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4)
2023(5900)
2022(5425)
2021(5254)
2020(4599)
2019(11376)
2018(10909)
2017(20889)
2016(11549)
2015(13675)
2014(14091)
2013(14206)
2012(13668)
2011(12475)
2010(12581)
2009(12127)
2008(12488)
2007(11232)
2006(9748)
2005(9105)
作者
(35323)
(29605)
(29411)
(28455)
(18656)
(14235)
(13867)
(11512)
(11208)
(10661)
(10100)
(10002)
(9515)
(9459)
(9381)
(9294)
(9189)
(8669)
(8625)
(8541)
(7361)
(7343)
(7207)
(6859)
(6803)
(6691)
(6675)
(6658)
(5990)
(5964)
学科
(50910)
经济(50868)
(28475)
管理(27921)
方法(26241)
数学(23482)
数学方法(23315)
(22321)
企业(22321)
(18640)
银行(18495)
(17230)
(16498)
中国(13969)
(13322)
(12311)
(12199)
金融(12197)
(11018)
贸易(11010)
(10850)
制度(10841)
(10694)
(10447)
业务(9980)
地方(9834)
业经(9058)
农业(8620)
银行制(8576)
(7715)
机构
大学(171146)
学院(168029)
(73897)
经济(72306)
管理(63138)
研究(61421)
中国(54206)
理学(53010)
理学院(52370)
管理学(51526)
管理学院(51198)
(37089)
科学(36444)
(34633)
(33800)
(32464)
中心(29640)
研究所(29393)
财经(27088)
农业(27046)
(26665)
业大(25466)
(24512)
北京(23834)
经济学(23316)
(23153)
银行(22209)
(21709)
(21570)
师范(21498)
基金
项目(104885)
科学(81133)
基金(75813)
研究(75538)
(65890)
国家(65372)
科学基金(54713)
社会(46750)
社会科(44279)
社会科学(44261)
(40208)
基金项目(40172)
自然(35302)
教育(35042)
(34500)
自然科(34430)
自然科学(34418)
自然科学基金(33827)
资助(32210)
编号(31090)
成果(26145)
(24154)
重点(24135)
(22708)
(21298)
课题(21275)
科研(20650)
教育部(20446)
创新(20035)
大学(19900)
期刊
(79932)
经济(79932)
研究(55073)
中国(34839)
(32217)
金融(32217)
(29817)
(27660)
学报(27470)
科学(24509)
管理(20927)
大学(20124)
学学(18778)
农业(18093)
教育(16160)
技术(14124)
财经(13965)
经济研究(13145)
(11908)
业经(11750)
问题(10897)
(10628)
理论(10445)
(10438)
国际(10413)
实践(9548)
(9548)
技术经济(9122)
图书(8543)
统计(8474)
共检索到270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维俊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杠杆,是市场经济下调控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手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自1993年两次上调利率之后,至今没有变动,“坚挺”了约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与此同时,尤其是1994年以来,原已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不但未能得到预期的控制,相反却以较快的速度不断攀升,出乎意料地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一次通货膨胀率。这就提出了涉及利率政策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结为:1994年利率“坚挺”的原因和问题是什么?当前如何运用利率手段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1995年银行利率走势如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国豪  
目前,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效益性的核心手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必要性,然后,从筹资成本、经济主体价格敏感性、银行家风险偏好、货币政策、利率定价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利率定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在我国,利率一直实行管制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低利率管制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利率是否市场化并不重要。但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大,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兴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之后,利率管制的弊端愈加突出。本刊签约作者周革平博士认为当前国内外的物价水平稳中趋低,商业银行存差较大,最宜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章通过阐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涵义,分析论证了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潘小明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银行业的利率定价机制,得出如下结论:利率市场化可在短期内完成;利率管制并未给美国银行业带来超额利差与利润;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利率市场化均不必然导致利差水平下降;完善透明且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催生其成熟的利率形成机制,联邦基金利率、LIBOR、国债及掉期利率分别作为美国银行业短中长期资金定价的基准利率。中国在不放松市场准入限制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缺少一种机制来抵消超额利差;商业银行应建立融合利率、费率与汇率的客户关系定价机制,并重视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会计体系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镇南  崔华  
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 ,利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文章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丽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在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两大模式,当前后者逐渐演变为各国央行利率调控的主流模式。本文对国际上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调控方式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探讨利率走廊机制在世界各国的操作实践,着重分析总结了利率走廊机制自诞生至今运行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以期对两种市场化利率调控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陆军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衡量指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形成可简单归因于两方面:一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了利率风险敞口;二是市场利率的意外变动导致了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盈亏。用函数形式表示为:利率风险=F(利率风险敞口,利率的变动) 关于利率风险函数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经理观点”,认为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宏  
In this paper,three methods including unit root test,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VAR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of Chinese interest rate and the sum of stock trade every mon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ock market is insensitive to the interest rate.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百吉  
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四个指标,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和2007年的利率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了较有效的管理,但1年以上资产、负债的匹配上失衡现象严重,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调整滞后于利率变化趋势;我国传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落后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秋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然而,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本文采用我国部分银行公布的近几年年报,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方法对比了六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实证分析表明股份制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总体上高于国有银行。最后,依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应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镇南,崔华  
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利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文章第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落后的原因,并就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实施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宝山  张殿甲  李军  
利率是一种灵活的经济杠杆,它与信贷、结算等相配合构成完整的金融调节体系,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银行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同时,还要符合商品经济的规律和利率的自身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好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本文就我国银行利率体系的现状、弊病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其改革方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