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4)
- 2023(15368)
- 2022(13097)
- 2021(12245)
- 2020(10087)
- 2019(23513)
- 2018(23081)
- 2017(43138)
- 2016(23235)
- 2015(26910)
- 2014(27160)
- 2013(27131)
- 2012(26184)
- 2011(24198)
- 2010(24620)
- 2009(23140)
- 2008(23226)
- 2007(20900)
- 2006(18707)
- 2005(17522)
- 学科
- 济(120532)
- 经济(120420)
- 管理(61151)
- 业(58669)
- 方法(45493)
- 企(45189)
- 企业(45189)
- 数学(39468)
- 数学方法(39102)
- 中国(35091)
- 农(30030)
- 地方(29482)
- 贸(27636)
- 贸易(27619)
- 易(26756)
- 财(23841)
- 业经(23778)
- 学(23755)
- 制(20830)
- 农业(19975)
- 融(18589)
- 金融(18587)
- 银(18497)
- 银行(18460)
- 行(17903)
- 地方经济(17024)
- 环境(16580)
- 和(16231)
- 发(16073)
- 理论(15245)
- 机构
- 大学(353107)
- 学院(350891)
- 济(158660)
- 经济(155508)
- 研究(133644)
- 管理(125099)
- 理学(105507)
- 理学院(104110)
- 中国(102836)
- 管理学(102318)
- 管理学院(101655)
- 科学(78805)
- 京(77388)
- 财(70650)
- 所(69739)
- 研究所(62783)
- 农(60070)
- 中心(58954)
- 财经(55191)
- 江(54290)
- 北京(50520)
- 经济学(50420)
- 经(50017)
- 业大(48792)
- 范(48790)
- 师范(48355)
- 院(47368)
- 农业(46949)
- 经济学院(45251)
- 州(43052)
- 基金
- 项目(218341)
- 科学(170599)
- 研究(160636)
- 基金(157589)
- 家(137519)
- 国家(136371)
- 科学基金(114415)
- 社会(103303)
- 社会科(97895)
- 社会科学(97868)
- 省(82996)
- 基金项目(81897)
- 教育(73119)
- 自然(70720)
- 划(70700)
- 自然科(69064)
- 自然科学(69040)
- 自然科学基金(67836)
- 资助(65964)
- 编号(64060)
- 成果(53789)
- 发(52446)
- 重点(50055)
- 部(49458)
- 课题(45671)
- 创(44204)
- 国家社会(43410)
- 发展(42760)
- 教育部(42319)
- 展(42128)
- 期刊
- 济(188643)
- 经济(188643)
- 研究(114539)
- 中国(77238)
- 农(56552)
- 学报(55383)
- 财(53645)
- 科学(51275)
- 管理(47856)
- 大学(41842)
- 教育(39182)
- 学学(39014)
- 农业(38698)
- 融(36938)
- 金融(36938)
- 经济研究(31522)
- 技术(30317)
- 业经(28568)
- 财经(28518)
- 贸(25767)
- 问题(25438)
- 经(24827)
- 国际(23909)
- 业(21476)
- 世界(21019)
- 技术经济(19061)
- 统计(17446)
- 图书(16820)
- 商业(16715)
- 版(16115)
共检索到56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未来15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几个基本估计 1.冷战已经结束,但世界不可能主动变得安全、美好,局部战争与各国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很激烈。但总体看,和平与发展将是国际关系的主流。 2.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各国之间的关系已由政治、军事对抗转为经济、科技竞争。 3.世界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人口继续增长。据预测,1990年世界名义GNP总额为23万亿美元,2010年将达100万亿美元,增长4倍多,扣除物价、汇率变动因素将增长近2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守一
为了总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分析和预测1995—2000年经济发展的前景,1994年11月11—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财政部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与预测”国际会议,与会代表约50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等16位国外学者。会议就中国“九五”时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朝 赵涛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涉及众多因素,区分这些因素对制定低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图论方法建立影响因素的关联矩阵,运用布尔运算得到各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得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粗放式发展、居民低碳意识淡薄和缺乏低碳专业人才。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从基础情景、低碳情景和受挫情景定量模拟了中国2020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结果表明,在低碳情景下2020年能源消耗总量大致是41亿吨标准煤,CO2排放量23亿吨碳当量,煤炭占一次能源需求量的60.5%,石油占18.4%,天然气占7.5%,核能占3.3%,水能占8.5%,其它新能源占2.1%。从终端能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雨时
本文认为,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若世界经济贸易局势不发生超乎预期的逆转和我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近期内取得进展,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在2002年下半年将显著提高。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发展前景 体制改革 热点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门可佩
