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8)
- 2023(19291)
- 2022(16567)
- 2021(15500)
- 2020(12966)
- 2019(29984)
- 2018(29337)
- 2017(55334)
- 2016(29948)
- 2015(33653)
- 2014(33166)
- 2013(32840)
- 2012(30180)
- 2011(27289)
- 2010(26853)
- 2009(24524)
- 2008(23990)
- 2007(20435)
- 2006(17479)
- 2005(15589)
- 学科
- 济(123470)
- 经济(123338)
- 管理(83349)
- 业(77878)
- 企(64074)
- 企业(64074)
- 方法(58983)
- 数学(52052)
- 数学方法(51355)
- 中国(33901)
- 财(31197)
- 农(30850)
- 学(27552)
- 业经(25582)
- 地方(24401)
- 贸(23234)
- 贸易(23224)
- 易(22567)
- 制(21108)
- 农业(20667)
- 务(19569)
- 财务(19495)
- 财务管理(19456)
- 理论(18823)
- 和(18749)
- 融(18661)
- 金融(18658)
- 环境(18577)
- 企业财务(18545)
- 银(18471)
- 机构
- 大学(422642)
- 学院(417174)
- 济(171960)
- 经济(168610)
- 管理(163817)
- 研究(145892)
- 理学(142912)
- 理学院(141301)
- 管理学(138593)
- 管理学院(137854)
- 中国(110070)
- 科学(90671)
- 京(90307)
- 财(77342)
- 所(72940)
- 农(67578)
- 研究所(67037)
- 中心(66467)
- 业大(62828)
- 财经(62818)
- 江(58151)
- 经(57557)
- 北京(57220)
- 范(55344)
- 师范(54798)
- 院(53794)
- 农业(53058)
- 经济学(53035)
- 经济学院(47900)
- 州(47249)
- 基金
- 项目(294277)
- 科学(232696)
- 基金(216968)
- 研究(210776)
- 家(191102)
- 国家(189658)
- 科学基金(162699)
- 社会(134534)
- 社会科(127682)
- 社会科学(127651)
- 基金项目(114126)
- 省(111447)
- 自然(107233)
- 自然科(104803)
- 自然科学(104777)
- 自然科学基金(102892)
- 教育(96556)
- 划(95850)
- 资助(90316)
- 编号(83724)
- 成果(67300)
- 重点(66627)
- 部(65436)
- 发(62302)
- 创(60491)
- 课题(57311)
- 科研(57161)
- 国家社会(56683)
- 创新(56616)
- 教育部(55977)
- 期刊
- 济(176384)
- 经济(176384)
- 研究(122328)
- 中国(77174)
- 学报(69442)
- 科学(63902)
- 农(59040)
- 管理(58559)
- 财(57737)
- 大学(52796)
- 学学(49523)
- 教育(43892)
- 农业(41360)
- 技术(35630)
- 融(34679)
- 金融(34679)
- 经济研究(30210)
- 财经(30045)
- 业经(26875)
- 经(25768)
- 业(22633)
- 问题(22626)
- 图书(22185)
- 统计(21264)
- 贸(19897)
- 技术经济(19800)
- 理论(19768)
- 科技(19667)
- 资源(19661)
- 版(19652)
共检索到606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孟昌 陈玉杰
在对能源效率变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长达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DEA方法对区域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995-2010年的全国能源效率在弱的"类周期性"波动中总体呈下降趋势,仅有局部阶段的"倒U型"特征,没有在整个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分省看,上海和广东的能效最高,山西和贵州的能效最低。在大区域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效率最高,其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区域产业沿着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化的方向加速发展,可能是能效下降的直接原因,而低资源价格可能是诱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金生 王鹤 杨丽
依据1995-2010年的我国七大地区(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发现,考察期内,七大地区的就业和FDI的区间差异对各自总差异的贡献度分别为73.17%和66.87%,区域差异主要是区间差异造成的。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的就业决定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FDI流动与我国区域就业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FDI的差异是导致区域就业差异的显著因素。除华北地区外,整体上FDI加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就业差异,缩小了中部地区的就业差异。就业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FDI在我国区域间的投资倾斜所带来的就业转移、就业替代和就业结构变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基于跨期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各个省份、三大区域及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显示,中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提高的梯级分布。全国和东中部能效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能效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对各地区能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西部和其他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及这些因素水平的相对落后解释了西部能效最低且不能向更高能效收敛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军 宋高燕 白极星
本文选取1995-2010年我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城乡面板数据,建立动态GMM估计法,检验持久性收入、暂时性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医疗、教育和住房支出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有较强挤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住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负担相对城镇居民较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曲 杜紫嫣
实证检验了1995~2009年我国28个省区的人力资本、制度因素对知识溢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省际溢出、国际贸易溢出、FDI溢出和ODI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地区TFP及相关变量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这些作用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将呈现出显著不同的效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冯中朝
本文基于公共物品模型和基础设施实物指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对中国以及东中西部各地区1995-2010年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都对中国农业生产总值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灌溉设施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地区来看,灌溉设施和等级公路的农业生产效应分别体现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等外公路的农业生产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增长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蕴 谢建国 张二震
