弱,尤其以相对湿润区和温暖区最为明显。要准确评估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需更多关注生产力关键限制因子及其限制强度的时空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格 鲁春霞 谢高地
草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净初级物质生产、碳蓄积与碳汇、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产品和服务,但是只有部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识和计量,并具有市场价值。目前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而言,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还进行的较少。总结发现,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动态性研究;②缺乏空间异质性研究;③缺乏评价和计算的生态经济学逻辑框架体系;④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⑤缺乏人类干扰下服务功能的变化与响应研究;⑥对各类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针对性不强;⑦缺乏适合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的评估体系与方法。...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娅妮 呼和 程云湘 侯扶江 常生华
放牧主要通过影响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的构成)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本文在阐述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和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从放牧管理模式、放牧强度、放牧动物等放牧作用对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综述,就今后放牧对草地生态温室气体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总结了适合不同放牧条件下整个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立新,董云社,齐玉春
土壤呼吸是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碳素向大气输出的主要途径。土壤中碳素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土壤呼吸的各种测定方法,特别是分析了影响草地土壤呼吸的主要环境因素,并就草地土壤呼吸与根系呼吸的区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草地碳循环 土壤呼吸 根系呼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谢高地 胡聃 沈镭 严茂超
人们往往将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对价值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而将生态系统这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贮存体称之为生态资本。由于传统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对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客观评估,该研究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内在过程及贮藏进行评估,展现了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宏观价值为609 35美元 hm2 年,草地生态系统主要自然资本的价值为1196 23美元 hm2。从全省的情况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约为204×108美元 年,生态资本的价值约为400×108美元。同时,运用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对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淼 梁正伟
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机制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机制的研究对系统分析草地植被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和生态价值,以及全球硫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基本要素相比,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主要针对草地生态系统大气硫库、植物硫库、土壤硫库的研究动态及我国硫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特征及规律,探究硫在各个贮存库之间及其内部定量迁移和转化机制,并就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硫循环 硫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