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8)
2023(15151)
2022(12755)
2021(11701)
2020(9689)
2019(22534)
2018(21840)
2017(41513)
2016(22501)
2015(25264)
2014(25586)
2013(25808)
2012(24402)
2011(22143)
2010(22633)
2009(21455)
2008(21761)
2007(19540)
2006(17499)
2005(16361)
作者
(67285)
(56351)
(56098)
(53206)
(36142)
(27097)
(25667)
(21894)
(21335)
(20296)
(19117)
(19065)
(18115)
(18072)
(17537)
(17435)
(17012)
(16682)
(16525)
(16285)
(14024)
(13970)
(13735)
(13050)
(12701)
(12649)
(12636)
(12537)
(11372)
(11304)
学科
(111066)
经济(110952)
(86196)
(75037)
企业(75037)
管理(74711)
方法(43368)
数学(33578)
(33408)
数学方法(33320)
中国(32097)
业经(31917)
(29244)
地方(28366)
农业(23751)
(20381)
财务(20350)
财务管理(20313)
(20010)
技术(19488)
(19304)
贸易(19290)
企业财务(19195)
(18756)
(18592)
(17812)
理论(17695)
环境(16411)
(16030)
(15931)
机构
学院(335024)
大学(329657)
(142486)
经济(139491)
管理(130430)
研究(116856)
理学(110168)
理学院(108828)
管理学(107318)
管理学院(106640)
中国(91327)
(73268)
科学(70308)
(65522)
(59638)
(58832)
中心(53594)
(53549)
研究所(53399)
财经(50944)
业大(48022)
北京(47086)
(46021)
农业(45927)
(44736)
师范(44342)
(42859)
经济学(42487)
(41962)
经济学院(38290)
基金
项目(211981)
科学(167935)
研究(155869)
基金(152977)
(131999)
国家(130756)
科学基金(113355)
社会(100389)
社会科(95168)
社会科学(95139)
(84580)
基金项目(81794)
自然(72273)
自然科(70551)
自然科学(70530)
(70265)
教育(69480)
自然科学基金(69289)
编号(62764)
资助(61984)
(51368)
成果(49764)
重点(47543)
(46241)
(45963)
课题(43958)
(42654)
创新(42558)
发展(41670)
(41031)
期刊
(171130)
经济(171130)
研究(102767)
中国(71459)
(54960)
(53106)
管理(51444)
科学(47107)
学报(47044)
农业(37406)
大学(35684)
学学(33510)
(33369)
金融(33369)
教育(32513)
技术(30776)
业经(30205)
经济研究(26004)
财经(25213)
问题(23945)
(22211)
(21841)
技术经济(19237)
(18325)
现代(17134)
商业(16931)
世界(16767)
资源(16343)
国际(16136)
科技(15013)
共检索到528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傲  刘家明  石惠春  
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旅游业与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1995-2011年间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①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1995-1997年为失调阶段,1998-2004年为协调阶段,2005-2011年为优质协调阶段;②北京市旅游业和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大幅提高趋势,两者的综合评价水平曲线交错上升,差距逐步缩小,并不断趋向于有序化转化的良性协调发展阶段;③根据协调度类型划分可知,2001年前为城市发展滞后型,2001年后为旅游业发展滞后型。据此提出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与旅游业共同发展;②推动城郊旅游发展及旧城改造,完善城市空间结构;③发挥旅游产业链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佟玉权   龙花楼   崔凤军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有数亿人从乡村流向城市,都市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其发展进程十分迅猛。都市化的发展一方面使人们的回归自然、归真返朴的生态旅游成为潮流;另一方面,城市的异质性及其所具有的商务、会议、观光、购物、娱乐活动等功能,为人们感觉现代气息、领略异地都市风情提供机会。都市旅游前景仍然看好。 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国际旅游收入已与全市贸易创汇持平,并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3%,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正在形成。然而,同国际上旅游发达城市比较起来尚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北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效益函数g(x)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g(y)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②2001年以来,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态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③2003年的"非典"对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T)、"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C)及协调发展度(D)3个指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3个指标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晔  刘军胜  马耀峰  
基于2000-2009年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相关数据,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耦合协调度法,构建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达0.959,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互动发展关系;2000-2005年北京市宾馆饭店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阶段,2006-2009年二者耦合协调度处于协调阶段;2000-2009年北京市宾馆饭店与旅游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调演变为初级协调,演变过程呈现"V"字型,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耦合共生局面,但二者之间耦合等级还处于低水平,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正  韩锋  冯骥  温亚利  
基于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以及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化和城市林业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分别在2004-2005和2003-200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在2004年后保持了逐步协调的趋势;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不断优化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以及优质协调等环节,可划分为相对波动阶段(2000-2005年)和相对稳定阶段(2005-2014年)。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林业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注重增强城市林业的公众参与深度和广度,同时做好城市林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对接工作;在后续的研究中注意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分析,加深对二者协调发展的科学认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正  韩锋  冯骥  温亚利  
