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7)
- 2023(8506)
- 2022(7237)
- 2021(6507)
- 2020(5073)
- 2019(11723)
- 2018(11346)
- 2017(20585)
- 2016(10877)
- 2015(12394)
- 2014(12583)
- 2013(12737)
- 2012(12581)
- 2011(11954)
- 2010(12314)
- 2009(11594)
- 2008(11201)
- 2007(9990)
- 2006(9426)
- 2005(9098)
- 学科
- 济(74827)
- 经济(74777)
- 管理(25980)
- 业(24908)
- 地方(24203)
- 中国(21862)
- 方法(19430)
- 企(17678)
- 企业(17678)
- 数学(16764)
- 数学方法(16644)
- 农(15872)
- 地方经济(15480)
- 业经(14806)
- 学(12642)
- 融(11629)
- 金融(11629)
- 发(11448)
- 农业(11175)
- 贸(10705)
- 贸易(10694)
- 银(10676)
- 银行(10665)
- 行(10517)
- 制(10312)
- 易(10195)
- 环境(9816)
- 财(9608)
- 和(8790)
- 发展(8395)
- 机构
- 学院(167576)
- 大学(166110)
- 济(83247)
- 经济(81681)
- 研究(70983)
- 管理(57739)
- 中国(54915)
- 理学(47287)
- 理学院(46622)
- 管理学(45933)
- 管理学院(45599)
- 科学(39611)
- 京(37167)
- 所(36919)
- 财(35820)
- 研究所(32837)
- 中心(30861)
- 财经(26978)
- 江(26918)
- 农(26689)
- 经济学(26478)
- 院(25132)
- 北京(24941)
- 范(24283)
- 经(24276)
- 师范(24092)
- 经济学院(23330)
- 科学院(21879)
- 州(21814)
- 省(20667)
- 基金
- 项目(99064)
- 科学(77864)
- 研究(75164)
- 基金(70170)
- 家(60581)
- 国家(60040)
- 科学基金(50388)
- 社会(49576)
- 社会科(47048)
- 社会科学(47040)
- 省(38865)
- 基金项目(35880)
- 教育(32888)
- 划(32291)
- 编号(29603)
- 发(29183)
- 资助(29005)
- 自然(28979)
- 自然科(28243)
- 自然科学(28239)
- 自然科学基金(27713)
- 成果(25101)
- 发展(24268)
- 展(23872)
- 重点(23253)
- 课题(22290)
- 部(21546)
- 国家社会(20854)
- 创(19987)
- 性(18880)
- 期刊
- 济(109395)
- 经济(109395)
- 研究(62643)
- 中国(42322)
- 农(26288)
- 财(25711)
- 管理(24944)
- 科学(22832)
- 学报(22507)
- 融(21071)
- 金融(21071)
- 教育(19506)
- 经济研究(18761)
- 农业(18120)
- 大学(17462)
- 业经(16373)
- 学学(16215)
- 技术(16124)
- 财经(14393)
- 问题(13708)
- 经(12723)
- 贸(11903)
- 国际(11633)
- 世界(11339)
- 技术经济(10352)
- 业(9730)
- 统计(9313)
- 经济问题(8862)
- 商业(8803)
- 经济管理(8690)
共检索到294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结果当前经济生活中宏观与微观矛盾的突出化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国家宏观调控在兼顾发展和稳定方面的难度加大,也使得对经济发展趋势判断的难度加大。总的来说,1996年宏观经济形势仍主要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我们在预测分析中,考虑了以下主要前提条件:(1)1996年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信贷货币投放不会出现全面的松动,但“适度从紧”,并不等价于紧缩;(2)农业不出现大的灾情;(3)国家和各地政府慎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经济模型对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其主要指标的预测结果如...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宏源
1993年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的一年,全年将贯彻落实十四大的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将促使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有法可依;市场调节范围的日益扩大,将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如果1993年我国能重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奇 刘恒洲
为了对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有所帮助,我们对1992年经济生活的有关侧面进行了分析、预测。本项预测以定量分析为主,运用多种数学方法与模型技术,结合辽阳市的具体情况,对1992年辽阳市经济走势做出了比较形象的描述。为了分析辽阳市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律,我们从众多的经济指标中,找出了能够综合反映辽阳市经济发展的总的趋势的八项特征性指标:(1)工业总产值(乡镇以上),(2)全民基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峰
一、世界经济已显示整体复苏迹象,全球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衡本轮经济危机更加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几乎同步发生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在各国纷纷采取各种经济刺激政策措施的条件
[期刊] 预测
[作者]
来光贤 陈济军 刘新华 孟鸿凌
1994~1995年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来光贤,陈济军,刘新华,孟鸿凌(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100053)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预计国民经济将在1994年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但是1995年也面临着需要大力推进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廷纲
1996年东西欧经济发展趋势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姚廷纲目前世界经济已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方之间既相互依存、协调矛盾、保持合作,又相互间展开激烈竞争,尽力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抢占有刊的地位。欧洲正以欧盟为核心,在其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国:1995年经济形势与1996年趋势展望目前中国经济正趋向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循环末期的谷底阶段,1996年将可能是新旧经济循环周期的交替年份。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加大改革力度,加速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1995年经济形势与1996年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开展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视对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对形势分析是我党的传统,但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则是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事。我国过去不搞预测,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计划覆盖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因此,只有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而不必搞预测,并曾经认为预测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隋广军 肖鹞飞
2013年世界经济仍具有国际金融危机后恢复时期的特征,世界经济的运行依靠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高额的财政赤字来维系,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能力还未完全恢复,经济复苏的强度低于预期。2014年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会好于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走出底部;全球增长差别、货币政策分化、长期低利率的投资环境将对不同经济体形成不同的风险,美元强势和QE减量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动转向。需关注和应对新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经济 变化发展 影响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华
1994年中国经济形势与1995年发展趋势邱晓华1994年是中国经济充满挑战又富有成效的一年。所谓充满挑战,是新年伊始就遇到了物价的急剧上升,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重重困难,深化改革中的种种摩擦,以及涝、旱灾害频繁并存的挑战。所谓富有成效,是因为过去一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陈昌盛 金三林
进入2008年以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将明显走低,世界经济也会有一定反应。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在消费趋稳、投资有可能趋升、出口趋降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幅可能变化不大。调控的要点宜协调好投资与出口需求的消长变化,注意保持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政策的基点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视问题的发展,择机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宜着眼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资源价格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投资调控方式完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对短期意外冲击的抵御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在此判断分析基础之上,本文就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经济形势 生产 消费 投资 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