提出灰色增量模型,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将灰色增量模型与普通灰色模型相结合,对2004-2010年中国经济进行预测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灰色模型 灰色增量模型 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邱济洲 许冀萍 储建君
1.五十年代的友好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开辟了新纪元。1949年10月16日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51年两国建立国际贸易关系,开始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这之后,两国陆续签订了《中蒙经济与文化合作协定》、《关于中蒙贸易支付结算议定书》、《中蒙交货共同条件议定书》、《中蒙通商条约》等协定、议定书和条约,特别是1955年横穿蒙古的中蒙苏铁路通车后,为发展两国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61年与1951年相比,两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由75万美元增加到4994万美元,增长了近66倍,占当年蒙古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小济 路林书 成小洲
一、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经过近1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东亚地区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据统计,1993年东亚地区贸易占世界比重已高达24.6%,金额为18500亿美元,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亚地区的经贸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1.随着日本、“四小龙”等工业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向扩大内需型的转变,东亚的经济增长对内部市场依赖程度将日益提高,它会使区内贸易以更快于同区外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济洲 隋武起
中俄经贸发展前景内蒙古大学经济学院邱济洲内蒙古乌海市物资局隋武起8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中苏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国经贸关系开始发展。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经贸往来更加频繁,贸易额不断增加,1997年已达61.19亿美元。但是,在双方经贸发展过程中,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90年代中俄经济贸易关系虽有 一定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从1991年底俄罗斯联邦成立以后,中国的贸易统计就把俄罗斯联邦单独列出(表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92年到1999年中俄双边贸易关系的若干特点:第一,与前苏联时期的1991年相比,中俄双边贸易额有较大增长,这与9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整体水平扩大是一致的。第二,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主要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念利 黄宁
中俄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非对称性发展的核心是双边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远无法匹配双边政治合作的密切程度。经贸关系发展迟缓的直接原因在于几个重要领域的贸易潜力无法转化为现实,而全球生产链的兴起使得国家间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进一步脱离、中俄在关键领域缺乏战略互信以及两国当前的贸易互补性与俄罗斯自身发展战略存在矛盾,阻碍了中俄关系从"政热"向"经热"的传导。在客观看待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非对称性现实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以实质性合作促进战略互信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与替代伙伴的接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同时做好应对俄罗斯入世后贸易摩擦加剧的充分准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赵昕东 梁云芳
在连续四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仍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现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王锦功 欧阳植
199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7个年头。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在大灾之年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一、易货贸易还有没有生命力?1992年中俄贸易额超过了中苏1990年的规模,达到了最高水平,为58.5亿美元。这主要是靠地方、边境易货贸易实现的。俄罗斯政府多次强调,要服制对我的易货贸易。这引起中方经贸及企业界的关注。但我认为,目前人为地限制或大幅度地减少中俄之间的易货贸易并不现实。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易货贸易仍有生命力。一个主要原因是:短期内俄罗斯摆脱不了严重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南泉
一、易货贸易还有没有生命力? 1992年中俄贸易额超过了中苏1990年的规模,达到了最高水平,为58.5亿美元。这主要是靠地方、边境易货贸易实现的。俄罗斯政府多次强调,要限制对我的易货贸易。这引起中方经贸及企业界的关注。但我认为,目前人为地限制或大幅度地减少中俄之间的易货贸易并不现实。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易货贸易仍有生命力。一个主要原因是:短期内俄罗斯摆脱不了严重的经济困境,也改变不了十分短缺、紧张的市场。目前俄罗斯的经济明显表现为一种全面衰退性的危机。1992年,反映经济状况的一些综合性经济指标大大恶化,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工业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19%、20%和18.8%。这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