基于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以及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化和城市林业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分别在2004-2005和2003-200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在2004年后保持了逐步协调的趋势;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不断优化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以及优质协调等环节,可划分为相对波动阶段(2000-2005年)和相对稳定阶段(2005-2014年)。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佳  蔡红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升级和旅游产业转型加快,高端旅游市场培育和高端旅游产品开发日益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高端旅游产品具有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高生态质量的特点。在界定高端旅游产品概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全面盘点了北京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的来看,北京市以开发高端会类旅游市场为突破口,注重创新高端旅游营销方式和优化环境,高端旅游发展迅速。但北京高端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高端旅游市场、产业和区域合作有待进一步拓展,高端旅游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高端旅游管理和研究提供参考,为高端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互动模型,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200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研究三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等级,并分析其时序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类型,主要研究结论为北京"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当前,北京三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交互作用显著,各子系统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且协同一致,系统实现了优质协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聂晓英  石培基  焦贝贝  王新敏  陈雪  
利用甘肃省敦煌市1987—2012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将信息熵赋权法和TOPSIS评价法相结合,对敦煌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进行测算,并借助ARIMA模型预测短期内协调性发展状态和趋势。1987—2012年敦煌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呈持续递增的态势,协调系数由1987年的0.134增长到2012年的0.933,增幅较大,说明二者发展保持着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状态。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2013—2017年协调性将继续优化,保持和谐互动的发展势头。敦煌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不断优化,与其所处的发展环境、政策机遇密切相关。西部大开发战略、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华夏文明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李楠  魏锜琀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对策。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城乡土地利用状况,设计适合北京市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评价模拟结果。研究结果:北京市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总协调度为0.677,处于"比较协调"区间的中下水平。研究结论:利用协调度模型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卡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空间协调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为例,借助学龄人口分布数据和教育资源格局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距离协调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历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的教职工分布、学校分布,以及幼儿园的招生分布格局与学龄人口的空间协调度较高,各区县幼儿园、小学的学校数和教职工数量与学龄儿童的空间协调度不高;丰台、昌平、朝阳、大兴四个区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其中昌平、大兴和通州的教育资源匮乏现象比6年前更加严峻,东城区、西城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常住人口有大量盈余;复合指标的历史对比显示,2012年的人口—教育资源协调度低于六年前;制约人口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明德  谭良方  
对发展北京市旅游购物品的思考□李明德谭良方旅游购物收入是旅游创汇和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旅游消费中弹性系数最大,因此发展适销对路的旅游购物品对增加旅游创汇和创收具有重要意义。一、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和特点什么是旅游购物品?至今尚未有公认的确定定义,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统慧  谭良方  
北京市旅游产品发展战略初探□吴统慧谭良方一、我市旅游产品现状:初级经营型的国际观光产品;粗放经营型的国内观光产品产品类型决定接待地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也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前途,所以产品类型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产品类型和整体市场的对比分析,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顾朝林  张燕  
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同步协调判别法:"首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三个等级,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其次将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最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d1)、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d2),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南京市由旅游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同步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