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8)
2023(13824)
2022(11904)
2021(11411)
2020(9532)
2019(22197)
2018(21944)
2017(41746)
2016(23003)
2015(26609)
2014(26766)
2013(26565)
2012(25442)
2011(23173)
2010(23332)
2009(22365)
2008(22713)
2007(20439)
2006(18005)
2005(16776)
作者
(66658)
(55978)
(55943)
(53678)
(35927)
(26788)
(25573)
(21703)
(21264)
(20288)
(19190)
(18911)
(18074)
(18017)
(17982)
(17473)
(16775)
(16654)
(16347)
(16317)
(14338)
(13874)
(13566)
(12756)
(12741)
(12722)
(12550)
(12508)
(11302)
(11257)
学科
(96614)
经济(96493)
管理(68763)
(63746)
(51695)
企业(51695)
方法(42518)
数学(37621)
数学方法(37181)
中国(29438)
(28482)
(27376)
(24164)
(22248)
贸易(22238)
(21758)
业经(19882)
(19094)
(18001)
银行(17969)
(17230)
农业(17096)
(16930)
金融(16926)
地方(16639)
(16362)
财务(16315)
财务管理(16269)
(15832)
企业财务(15381)
机构
大学(339590)
学院(335959)
(148630)
经济(145612)
管理(124913)
研究(121890)
理学(105676)
理学院(104454)
管理学(102734)
管理学院(102082)
中国(96841)
(72698)
(72552)
科学(70230)
(62574)
研究所(55970)
财经(55810)
中心(55661)
(55600)
(51941)
(50631)
经济学(47004)
北京(46862)
业大(46022)
(43784)
农业(43567)
师范(43399)
(43152)
经济学院(42216)
财经大学(41117)
基金
项目(210558)
科学(165969)
研究(155832)
基金(154586)
(133903)
国家(132812)
科学基金(112835)
社会(100161)
社会科(94951)
社会科学(94925)
基金项目(79882)
(78848)
教育(72038)
自然(70716)
自然科(69056)
自然科学(69033)
自然科学基金(67851)
(67619)
资助(65266)
编号(62802)
成果(53950)
(49063)
重点(47858)
(45062)
课题(44069)
(42837)
教育部(42334)
(42289)
国家社会(42090)
(40981)
期刊
(168851)
经济(168851)
研究(108800)
中国(72738)
(57966)
(51479)
学报(51062)
科学(47366)
管理(47353)
(39269)
金融(39269)
大学(39236)
教育(36622)
学学(36584)
农业(34376)
财经(28907)
技术(28449)
经济研究(27672)
(24941)
业经(24482)
问题(22188)
(22089)
国际(20155)
(18775)
世界(18236)
技术经济(16933)
理论(16587)
统计(16079)
(16049)
图书(15395)
共检索到53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焦瑾璞  马志扬  
本文回顾了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2012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11年,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水平回归,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2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局面下,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有必要适应经济景气的周期阶段变化而及时调整,完成从流动性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转变。虽然中国粮食产品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但通货膨胀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趋势,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核心通货膨胀率为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中国货币政策在强化其经济稳定职能的独立性和领导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经济增长责任并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性质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实现中国经济的反向软着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宪容  
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总基调仍然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而对今年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针对不同情况,本文给出了对应的货币政策取向,同时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指出要通过制度改革让低成本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要重点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焦瑾璞  刘向耘  
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和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在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银行体系本已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卫国  袁威  
货币需求分析对于货币政策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STR模型对1996-2008年期间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确实存在非线性特征,进而反映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以及中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当价格和实际国民收入作为货币当局控制变量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4个季度的产出时滞和4个季度的价格时滞。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1984-1995年中国货币政策十点经验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戴根有一、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句话引自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不是我的发现。我在本文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提法在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召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之所以存在障碍 ,主要是因为传导链条中间利率出了问题。 ( 1 )采用年度数据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率和 GDP的计量结果显示 ,在1 978- 1 988年和 1 989- 2 0 0 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 ,对实际投资作用方式有明显不同 :在前一个时期 ,实际投资主要由收入来决定 ,而对利率的弹性不显著 ;而在后一个时期 ,实际利率对投资具有反向刺激作用 ,尽管弹性非常微弱 ,但是与典型市场经济规律相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利率水平对投资的作用是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利用误差纠正模型 ( Error Correction Model)在两个时期中间都可以发现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