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1)
2023(7457)
2022(6271)
2021(5800)
2020(4606)
2019(10812)
2018(10273)
2017(19362)
2016(10314)
2015(11719)
2014(11808)
2013(11585)
2012(11457)
2011(10788)
2010(11334)
2009(10763)
2008(10539)
2007(9450)
2006(8938)
2005(8422)
作者
(29873)
(25088)
(25010)
(24128)
(16342)
(11803)
(11372)
(9656)
(9625)
(9280)
(8732)
(8286)
(8225)
(8215)
(8027)
(7796)
(7381)
(7279)
(7193)
(6943)
(6553)
(6071)
(6063)
(5871)
(5838)
(5781)
(5427)
(5300)
(5034)
(4894)
学科
(66625)
经济(66585)
管理(28941)
(25034)
(19356)
企业(19356)
方法(18483)
地方(18280)
中国(16427)
数学(16235)
数学方法(16071)
(13780)
地方经济(12905)
业经(11781)
(11460)
(11159)
(10300)
(10186)
贸易(10179)
(9984)
(9817)
(9248)
金融(9248)
农业(9040)
(8866)
银行(8863)
(8666)
环境(8359)
及其(8061)
(7854)
机构
学院(156298)
大学(155152)
(81082)
经济(79542)
研究(62357)
管理(57029)
中国(48695)
理学(47367)
理学院(46809)
管理学(46205)
管理学院(45882)
(36557)
(32838)
科学(32559)
(31293)
研究所(27723)
中心(27669)
财经(27603)
经济学(26164)
(24977)
(24940)
经济学院(23082)
(21988)
北京(21660)
(21263)
师范(21174)
(21023)
财经大学(20035)
(19393)
科学院(18399)
基金
项目(91505)
科学(73149)
研究(71186)
基金(66777)
(56539)
国家(56060)
科学基金(47977)
社会(47590)
社会科(45122)
社会科学(45113)
(34261)
基金项目(33488)
教育(31774)
(28742)
编号(28420)
资助(28235)
自然(27823)
自然科(27126)
自然科学(27121)
自然科学基金(26645)
成果(24699)
(22081)
(20973)
重点(20963)
课题(20670)
国家社会(19895)
发展(18992)
(18748)
(18727)
教育部(18433)
期刊
(102975)
经济(102975)
研究(58812)
中国(34111)
(26782)
管理(24034)
(20179)
金融(20179)
(19761)
科学(18960)
经济研究(17835)
学报(17663)
教育(16560)
财经(14918)
大学(14362)
技术(14268)
业经(14019)
学学(13375)
农业(13290)
(13150)
问题(12803)
(12206)
国际(11703)
世界(10330)
技术经济(9648)
统计(8352)
经济问题(8101)
经济管理(8038)
现代(7767)
改革(7722)
共检索到267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新立  
1996年的经济走势与宏观对策郑新立一、1995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当1995年结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宏观经济完成的各项指标而欣慰。这是宏观调控紧张运作的一年。1995年初,在确定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全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物价上涨率到底能够降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义达  
1996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及其政策取向汪义达(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经济分析与长期计划处副处长)预测1996年经济走势应从两方面看。1.内在条件。首先,看市场供给情况。一是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有利于保证1996年农产品供应,并且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1996年国家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施“九五”计划开好头
关键词: .NULL.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陈瑛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国内需求也出现"拐点性变化",再加上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调整。全年经济增长呈逐季放慢的态势,中期增长趋势由上升转为下降,特别是下半年后,宏观经济调整幅度显著加大,逼近8%的政府调控底线。针对这一十分严峻的形势,中央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即启动了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以防止经济出现过度下滑。展望2009年,我们认为,外部环境恶化将继续,国内需求在总体上将进一步收缩,新的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国十条"、"国金九条"的加快落实将会提振信心,在较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的影响,但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调整的内在趋势。由于此轮经济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之势尚未缓和,全球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在增加;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明显萎缩、增长势头减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救急的措施是:减轻税收,投资拉动,降低贷款利率和实行金融创新,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长远的考虑是:宏观经济应由"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新阶段———1996年宏观经济形势评析及1997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逄锦聚新年伊始,人们总关心过去一年的经济形势和新一年的经济走势,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分析,以供讨论。一、96宏观经济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仪祥  陈惠新  
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是寻找其原因和正确实施宏观对策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过剩在延续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逐渐由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大用  
199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王大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宏观分析处处长)自1985年开始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三个周期的波动,1996年可能将进入本次周期的低谷期,原因如下:1.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呼声日益强烈,主要是连续三年的通货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预计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9.1%,比2003年小幅回落,实现稳健快速增长的调控目标,特别是在"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作用下,经济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明显化解,同时,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5年双稳健经济政策,实际是对2004年"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的确认,并不意味着2005年宏观政策会加大紧缩力度。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或整固期)。我们相信,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整固,中国经济仍继续在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运行。2005年将会实现8%~8.5%...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层面,全球经济虽已呈现复苏趋势,但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加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国内层面,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保持经济的稳增长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总的来说,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少维  
分析1997年经济发展环境,我们认为有不少有利因素:一是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二是经过“八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及近3年的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在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方面的瓶颈约束有了很大的缓解,为1997年经济发展准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三是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物价涨幅回落较大,使1997年改革与发展的余地增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采宜  
全球经济2017年将进入一个历史拐点期:美国自2016年底开启加息周期后预示着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将出现拐点,英国和意大利的脱欧直接影响欧元区的稳定,美欧等发达国家逆一体化的政策取向将导致消费国、制造国原先紧密的国际分工发生微妙变化,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的动荡不安将加剧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和转向避险资产。2010年以来,除印度以外,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对于2017年的中国经济而言,信用债违约和资本外流压力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