采用中国1995-2011年的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呈收敛特征,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导致了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收敛,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对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则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发现,FDI对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FDI提高了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却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西部地区的FDI更符合"污染天堂"假说。文章的结果表明,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努力提高先进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强R&D投入的生产转化,降低能耗与污染,是缩小与发达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收敛性 泰尔指数 面板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素凤
基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理论,利用中国华东地区七省域1995~2009年间的数据资料,检验能源价格与碳强度变量序列的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与碳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Hausman检验认为能源价格与碳强度间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能源价格对碳强度负相关,提高能源价格能显著降低碳强度,但不同地区碳强度对能源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同;经济较发达的省域,能源价格相对较高而碳强度相对较低。建议适度提高能源价格,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积极推进省际产业衔接与协作,促使碳强度不断下降,实现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碳强度 协整 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浩然 黄桂田
本文构建了一个产权结构变动综合指标,运用中国30个省份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的产权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的方法,得到了产权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的关系;同时运用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DPD model),得到产权结构的演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权结构每向上变动一个百分点,人均GDP的对数将相应增长0.423%至0.573%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曲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颖 徐小峰 郑越
环境污染促使了环境规制的产生,环境污染又与能源消耗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研究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估计和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比较低。环境规制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跨过"拐点"后,能够促进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桦 夏文贤 陈汉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和主要能源产品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在于城市化进程所依赖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递减分布。科学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城市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能源消费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振 葛伟 陈继勇
目前,中国—东盟FTA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贸易结构效应,对于区域内贸易利益的分配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研究制造业贸易结构决定因素的基础上,通过GMM方法对中国—东盟FTA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结构的关系做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东盟FTA区域内部壁垒强化了中国贸易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反应,即内部关税的下降,有利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优惠幅度强化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成本需求关系的产业对中国市场潜力的反应,即区域内外关税差异越大,中国的大市场和良好工业基础对产业吸引力越大,越有利于这些产业的出口。因此,中国在推动该自贸区深入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多的利益协调政策。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FTA 贸易结构 GMM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峻峰 李建军 蒲勇健
本文首先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省际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变动指数,然后检验了省际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我国电力利用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效率整体水平仍不高;电力利用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再降的弧形态势;东、中、西部地区电力利用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总体上东高西低;规模效率的提高是电力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绝对—收敛检验显示,在长期中,我国地区间的电力利用效率总体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显著的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贸易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实证分析——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
新疆1995—2010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1~2010年面板数据的SFA方法
会计数据信度与效度的特征性描述——基于会计变量及变量间关系的认识
空间不平衡、人口流动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中国1995~2010年省际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
基于领域特征和用户查询取样的Deep Web数据源描述方法
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98~2010年面板数据
旅游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基于1997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京等四直辖市能源利用效果的对比分析——描述统计与面板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